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水的革命”守护城市安宁——陕西推进海绵城市及地下管廊建设侧记)
入汛以来,陕西省多地汛情严峻,防汛救灾任务艰巨。城市的严重内涝灾害让人不得不进一步考虑城市的发展理念和开发模式,找出“症结”所在,分析背后原因,开出有效“药方”,为城市的安全运行工作打好基础。解决城市内涝难题离不开海绵城市建设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这种利用生态的方式,在下雨时有效吸收、储存雨水,是治理城市内涝问题的有效途径。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陕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和全省城市工作会议相继召开,特别强调了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会议明确要求,“十三五”时期陕西要建成运营100公里以上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在建500公里以上;各设区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30年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比例提高到城市建成区的80%以上。
为了全面推进各地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全省范围内采取竞争性评审方式,开展了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工作。经过对各市申报资料技术评审和现场考察后,确定宝鸡市、铜川市为该省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城市,并对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城市连续三年每年给予2000万元资金补助,优先安排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中央财政资金、国家专项建设债券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支持,对试点城市提供长期稳定、低利率的信贷资金支持,并优先推荐参加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评选。
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方面,2016年该省计划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51.4公里,预计投资85.4亿元。根据13个市(区)地下管廊建设专项规划,全省未来将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643公里,预计总造价1341亿元。
此外,近年来陕西省各市以及杨凌、西咸新区,已完成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并全部通过了技术审查,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还积极开展申报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和省级试点城市摸底调研工作。7月15日,陕西省还召开了全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对接会,通报全省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情况,交流各地建设经验,并邀请了31家全国及省内具有投融资能力和建设管理经验的大型企业,与各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主管部门进行项目合作洽谈。据悉,本次会议推介项目75个,总长度171.8公里,预计总投资114.4亿元。
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有序进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稳步前进,一场“水的革命”正在陕西省各地相继开展。我们期待,在城市“面子”光鲜亮丽的同时,城市的“里子”愈筑愈牢。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16.08.23 马璇
(原标题:“水的革命”守护城市安宁——陕西推进海绵城市及地下管廊建设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