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第一坝——勉县汉惠渠大坝

汉江第一坝——勉县汉惠渠大坝 by Kong Lau
-
汉惠渠
汉惠渠位于陕西南部汉中市勉县境内,1939~1944年修建,引汉江水灌溉沔县(勉县)、褒城两县十万亩农田。解放前夕,汉江流域主要的灌溉工程有汉惠渠、褒惠渠、湑惠渠等。汉恵渠是勉县农业的命脉,为勉县的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最早由民国时期,李仪祉(1882-1938,陕西近代水利的奠基人)亲赴陕南考察,筹划了陕南汉惠渠。1935年,汉惠渠修筑的前期勘查工作在沔县展开。1938年,王慕曾先生担任勉县县长大力支持汉惠渠修筑,沔县汉惠渠大坝(也就是现在大家俗称的堰头,那个汉江拦水大坝)于1941年竣工!为支援中华民族八年抗日战争的战争粮款作出了杰出贡献!汉惠渠至今任然在造福着勉县人民。
昔班固谓:“关中陆海,九州上腴。”核其实,亦不过兰田、户、杜、郑、白之沃,暨南北山水道两岸水田耳。多者,皆旱壤也。自时厥后,向之渠道益且堙废。故一遇荒歉,鲜不为灾。乃叹班氏之言本夸,而人力之久有未尽也。余始受命来陕治军之余,怵于已往数年之巨眚创夷,迄犹未复,而所望五谷蕃熟者,惟恃雨泽之无愆。天菑之降,时可惴虞。深知水利之兴允,为斯邦百端当务之急。而李仪祉先生方致力于此,其规划甚闳远,期于次第施工。乃泾渠甫成,渭工未毕,汉南,陕北均未遑及,而先生谢世。其年,余兼主政席,时国家战事方亟,人民急于输将,供役浩繁,而余于水利则仍勤督有司,踵事兴功,无使或辍,在事诸工咸能邑勉,诚以万世之利,不可稍驰于一旦也。三年以还,既卒成渭惠渠,而褒惠、定惠二渠均先后开工;沣惠、云惠、榆惠、三渠亦已勘测设计竣事。惟汉惠一渠,则余得图其始终焉。夫竹箭果木,南山称富丽处也。顾峰岭重叠,厥田甚少,可灌溉者更少。以汉江论,支流山河等堰尚有水利;主流自南郑以下,概未入田,洪波泛流,民不沽润。令就仪祉先生之规划施工荒度之;两起江北高家泉①,东至华阳河,长凡三十一公里,溉田亩十万有奇;始于二十七年十二月,至三十年六月工竣;凡耗国币二百一十二万元而强。其间鸠工庀材,动虞不继,而物价告腾,费亦超出原估倍蓰,几经周折,乃底于成。挹此一流之水,注于农晦,从兹时茸时培,无坏其成;或式廓之,并渠南岸,则沾溉益广矣。抑陕西待兴之水利尚众,昔汉时白渠既成,民为之歌曰:“举插为云,决渠为雨。”又曰:“以溉以粪,长我禾黍。”他日,全境自南自北,沟浍纵横,天时虽失,岁不为灾。穰穰满家,咸乐丰足。使积高之地尽起贫瘠,耕者来,而居者安,比户殷阗,民力充实,西北一隅,皆将利被,岂非国家之至计哉?渠工既成,将隆放水之典,爰叙始未,因揭微抱后之君子,尚其念诸?是为记。诸暨蒋鼎文撰南郑张绍蹉书。
中华民国三十年六月一日
①注:“高家泉”实在汉江南岸。
中华民国三十年六月一日
①注:“高家泉”实在汉江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