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包头做出了啥成绩?
正在建设的地下管廊
包头市作为第一批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2013年9月正式启动管廊项目建设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8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全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地下管线管理暨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整治现场会在包召开,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厅领导以及各盟市百余名规划、城市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导来到我市,学习包头市作为第一批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成绩。
从2013年开始,国家及内蒙古自治区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包头市积极响应、精心组织,伴随着新都市区的开发建设于2013年9月正式启动管廊项目建设。2015年4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厅的大力支持下,包头市成功通过国家住建部、财政部组织的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评审,以优异的成绩成为首批10个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
包头市管廊建设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依托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各类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新区开发、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建设项目,与试点区域总体规划以及发展定位统一,计划按照近期、远期开展管廊建设,实现管廊总里程约227.12公里。
目前,包头市在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共有4项,总建设规模50.56公里,投资概算42.19亿元。其中:新都市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和北梁腾空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为国家试点项目,110国道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和沼南大道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为包头市今年新建项目。
在包头市综合管廊项目实施过程中,包头市从组织领导、政策制度、规划建设、技术标准、投融资方式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管廊建设的顺利实施。切实加强管廊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了《包头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规定,积极采用PPP模式推进管廊建设,坚持科技引领、技术创新,进一步完善管廊运营维护管理,为综合管廊项目的实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包头市地下管廊控制中心、钢铁大街地下矩形顶管作业现场、二道沙河黑臭水体整治现场、规划局底线管线指挥中心等地,并互相交流了内蒙古各地地下管线普查和动态管理的经验,共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进程。交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同济大学教授束昱、日本地下空间利·活用研究所所长粕谷太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油新华等结合全国城市地下管廊建设整体情况作了主题报告,分析了城市地下管廊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方向,针对管廊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多位参观领导表示,包头地下管廊建设,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采用多种施工工艺,在资金上建立了由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值得很多城市学习与借鉴。
9月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第一、二批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的政府领导和建筑企业代表参观了由中建六局参与施工的位于九原区新都市区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到场的专家、学者对这一城市地下管廊施工新工艺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一施工工艺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打通目前城市地下管廊建设中的“肠梗阻”,有助于提升地下管廊建设的整体效益,并有望借此终结靠拉“马路拉链”搞地下管廊施工的历史。
在包头市综合管廊运营中心、经三路矩形顶管综合管廊工程、纬五路明挖现浇段和半预制段综合管廊工程三个观摩点,与会人员通过展板展示、视频动画、重点讲解、实地操作等多种形式,查看了包头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维护和运营的全过程,项目施工中运用的矩形顶管、半预制施工、新型模板等技术在全国管廊施工领域均属首次,成为本次观摩会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