中国给水排水2020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第十一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张高丽: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大力度改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24  浏览次数:111
核心提示:张高丽: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大力度改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
中国给水排水 云直播

2020年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及固废资源化利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大会


张高丽: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大力度改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5月20日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六次会议暨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一次会议并讲话。
张高丽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评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李克强总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有利于倒逼技术进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最好的公共产品,保障群众身体健康。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学习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持续深化重点区域污染防治协作,以更大的勇气、更强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和水污染防治工作。
  
张高丽强调,做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做到“五个突出抓好”。一是突出抓好战略重点,对北京、天津和河北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等城市,要多措并举、合力攻坚。二是突出抓好散煤治理,在农村大力推行“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全面完成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淘汰任务。三是突出抓好重点行业综合整治,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强化“高架源”监管,限期完成“散乱污”企业的清退工作。四是突出抓好机动车船监管,将重型柴油车和高排放车辆作为治理重点,推动黄标车、老旧车淘汰。五是突出抓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加快完成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统一预警分级响应标准。
  
张高丽指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是我国水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之一。要着力改善水质,重点抓好两头,一方面全力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确保“好水”不能变差;另一方面推进黑臭水体、不达标水体专项整治,确保“差水”得到改善。要着力节约用水,统筹调配资源,加强控制性供水工程的水量联合调度,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加大地下水超采治理。
  
张高丽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抓好责任落实,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建立科学监控体系,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主持会议,七省区市和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来源:新华社)


 

研报 | 土壤修复产业市场规模及投资价值分析


 

 

土壤修复行业尚处于从“无”到“有”的初始阶段,土壤修复的商业模式尚不清晰,大部分企业工程经验少,长时间亏损经营。然而,近两年政府对土壤修复的重视程度增加,“土十条”有望从顶层设计推动行业发展,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总投资额大约为1900-3500亿元,行业有望真正起飞。

产业定义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

行业投资价值评级

指标

热度

说明

综合

热度

★★★★

“土十条”相关配套性政策将陆续落地,行业有望真正起飞,可以介入

市场

前景

★★★★★

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土壤修复行业的总投资大约为1900-3500亿元

盈利

空间

★★

大部分企业工程经验少,长时间亏损经营

产业

周期

★★★

土壤修复行业尚处于从“无”到“有”的初始阶段

商业

模式

★★

土壤修复的商业模式尚不清晰,目前唯一成熟的模式是城市污染场地的土地增值

政策

力度

★★★★

政府对土壤修复的重视程度增加,“土十条”有望从顶层设计推动行业成熟

投资

热度

★★★

整个市场参与者渐增,近两年有较多环保工程公司或者土建公司开始涉足土壤修复市场

进入

壁垒

★★★

土壤修复的准入门槛较低,缺少针对性和专业性的行业资质

行业综述

一、我国土壤污染总超标率达16.1%,污染具有隐蔽性、多样性,修复难度大、成本高的特点。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工业场地、农业耕地和矿山的修复比例可分别达到7%、3%和5%,土壤修复行业的总投资可达1900-3500亿元


 

二、土壤修复近几年才在我国逐渐起步,多处于实验室研发或者测试阶段,大型的工程实施经验较为欠缺。地方政府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在法规、政策和标准等方面缺少相应的参考依据。

驱动因素

一、我国土壤污染整体状况不容乐观。环保部2014年4月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


图表  土壤超标率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二、我国的土壤修复每年的项目数量仅为几十个年投资额大约在20-30亿元,并多以小规模项目为主(2000万元以下)。项目类型以污染场地修复为主,其中场地修复占到总量的78.6%,耕地修复仅占7.1%。目前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产值占环保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大约为0.5%而美国的土壤修复行业在2000年左右进入高速发展期,土壤修复的资金占GDP的比重保持在0.4%以上,占环保产业总产值的30%左右。


图表 美国和中国土壤修复产值占比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三、政策发力,“十三五”持续乐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文稿已比较成熟,年内有望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7年将纳入常委会的立法计划。

市场空间测算

一、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据相关统计,我国的工业污染场地大约为30-50万块,假设平均每块场地的处理成本为300万元,则市场空间约为0.9-1.5万亿


二、农业耕地土壤修复:根据《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主要数据成果》,全国耕地总面积为20.3亿亩,超标率19.40%,则污染总面积为3.9亿亩,假设每亩地的处理成本为1-2万元,则市场空间大约为3.9-7.8万亿


三、矿山修复:我国损毁且未有效治理的矿山土地约为220万公顷,假设每公顷治理成本约为10万元,则全国的市场空间约为2200亿元


因此,理论上我国土壤修复总的市场容量为5.02-9.52万亿


图表 土壤修复市场容量(万亿)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另一方面,在环保行业发展相对较成熟的美国和欧洲国家,土壤修复行业总产值在行业起步和高峰阶段占GDP的比重分别为0.1%和0.5%左右,在不考虑GDP增速的情况下,假设以2015年我国GDP总量为63.6万亿作为基准,则在行业起步和高峰阶段,理论上土壤修复的全国产值分别可达600和3000亿元/年


由于我国的土壤修复尚处于从“无”到“有”的初始阶段,从已有项目的地域分布来看,经济较发达的江浙沪、鄂湘粤地区领先于全国;从项目的类别来看,由于城市内的“棕地开发”所具有的土地开发价值,工业污染场地修复略微领先于农业耕地的修复和矿山修复,因此在“十三五”期间,假设工业污染场地、农业耕地和矿山的修复比例分别为7%、3%和5%,则对应的市场空间约为1900-3500亿

政策


 

进入2014年以后,污染场地的调查、评估、修复和监测的一系列标准和法规密集发布。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文稿已比较成熟,年内有望实施。


《土壤污染防治法》2017年将纳入常委会的立法计划。


环保行业“十三五”的重心正在从减排逐渐转向环境质量恢复。


各地方政府对环保的态度也开始有了从被动到主动的一个转变,多省份已率先出台省级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发展阶段

土壤修复行业在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


一、商业模式方面水和大气污染通常与排污行为是实时的,排污主体即是污染治理的支付方,而土壤污染由于相对欠缺生产过程的监控,难以直接借鉴水和大气污染防治的商业模式,现土壤修复的商业模式尚不清晰,对于许多搬离企业和亏损倒闭企业造成的土壤污染的追责相对比较困难,目前土壤修复的资金来源过度倚重政府各级财政拨款。


 

二、工程技术方面:土壤的污染类型较多,且难以进行集中处理,多是各个项目单独实施,土壤修复近几年才在我国逐渐起步,多处于实验室研发或者测试阶段,大型的工程实施经验较为欠缺。


三、法律法规、行业政策标准方面:由于土壤修复在许多地区均属于新兴行业,地方政府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在法规、政策和标准等方面缺少相应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近两年有较多环保工程公司或者土建公司开始涉足土壤修复市场,这将会对市场大规模打开后的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

产业链

土壤修复整个产业链主要由调查与评价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环保监管单位构成。其中场地调查与评价目前主要由各地的环科院参与实施,这一块住建部及各省的住建厅并没有专项资质,也没有相应的标准或法规对此做出明确的限制或说明,因此一些项目经验较为丰富的修复公司会直接参与早期的场地调查与评价。项目的设计多由各地的环保设计院或者具有项目经验的修复公司参与。


图表  土壤修复项目流程图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主要技术

污染场地的修复的重点在于将土壤污染物转化为毒性较低或无毒的物质,并阻断其在土壤地下水系统中的转移性。按修复位置分,可将土壤修复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原位修复指对污染物就地处置,使之得以降解和减毒。异位修复需将受污染的土壤全部挖出处理,远程运输的过程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但异位修复的结果可预测性要高于原位修复。从国外的情况看,随着处理技术的可靠性的不断提升,由于异位修复的工程造价相对较高,原位修复技术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占到一半以上。

以下图表是几种主要的土壤修复技术流程图:


 

图表  固化/稳定化技术工艺流程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图表  土壤气相抽提技术工艺流程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主要企业

 

图表  国内主要土壤修复企业


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商业模式

土壤修复的商业模式尚不清晰,目前唯一成熟的模式是城市污染场地的土地增值大量其他类型的土壤修复项目的资金来源或者严重依赖政府拨款,或者处于不明确状态。即使是受到广泛呼吁的PPP模式,也需要与具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打包,方可保证资金的可持续性。以“土十条”为首的顶层设计成为短期内驱动商业模式创新的最大潜在动力,而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则将成为商业模式可行性提高的长期驱动力。

风险

一、政策力度不达预期。土壤修复市场释放高度依赖于以“土十条”和《土壤污染防治法》为首的顶层设计。若相关政策落地时间和落地力度不达预期,将影响市场的发展。

二、商业模式无突破。土壤修复面临资金来源的缺口。若相关商业模式在政策面或资金面遭到阻碍,将影响各类缺乏成熟回报机制的项目的推进。

三、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当前土壤修复各类技术各有优缺点。若远期不能出现显著的技术进步,土壤修复的效果和经济性将受到影响。



土壤修复——水体污染修复

投资建议

一、由于土壤污染具有多样性,往往需要针对不同的污染场地设计不同的修复方案。每一个场地往往需要因地制宜,对不同的技术路径进行综合使用。某种程度而言,土壤修复中“人”比“专利”更重要,企业应加大对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技术团队对于相关修复技术和实地修复工程方案的持续研发能力

二、主要一、二线城市的商业用地修复机会较多,湘江流域治理等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值得企业关注,有条件的企业可通过参与PPP“打包”模式介入土壤修复。



▲图为紫金山金铜矿湿法系统改造工程(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人文之美

总结

我国的土壤修复每年的项目数量仅为几十个,年投资额大约在20-30亿元,并多以小规模项目为主(2000万元以下)。政策发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文稿已比较成熟,年内有望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7年将纳入常委会的立法计划。土壤修复整个产业链主要由调查与评价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环保监管单位构成。土壤修复的商业模式尚不清晰,目前唯一成熟的模式是城市污染场地的土地增值。

以“土十条”为首的顶层设计成为短期内驱动商业模式创新的最大潜在动力,而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则将成为商业模式可行性提高的长期驱动力。主要一、二线城市的商业用地修复机会较多,湘江流域治理等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值得企业关注,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参与PPP“打包”模式介入土壤修复。

(本文节选自中投顾问最新出品的报告《环保产业七大投资热点》) 来源:固废观察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