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环境与市政工程领域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汇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28  浏览次数:296
核心提示:环境与市政工程领域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汇总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隋铭皓 同济大学 环境学院 教授

隋铭皓

发布时间 : 2016-06-08

专业技术职务:教授

博士/硕士导师:博士、硕士生导师


 

所在系所(部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

主要研究方向:给水深度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去除

主讲课程:《给水排水概论》(双语)

校内外学术及行政兼职:市政工程系副主任


 

教育经历

1992.9 - 1996.7: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士

1999.9 - 2004.11: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博连读

 

工作经历

1996.7 - 1999.7:     哈尔滨建筑工程大学,教师

2004.11 - 2006.6: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博士后

2006.6 - 2007.6: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2007.6 - 2012.12: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2.12 -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教育情况

近5年来,曾讲授《给水排水概论》(双语)、《给水工程》、《水工程施工》课程;主持有4项教改课题。

 

科研项目

主持近10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主要项目如下:

1.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饮用水水源与饮用水典型抗生素污染研究及其处理技术”,2008.1-2012.1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序介孔锰氧化物催化双氧水降解水中高稳定性有机污染物特性及机理研究”,2013.1-2016.12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及氧化物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技术研究”,2011.1-2013.12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然有机物对多相催化臭氧氧化降解高稳定有机污染物影响研究”,2008.1-2010.12

5.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通航河流饮用水源三丁基锡污染评价及控制技术”,2007.12-2009.12

6. 上海市启明星计划项目:“递进强化臭氧氧化水中高稳定性有机污染物技术研究”,2008.7.30-2010.7.31

 

代表学术论文

1. Minghao Sui, Li Sheng, Kexiang Lu, Feng Tian. FeOOH catalytic ozonation of oxalic acid and the effect of phosphate binding on its catalytic activity.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96 (2010) 94-100

2. Minghao Sui, Li Sheng, Jun Ma, Feng Tian, Kexiang Lu..Assistance of magnesium cations on degradation of refractory organic pollutant by ozone: nitrobenzene as model compound. Ozone: Science & Engineering. 32(2010) 113–121

3. Minghao Sui, Jia Liu, Li Sheng. Mesoporous material supported manganese oxides (MnOx/MCM-41) catalytic ozonation of nitrobenzene in water.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106 (2011) 195-203

4.Minghao Sui, Sichu Xing, Chunyan Zhu, Kexiang Lu, Naiyun Gao. Kinetics of ozonation of two typical sulfonamides in water.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4 (2011) 255-260.

5. Minghao Sui, Sichu Xing, Li Sheng, Shuhang Huang, Hongguang Guo.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ozonation of ciprofloxacin in water with carbon nanotube supported manganese oxides as catalyst. J Hazard Mater., 227-228 (2012) 227-236.

6. Minghao Sui, Biaobiao Duan, Li Sheng, Shuhang Huang, Lei S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Co-Mn-Al for Ozon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in Water.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33 (2012) 1284-1289.

7. Minghao Sui, Youfei Zhou, Li Sheng. Adsorption of norfloxacin in aqueous solution by Mg-Al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with variable composition and interlayer anion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10(2012) 451-460

8.Minghao Sui , Lei She, Li Shengli, Lingdian Zhang, Shuhang Huang. Ordered mesoporous manganese oxide as catalyst for hydroge peroxide oxidation of norfloxacin in water.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34 (2013) 536-541 

9. Minghao Sui, Lingdian Zhang, Li Sheng, Shuhang Huang, Lei She. Synthesis of ZnO coat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nd 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452-453 (2013) 148–154

 

获奖及专利

1. 2007 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 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四;项目名称:臭氧催化氧化除污染技术)

3. 2005年第三十八批博士后科学基金三等奖

4. 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5. 2005年中国城镇供水协会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6. 入选2008年度上海市启明星计划项目

7. 入选2006年度同济大学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行动计划

8. 2008年度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

9. 2008年度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

10.2009年度同济大学教学奖励金教学系列二等奖

马军教授获英国皇家化学会“可持续发展水奖”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微信(cnww1985)    

英国皇家化学会2016年系列奖项于5月8日正式公布,共有80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科学家获得了这些奖励和奖项,目前公布的有68位。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马军教授获得 RSC 2016年度Sustainable Water Award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大陆学者。

马军

马军,汉族,1962年出生;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水资源开发利 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兼任国际水协纳米和水、金属和相关物质、颗粒分离等委员会理事, 国际臭氧协会IOA-EA3G理事,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tter 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Water Research & Technology顾问编委。

英国皇家化学会

英国皇家化学会,或又名英国皇家化学学会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以下简称 RSC) 由致力于化学科学的人员组成,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全球性团体。作为一家非营利组织,将所有盈余都重新投入到慈善活动中,比如化学国际交流、主办化学期刊、会议、科学研究、教育以及向公众传播化学科学知识。

Sustainable Water Award奖项设立于2008年,每两年颁发一次。历届获奖者包括Simon Parsons(Scottish Water,2014年,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 David Stuckey(Imperial College London,2012年,微生物污水处理),William Davison (Laner University,2010年,水环境化学)等世界知名教授。

该奖项用以表彰那些在化学科学领域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马军教授团队从事水的氧化处理技术、纳米功能材料以及膜分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对水处理过程中的新技术发展与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取得了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

英国皇家化学会首席执行官Robert Parker说:“十分荣幸能在我们175周年庆典之际向诸位拥有杰出成就的获奖者授予我们的奖项和奖励。”

“1841年,77位学者、企业家、医生等聚集在一起成立了英国皇家化学会的前生,他们认为化学有着改变世界使之成为一个更美好世界的力量。我们的获奖者怀有着同样的理想,并且是自身领域中的佼佼者,他们通过创新的研究或激励人心的教学以及其他方面的努力在践行着这一理想。”

“他们的工作有着改善无数人生活的潜力,鼓舞人心而又影响深远,能够对他们的工作送上鼓舞和支持让我们无比自豪。”

英国皇家化学会为了庆贺这些获奖者,已将本年度获奖者在RSC上发表的文章集结在一起,限时免费对公众开放。马军教授获奖感言马军教授表示很高兴获得此荣誉,他说"非常荣幸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能够得到评审委员会的认可和鼓励!这个荣誉不是奖励给我一个人的,是对我们整个研究团队多年努力工作的认可,获得这一奖项也将激励我们团队继续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低碳经济和高效的水质净化技术,以更好地解决目前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马军教授简介

原标题:马军教授获英国皇家化学会“可持续发展水奖”


 

个人简历

俞汉青,1994年在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后,先后在国外三所大学从事水污染控制的研究和教学工作,2001年年初获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1)废水处理理论和技术;
2)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和能源化技术;
3)污染控制材料。

 

获奖及荣誉

已在国外SCI源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论文曾获2000年世界科技博览会科技论文奖和2001年亚太地区水污染控制大会论文奖。

 

文章及专著

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F-7925-2010


 


 

江桂斌 ----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家。19821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87-1991在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89-1991年和1994-1996年分别在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和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作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色谱学会理事长,系《环境化学》、《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杂志主编、副主编或编委和多本国际杂志副主编或编委。2005年受美国化学会委托领导成立了国际著名杂志ES&T Asian Office并独立负责审理和录用来自世界各地的稿件。研究领域涉及化学形态、分析仪器、环境过程与毒理、纳米材料环境应用及效应等。提出并推进了我国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研究,为两期POPs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基金委重大基金和创新群体负责人,国家973顾问组成员,国家纳米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等。曾分别参加我国南极和北极科学考察。在国外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500篇,出版中英文专著5部。应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著名大学作大会报告或特邀报告350次。培养的研究生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论文,先后6次获各种优秀研究生导师奖。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年获得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2008年获得香港浸会大学University Fellow, 2003年和2011年两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年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2013 获得安捷伦公司思想领袖奖和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 2014年获得香港浸会大学杰出客座教授

  2013年代表论文: 

  1. Lixi Zeng,Huijuan Li,Thanh Wang,Yan Gao,Ke Xiao,Yuguo Du,Yawei Wang, and Guibin Jiang 

  Behavior, Fate, and Mass Loading of Short 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 in an Advanced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 

  Environ. Sci. Technol. 2013, 47, 732−740 

  2. Lixi Zeng, Ru Chen, Zongshan Zhao, Thanh Wang, Yan Gao, An Li, Yawei Wang, 

  Guibin Jiang, and Liguang Sun 

  Spatial Distributions and Deposition Chronology of Short 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 in Marine Sediments across the Chinese Bohai and Yellow Seas 

  Environ. Sci. Technol. 2013, 47, 11449−11456 

  3.TingRuan, BogdanSzostek, Patrick W. Folsom, Barry W.Wolstenholme, Runzeng Liu, Jiyan Liu, Guibin Jiang, Ning Wang, and Robert C. Buck 

  Aerobic Soil Biotransformation of 6:2 Fluorotelomer Iodide 

  Environ. Sci. Technol. 2013, 47, 11504−11511 

  4.Jianteng Sun, Jiyan Liu, Miao Yu, Chang Wang, Yuzhen Sun, Aiqian Zhang, Thanh Wang, Zhen Lei, and Guibin Jiang 

  In Vivo Metabolism of 2,2,4,4-Tetrabromodiphenyl Ether (BDE-47) in Young Whole Pumpkin Plant 

  Environ. Sci. Technol. 2013, 47, 3701−3707 

  5.Miao Yu, JiyanLiu,Thanh Wang, Jianteng Sun, Runzeng Liu, and Guibin Jiang 

  Metabolites of 2,4,4-TribrominatedDiphenyl Ether (BDE-28) in Pumpkin after In Vivo and In Vitro Exposure 

  Environ. Sci. Technol. 2013, 47, 13494−13501 

  6. Zongshan Zhao, Huijuan Li, Yawei Wang, Guoliang Li, Yali Cao, Lixi Zeng, Jing Lan, Thanh Wang, and Guibin Jiang 

  Source and Migration of Short-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 in the 

  Coastal East China Sea Using Multiproxies of Marine Organic 

  Geochemistry 

  Environ. Sci. Technol. 2013, 47, 5013−5022 

  7.Thanh Wang, Yawei Wang, and Guibin Jiang 

  On the Environmental Health Effects and Socio-Economic Considerations of the Potential Listing of Short-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 into the Stockholm Convention on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Environ. Sci. Technol. 2013, 47,11924−11925 

  8.Nuoya Yin, Qian Liu, Jiyan Liu, Bin He, Lin Cui, Zhuona Li, Zhaojun Yun, GuangboQu , Sijin Liu, Qunfang Zhou, and Guibin Jiang 

  Silver Nanoparticle Exposure Attenuates the Viability of Rat Cerebellum Granule Cells through Apoptosis Coupled to Oxidative Stress 

  Small, 2013, 9, 1831–1 

  招生专业:  环境分析化学与毒理学

  专家类别:   院士、研究员


 

图为郝吉明院士发言 高晓娟摄


郝吉明,1946年8月25日出生于山东省梁山县,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工程专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首批特聘教授

1984年毕业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与环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郝吉明院士致力于中国空气污染控制研究40余年,先后主持全国酸沉降控制规划与对策研究,划定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为确定我国酸雨防治对策起到了主导作用。他还主持建立了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方法,推动了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的进程。他深入开展大气复合污染特征、成因及控制策略研究,发展了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推动了我国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联防联控。


彭永臻----中国工程院 院士

 


 

彭永臻: 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工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教授 、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环境工程系主任兼水污染控制室主任。 1981年作为我国首批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评为博士生导师,先后获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获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人民教师提名奖”

等称号。 现任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给水排水》和《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 China》等杂志的编委。

2016年7月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刘维屏----博士, 现任浙江大学环境与资学院院长



 


 

刘维屏,男,1958年生,江苏常州人,博士,现任浙江大学环境与资学院院长,浙江省高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求是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浙江省“钱江学者”和浙江大学“求是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水处理化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POPs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和浙江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美国化学会(ACS)、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会员等。1982年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留校工作,先后获浙江大学环境化学硕士学位和东京农业大学应用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90年以来,先后在意大利萨萨里大学生物与环境科学系、美国农业部Salinity国家实验室、日本九州大学、日本东京农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留学和高访。


 


 

朱利中----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浙江省特级专家

朱利中 教授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浙江省特级专家。1990.9-1991.9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高级访问学者;1996.9-1996.12日本静冈县立大学客座教授;2000.12-2001.3美国地质调查局Denver联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农业生命环境学部主任、环境污染控制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环境化学》副主编、《J Environ Sci》、《科学通报》、《中国环境科学》和《生态毒理学报》编委等职,曾任亚洲废弃物管理协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年入选首批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至2014年06月,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20多篇,其中SCI收录176篇,被SCI论文他引4100多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主持完成的2项成果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成果分别获教育部、浙江省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讲《环境化学》、《污染控制化学》等课程,其中《环境化学》2004年入选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编写出版《有机膨润土及其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及“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化学》、《环境化学实验》。指导2名博士分别获2006、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2014年,以第一完成人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工作研究领域

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与调控技术,重点研究土壤有机污染缓解与修复、环境吸附材料及其废水处理应用、室内空气污染及控制技术等。


 

研究方向:

工业污染减排与控制、温室气体减排与利用技术、催化科学与纳米材料、污染化学。

简介:

环境纳米材料研究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新世纪千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宝洁优秀研究生导师。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秘书长、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环境化学委员会委员、《J. Rare. Earth》、《Intern. J. Chem. Eng 》、《环境科学》编委。承担过国家973课题、863项目、863重大项目课题、国际合作、自然科学基金、GM基金和院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等研究任务。在污染物转化过程与污染控制方面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污染物微观表面迁移转化反应机理、污染控制原理与材料、污染控制技术与应用等方面。发表SCI论文(JACS, AFM, EST, CC, JPCB/JPCC, Appl. Catal B/A)110多篇,授权与申请发明专利16项,部分技术已经进行了工程应用。

代表性论著:

1. Mesoporous Co3O4 and Au/Co3O4 with high catalytic activities for oxidation of trace ethylene J. Am. Chem. Soc, 2010,132, 2608-2613 

2. High Temperature Adsorption of Carbon Dioxide on Mixed Oxides Derived from 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s. Environ. Sci. Technol. 2008,42, 614-618

3.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Combination of Water Gas Shift (WGS) and Redox Cycle Process of Methane Partial Oxidation (MPO) via Lattice Oxygen over LaFeO3 Perovskite Catalyst.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2006, 110(51), 25856-25862

4. Novel Trapping Catalysts Derived from Co-Mg/X-Al(X=Fe, Mn, Zr, La) 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s. Environ. Sci. Technol., 2007, 41(4), 1399-1404

5. Efficient Elimination of Trace Ethylene over Nano Gold Catalyst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Environ. Science Technology, 2008, 42(23), 8947-8951  

6. Fe-USY Zeolite Catalyst for Effective Decomposition of Nitrous Oxide. Environ. Sci. Technol., 2007, 41(22), 7901-7906

7. Nanoporous Silica Supported Nanomtric Palladium: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Deep Oxidation of Benzene. Environ. Sci. Technol., 2005, 39(5), 1319-1323

8. Novel Muti-funcational Mixed Oxide Catalysts for Effective NOx Capture, Decomposition and Reduction, Adv. Funct. Mater., 2007, 17, 3598-3606

9. Highly Active and Stable Bimetallic Ir/Fe-USY Catalysts for Direct and NO-assisted N2O Decomposition. Appl. Catal. B, 2008, 84(3-4) 734-741

10. Supported Catalysts used for Ozone Decomposition and Simultaneous Elimination of Ozone and Carbon Monoxide at Ambient Temperature. Appl. Catal. B: Environ., 2001, 33, 217-222

招生专业:催化科学、纳米材料、环境化学

专家类别:研究员、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职务:研究室主任



倪晋仁---- 中国科学院 院士 环境水利专家 北京大学教授
 

倪晋仁院士做客南科大讲堂谈河流治理


环境水利专家。北京大学教授。
19628月生于山西山阴县,籍贯山西山阴。1982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85年和1989年于清华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流域水沙运动理论、水体污染控制及河流综合治理方面的研究。提出了适用范围广泛的紊动水流中悬移质泥沙垂直分布公式,实现了了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泥沙分布的微观描述。针对河流氮污染源控制的难题,发现了具有特殊脱氮功能的系列高效微生物菌株,开发了能够在单一好氧条件下实现氨氮与硝氮同时脱除的一步法脱氮工艺。提出了流域水沙灾害、河流功能性断流、河流多物质通量等新认识,为河流多功能调控与生态环境功能保护提供了关键技术。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环境与市政工程领域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汇总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在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组织开展的一项工作,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创新精神,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对博士培养质量进行监督和激励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培养和激励在学博士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学科共有16篇论文入选,这些获奖者在后来的工作中也都成绩斐然。
补充:统计时遗漏了2007年评选结果,隋铭皓博士(导师:马军教授,学科:市政工程,现工作单位:同济大学)论文入选。郝吉明、彭永臻、马军、江桂斌团队各有两篇入选,俞汉青老师以3篇位列第一;哈工大贡献了4篇市政工程论文,体现了在该领域的传统优势!






 

年份

一级学科

论文题目

作者

导师

学校

1999

环境科学

与工程

多环芳烃和杂环化合物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

何  苗

顾夏声

清华大学

2001

土木工程

饮用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消毒副产物特性研究

刘文君

王占生

清华大学

2002

环境科学

与工程

酰胺类除草剂的环境行为研究

王琪全

刘维屏

浙江大学

2003

环境科学

与工程

中国酸沉降临界负荷区划

段  雷

郝吉明

清华大学

2004

环境科学

与工程

膜萃取和流动注射在线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

刘景富

江桂斌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5

土木工程

SBR法短程硝化反硝化及其实时控制的基础研究

高大文

彭永臻

哈尔滨工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样品的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方法研究

蔡亚岐

江桂斌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6

土木工程

反硝化除磷脱氮机理及工艺研究

王亚宜

彭永臻

哈尔滨工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表面活性剂在土壤有机污染修复中的作用及机理

陈宝梁

朱利中

浙江大学

2008

环境科学与工程

废水生物处理反应器中微生物聚集体表面特性的研究

盛国平

俞汉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环境科学与工程

类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上NOX存储、分解与还原的研究

於俊杰

郝郑平

浙江大学

2010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中国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及环境影响研究

赵  瑜

郝吉明

清华大学

2011

环境科学与工程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作用机制及数学模拟

倪丙杰

俞汉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

土木工程

高价态锰、铁氧化降解水中典型有机物的特性与机理研究

江  进

马  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强化生物与化学催化

刘贤伟

俞汉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掺硼金刚石膜电极电化学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机理及废水处理研究

朱秀萍

倪晋仁

北京大学


 

部分获奖作者介绍
刘文君
1989年7月毕业于北京轻工业学院,获学士学位,分别于1995年和1999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北京市优秀教师。研究领域包括:水质科学与工程技术、现代饮用水消毒技术和理论、紫外线消毒与高级氧化技术、饮用水高级处理(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原理和技术、给水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控制原理和技术、饮用水水质评价和对健康的影响、给水厂规划和设计等。


 

王琪全
王琪全博士,现任美国特拉化华州立大学(Delaware State University, USA)化学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系研究生委员会主任,2012年6月受聘为合肥工业大学“黄山学者”(非全职岗)。主要从事环境有机污染物的检测、环境行为、和污染治理的研究和教学,累计发表论文50余篇,系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和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Restoration杂志编委。他于1986年进入浙江大学(原)化学系学习,于1991、1994、和2000年相继获得浙江大学化学学士、环境化学硕士、环境科学博士学位。他于1999-2000年赴美国农业部碱土实验室(US Salinity Laboratory)接受联合培养,其博士论文(题目:酰胺类除草剂的环境行为研究,导师:刘维屏)被评为2002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因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Ann T. Lemley 教授的邀请,王琪全博士于2000-2004年在康乃尔大学从事农药污水处理博士后研究,因其在阳极Fenton水处理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深得同行赏识和推荐,于2002年被授予美国化学会农业化学品专业委员会年青科学家奖。
段雷
清华大学教授,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领域包括大气污染对土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大气污染源排放特征。《酸沉降临界负荷及应用》获第十三届国家图书奖;2005年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理论与技术(2010)、我国二氧化硫减排理论与关键技术(2011)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大文
1991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化学系,在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七年,2000年和2003年分别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水协会营养物去除与回收管理委员会委员,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副主编;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Current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编委,中国生态学会污染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污水生物处理理论与新工艺,膜法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和新兴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20余项。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出版教材2部,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28项。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七届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哈尔滨市第三届自然科学学术界新时期领军人才。
蔡亚岐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环境污染物质的色谱分析和环境行为研究,重点关注新型环境污染物如全氟化合物、高氯酸、饮用水消毒副产物、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等。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中国科学院仪器研制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研究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在环境污染物的样品前处理、色谱分析、环境污染现状和迁移转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获得有关组织的奖励。目前在Anal. Chem.、Environ. Sci. Technol.、J. Chromatogr. A、Anal. Chim. Acta、《科学通报》、《分析化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80余篇为SCI收录期刊。被邀请为Environ. Sci. Technol.、Anal. Chem.、J. Chromatogr. A、Anal. Chim. Acta和Talanta等多种国际期刊论文的同行评阅人。申报国家发明专利9件,编写/参编学术专著3部,参与编写高等学校教材3部。
王亚宜
1999年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给水排水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4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市政工程博士学位,现为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和微生物技术。 国际水协会IWA会员,环境专业类刊物《Bioresource Technology》、《Chemosphere》、《Hazardous Materials》、《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环境科学学报》和《环境科学》的同行评阅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人。
陈宝梁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有机污染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环境学会POPs专业委员会委员。1996年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化学系,1999年和2004年分获浙江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2004年-2005年在美国麻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2008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做访问学者。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12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层次、201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主要从事环境化学、环境吸附材料设计及环境应用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99篇论文,其中20篇发表在国际环境领域权威刊物Environ Sci Technol上;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1件;合著《有机膨润土及其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等5本著作/教材;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3)、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7)、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
盛国平
分别于2001年和2006年获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长江计划青年学者,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并先后主持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研究。2005年以来共发表SCI论文60篇,其中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在Environ Sci Technol、Water Res、Biotechnol Bioeng等国外SCI源刊物上发表论文30篇。
倪丙杰
2002年7月在合肥工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6年9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指导老师俞汉青教授,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理论和技术,2009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读博期间发表了30篇第一作者的SCI文章,影响因子总和达到120。曾相继获得2008年香港求是基金会优秀博士生奖学金、2008年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学金、200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一等奖、2008年日本“奥加诺(水质与水环境)奖学金”一等奖、2008年第13届国际生物技术大会BP优秀青年科学家奖、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和2010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2011年全国百篇优博获得者,2014年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现为同济大学教授,担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澳大利亚研究局等的项目评审专家; Heliyon (Elsevier)、Nature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Technology、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等国际期刊编委;并担任30余份重要国际SCI期刊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污染控制及资源回收、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及其氮氧化物、. 微污染物的生物共代谢、活性污泥、颗粒污泥及生物膜系统、污泥资源化技术、污染物转化过程的数学模型、废水生物处理过程的微生物产物。
江进
2009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市政工程博士学位,2012 年入选“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副教授)”;2014年入选“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等。在Environ. Sci. Technol、Water Res、J. Hazard. Mater、Sep. Purif. Technol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研究方向包括:饮用水化学氧化处理技术、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消毒副产物生成与控制技术、新型水处理药剂与功能材料。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微信(cnww1985)

 


 


 


 


 


 

2016最HOT水业环境公众号推荐 :


 

 


 











环境与市政工程领域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汇总
 2016-09-28 BJB 中国给水排水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公众号”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在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组织开展的一项工作,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创新精神,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对博士培养质量进行监督和激励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培养和激励在学博士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学科共有16篇论文入选,这些获奖者在后来的工作中也都成绩斐然。


 

年份

一级学科

论文题目

作者

导师

学校

1999

环境科学

与工程

多环芳烃和杂环化合物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

何  苗

顾夏声

清华大学

2001

土木工程

饮用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消毒副产物特性研究

刘文君

王占生

清华大学

2002

环境科学

与工程

酰胺类除草剂的环境行为研究

王琪全

刘维屏

浙江大学

2003

环境科学

与工程

中国酸沉降临界负荷区划

段  雷

郝吉明

清华大学

2004

环境科学

与工程

膜萃取和流动注射在线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

刘景富

江桂斌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5

土木工程

SBR法短程硝化反硝化及其实时控制的基础研究

高大文

彭永臻

哈尔滨工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样品的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方法研究

蔡亚岐

江桂斌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6

土木工程

反硝化除磷脱氮机理及工艺研究

王亚宜

彭永臻

哈尔滨工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表面活性剂在土壤有机污染修复中的作用及机理

陈宝梁

朱利中

浙江大学

2008

环境科学与工程

废水生物处理反应器中微生物聚集体表面特性的研究

盛国平

俞汉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环境科学与工程

类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上NOX存储、分解与还原的研究

於俊杰

郝郑平

浙江大学

2010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中国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及环境影响研究

赵  瑜

郝吉明

清华大学

2011

环境科学与工程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作用机制及数学模拟

倪丙杰

俞汉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

土木工程

高价态锰、铁氧化降解水中典型有机物的特性与机理研究

江  进

马  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强化生物与化学催化

刘贤伟

俞汉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掺硼金刚石膜电极电化学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机理及废水处理研究

朱秀萍

倪晋仁

北京大学


 

部分获奖作者介绍
刘文君
1989年7月毕业于北京轻工业学院,获学士学位,分别于1995年和1999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北京市优秀教师。研究领域包括:水质科学与工程技术、现代饮用水消毒技术和理论、紫外线消毒与高级氧化技术、饮用水高级处理(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原理和技术、给水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控制原理和技术、饮用水水质评价和对健康的影响、给水厂规划和设计等。


 

王琪全
王琪全博士,现任美国特拉化华州立大学(Delaware State University, USA)化学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系研究生委员会主任,2012年6月受聘为合肥工业大学“黄山学者”(非全职岗)。主要从事环境有机污染物的检测、环境行为、和污染治理的研究和教学,累计发表论文50余篇,系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和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Restoration杂志编委。他于1986年进入浙江大学(原)化学系学习,于1991、1994、和2000年相继获得浙江大学化学学士、环境化学硕士、环境科学博士学位。他于1999-2000年赴美国农业部碱土实验室(US Salinity Laboratory)接受联合培养,其博士论文(题目:酰胺类除草剂的环境行为研究,导师:刘维屏)被评为2002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因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Ann T. Lemley 教授的邀请,王琪全博士于2000-2004年在康乃尔大学从事农药污水处理博士后研究,因其在阳极Fenton水处理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深得同行赏识和推荐,于2002年被授予美国化学会农业化学品专业委员会年青科学家奖。
段雷
清华大学教授,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领域包括大气污染对土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大气污染源排放特征。《酸沉降临界负荷及应用》获第十三届国家图书奖;2005年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理论与技术(2010)、我国二氧化硫减排理论与关键技术(2011)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大文
1991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化学系,在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七年,2000年和2003年分别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水协会营养物去除与回收管理委员会委员,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副主编;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Current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编委,中国生态学会污染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污水生物处理理论与新工艺,膜法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和新兴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20余项。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出版教材2部,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28项。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七届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哈尔滨市第三届自然科学学术界新时期领军人才。
蔡亚岐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环境污染物质的色谱分析和环境行为研究,重点关注新型环境污染物如全氟化合物、高氯酸、饮用水消毒副产物、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等。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中国科学院仪器研制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研究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在环境污染物的样品前处理、色谱分析、环境污染现状和迁移转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获得有关组织的奖励。目前在Anal. Chem.、Environ. Sci. Technol.、J. Chromatogr. A、Anal. Chim. Acta、《科学通报》、《分析化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80余篇为SCI收录期刊。被邀请为Environ. Sci. Technol.、Anal. Chem.、J. Chromatogr. A、Anal. Chim. Acta和Talanta等多种国际期刊论文的同行评阅人。申报国家发明专利9件,编写/参编学术专著3部,参与编写高等学校教材3部。
王亚宜
1999年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给水排水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4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市政工程博士学位,现为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和微生物技术。 国际水协会IWA会员,环境专业类刊物《Bioresource Technology》、《Chemosphere》、《Hazardous Materials》、《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环境科学学报》和《环境科学》的同行评阅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人。
陈宝梁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有机污染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环境学会POPs专业委员会委员。1996年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化学系,1999年和2004年分获浙江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2004年-2005年在美国麻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2008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做访问学者。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12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层次、201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主要从事环境化学、环境吸附材料设计及环境应用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99篇论文,其中20篇发表在国际环境领域权威刊物Environ Sci Technol上;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1件;合著《有机膨润土及其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等5本著作/教材;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3)、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7)、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
盛国平
分别于2001年和2006年获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长江计划青年学者,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并先后主持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研究。2005年以来共发表SCI论文60篇,其中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在Environ Sci Technol、Water Res、Biotechnol Bioeng等国外SCI源刊物上发表论文30篇。
倪丙杰
2002年7月在合肥工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6年9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指导老师俞汉青教授,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理论和技术,2009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读博期间发表了30篇第一作者的SCI文章,影响因子总和达到120。曾相继获得2008年香港求是基金会优秀博士生奖学金、2008年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学金、200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一等奖、2008年日本“奥加诺(水质与水环境)奖学金”一等奖、2008年第13届国际生物技术大会BP优秀青年科学家奖、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和2010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2011年全国百篇优博获得者,2014年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现为同济大学教授,担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澳大利亚研究局等的项目评审专家; Heliyon (Elsevier)、Nature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Technology、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等国际期刊编委;并担任30余份重要国际SCI期刊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污染控制及资源回收、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及其氮氧化物、. 微污染物的生物共代谢、活性污泥、颗粒污泥及生物膜系统、污泥资源化技术、污染物转化过程的数学模型、废水生物处理过程的微生物产物。
江进
2009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市政工程博士学位,2012 年入选“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副教授)”;2014年入选“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等。在Environ. Sci. Technol、Water Res、J. Hazard. Mater、Sep. Purif. Technol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研究方向包括:饮用水化学氧化处理技术、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消毒副产物生成与控制技术、新型水处理药剂与功能材料。

微信号:cnww1985
投稿咨询:022-27835707
广告咨询:022-27835639
发行咨询:022-27835231
投稿邮箱:cnwater@vip.163.com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泥处理处置论坛(上海)(6月4日全天) 同期举办世环会-污泥处置主题展 2025年6月4-6日 (请提前扫描二维码免费报名,限200人;会议现场抽大奖——华为手机等) 康碧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的全球经验和展望 直播时间:2025年4月11日(周五) 14:00—16:00 2025-04-11 14:00:00 开始
WaterInsight第14期丨水中新污染物高级氧化降解机制探索 直播时间:2025年1月25日(周六)10:00-11:00 2025-01-25 10:00:00 开始 直播报告题目:城市更新政策背景下的供排水设施建设改造技术方向 1、城市更新由来 2、城市更新政策导向 3、供排水设施建设改造技术方向 3.1供水条例与排水条例要求 3.2供排水管网建设改造技术路径 3
直播:《新国标下饮用水典型嗅味物质管控:在线识别、逐级强化、精准控制,保障供水安全与品质》 臭和味,是饮用水水质中的敏感指标,常引发用户投诉。自新标准《GB5749-2022》实施以来,要求饮用水臭和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2024年排水年会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30日(周六) 08:30—18:00 2024-11-30 08:30:00 开始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研究生课程环境工程技术前沿系列讲座:环卫设施异味控制研究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27日(周三)13:30—15:00 2024-11-27 13:30:00 开始 报告题目:未来城乡生态环境低碳可持续发展对策与绿色技术研究进展   报告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  马军  教授
因泥制宜选择污泥干化技术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26日(周二)14:00 2024-11-26 14:00:00 开始 11月14日上午丨2024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水务博览会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14日(周四)10:00-13:00 2024-11-14 10:00:00 开始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市供水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技术规程》宣贯会通知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直播:中国水协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城镇水环境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1日(周五) 08:30—18:00 2024-11-01 08:30:00 开始
全球水务前沿科技创新技术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31日(周四) 10:00—12:00 2024-10-31 10:00:00 开始 直播: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系列活动“城市水安全与绿色可持续循环发展”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27日(周日) 09:00—17:00 2024-10-27 09:00:00 开始
城市有机固废(餐厨厨余、污泥和渗滤液)技术现况及发展趋势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23日(周三)13:30 2024-10-23 13:30:00 开始 直播|沙特全球水务创新奖路演发布会 直播时间:2024年9月27日(周五)10:45—12:15 2024-09-27 10:45:00 开始
苏伊士工业园区绿色低碳环境治理方案 直播时间:2024年9月30日(周一)9:30—11:30 2024-09-30 09:30:00 开始 主 讲 人:江峰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讲报告:硫基生物技术助力废水低碳处理  时间:2024年9月14日(周六),10:00-11:00          主讲人:江峰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质安全与高品质供水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4年8月30日(周五)13:30—17:30 2024-08-30 13:30:00 开始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6)| 紫外线水处理技术探索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4年8月31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4-08-31 10:00:00 开始
肖威中博士--美国污水处理概述 直播时间:2024年9月2日(周一)20:30—22:00 2024-09-02 20:30:00 开始 北京市科协青年科技人才跨界交流活动--活动主题:AI时代的污水资源化应用创新  涉及领域:污水资源化、人工智能、物联网  召集人:曹效鑫 博士  活动时间:8月21日下午  活动地点:北京未来设计园区
报告人:程忠红,苏伊士亚洲 高级技术推广经理 直播题目:污泥干化技术的选择  内容: 	不同干化设备的特点及适用性 	污泥干化系统的选择依据 	干化在污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碳减排评估标准》宣贯会通知  报告人:王秀蘅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直播时间:2024年7月17(周三)14:00-16:00 2024-07-17 14:0
苏伊士 程忠红 :反硝化滤池在污水脱氮中的差异化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7月2日(周二)14:00—16:00 2024-07-02 14:00:00 开始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5)|低碳型装配式污水厂探索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4年6月29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4-06-29 10:00:00 开始
吴迪   博士: 百年持续迭代,新型生物膜工艺在提质增效、督察常态化背景下的典型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6月20日(周四)14:00—16:00 2024-06-20 14:00:00 开始 Paul Westerhoff院士、王鹏教授等人领衔空气取水学术与科技高端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6月8日(周六)08:50 2024-06-08 08:50:00 开始
报告题目:《湖南省排水系统溢流控制技术导则》解读及相关技术探讨  报告人简介:  尹华升,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湖南省非开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排水协会副秘书长; Water & Ecology Forum: 水与生态新起点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4日(周三)14:30 2024-05-24 14:30:00 开始
中国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8日(星期二)14:00—16:00 2024-05-28 14:00:00 开始 5月22日下午丨《城镇排水管网系统诊断技术规程》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2日(周三)14:00-16:00 2024-05-22 14:00:00 开始
双碳背景下污泥处置资源化路径探索--杜炯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第四设计院总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上海土木工程学会会员、复旦大学资源 JWPE 网络报告/用于快速现场废水监测的折纸微流体装置 直播时间:2024年5月13日(星期一)19:00 2024-05-13 19:00:00 -杨竹根  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教授、高级传感器实验
紫外光原位固化法管道修复全产业链质量控制倡议 直播时间:2024年5月7日(星期二)9:00-16:30 2024-05-07 09:00:00 开始 华北院 马洪涛 副总工: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应与不应——海绵城市建设正反案例1 直播时间:2024年4月30日(周二)9:30 2024-04-30 09:30:00 开始
高效纳滤膜:中空纤维纳滤膜的特点与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4月27日(周六)10:00-11:00 2024-04-27 10:00:00 开始-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4) 聚力水务科技创新、中德研讨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特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Max Dohman 直播时间:2024年4月14日(周日)15:00 2024-04-14 15:00:00 开始
康碧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的全球经验和展望 | 北京排水集团高安屯再生水厂低碳运营实践与探索 直播时间:2024年4月10日(周三)14:00—16:00 2024-04-10 14:00:00 开始 世界水日,与未来新水务在深圳约一个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3月22日(周五)08:30—17:30 2024-03-22 08:3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直播时间:2024年3月14日(周四)14:00 2024-03-14 14:00:00 开始    题目:占地受限情况下的污水厂水质提升解决方案 主讲人: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高级 华北设计院:高密度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效果巩固提升要点分析 直播时间:2024年3月4日(周一)9:30 2024-03-04 09:30:00 开始
2月23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3日(星期五)9:00—17:00 2024-02-23 09:00:00 开始 2月22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2日(星期四)9:00—18:00 2024-02-22 09:00:00 开始
2月21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1日(星期三)9:00—18:00 2024-02-21 09:00:00 开始 大湾区青年设计师论坛直播预告(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论坛)  “醒年盹、学好习、开新篇”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山东日照:“乡村之肾”监管装上“智慧芯”    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农村办负责人时培石介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被称为“乡村之肾”,对于农村水环境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工湿地国际大咖/西安理工大学赵亚乾教授:基于人工湿地技术的污水净化之路 直播时间:2024年1月30日(星期二)19:00 2024-01-30 19:00:00 开始
马洪涛院长: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统筹推进的一些思考 直播时间:2024年1月25日 10:00 2024-01-25 10:00:00 开始 2024年水务春晚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8日(周四)18:00—22:00 2024-01-18 18:00:00 开始
《以物联网技术打造新型排水基础设施》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1日(星期四)15:00 2024-01-11 15:00:00 开始--刘树模,湖南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 WPE网络报告:作者-审稿-编辑视野下的高水平论文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0日(星期三)19:00 2024-01-10 19:00:00 开始
核心期刊:中国给水排水》继续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给水排水核心科技期刊 直播丨《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27日 09:30—11:00 2023-12-27 12:00:00 开始
【直播】【第五届水利学科发展前沿学术研讨会】王浩院士:从流域视角看城市洪涝治理与海绵城市建设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3)|水回用安全保障的高效监测技术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城镇水环境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暨换届大会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16日(周六)08:30—18:00 2023-12-16 08:30:00 开始 第二届欧洲华人生态与环境青年学者论坛-水环境专题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9日(周六)16:00—24:00 2023-12-09 16:00:00 开始
JWPE网络报告:综述论文写作的一点体会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30日(星期四)19:00 2023-11-30 19:00:00 开始 WaterInsight第9期丨强志民研究员:紫外线水消毒技术 再生水
水域生态学高端论坛(2023)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会议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9日(周三) 09:00—17:40 2023-11-29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智慧水务与科技创新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5日(周六) 13:30 2023-11-25 13:30:00 开始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镇污水资源与能源回收利用技术规程》宣贯会通知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2023年11月14日9:00线上举行直播/JWPE网络报告:提高饮用水安全性:应对新的影响并识别重要的毒性因素
直播主题:“对症下药”解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难题   报告人:陈智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日(周四)14:00—16:00 2023-11-02 14:00:00 开始 10月29日·上海|市政环境治理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
BEST第十五期|徐祖信 院士 :长江水环境治理关键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26日(周四)20:00—22:00 2023-10-26 20:00:00 开始 《水工艺工程杂志》系列网络报告|学术论文写作之我见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19日(周四)19:00 2023-10-19 19:00:00 开始
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技术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20日13:30-17:30 2023-10-20 13:30:00 开始 技术沙龙 |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2) 直播时间:10月14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10-14 10:00:00 开始
直播题目:苏伊士污泥焚烧及零碳足迹概念污泥厂 主讲人: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内容包括: 1.	SUEZ污泥业务产品介绍 2.	全球不同焚烧项目介绍 3.	上海浦东污泥焚烧项目及运营情况 中国给水排水第十四届中国污泥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上海浦东新区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
《水工艺工程杂志》系列网络报告 直播时间:2023年9月26日 16:00  王晓昌  爱思唯尔期刊《水工艺工程杂志》(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共同主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同期召开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排水管网大会  (水环境综合治理)  同期召开中国给水排水 2024年
海绵城市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关键内容 结合项目案例,详细介绍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技术体系及标准体系,探讨关键技术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路径,提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报告题目:《城镇智慧水务技术指南》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 主讲人简介:  简德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总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信息技术委员会副主
第一轮通知 | 国际水协第18届可持续污泥技术与管理会议 主办单位:国际水协,中国科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 等 技术沙龙 |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1) 直播时间:8月19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08-19 10:00:00  广东汇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湛蛟  技术总监  天津万
中国水业院士论坛-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cnww1985):自然—社会水循环与水安全学术研讨会 WaterInsight第7期丨掀浪:高铁酸钾氧化技术的机理新认知及应用 直播时间:2023年8月5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3-08-05 10:00:00 开始
直播:“一泓清水入黄河”之山西省再生水产业化发展专题讲座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3日(周日 )08:00-12:00 2023-07-23 08:00:00 开始 珊氮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技术推介会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1日(周五)
欧仁环境颠覆性技术:污水厂扩容“加速跑”(原有设施不动,污水处理规模扩容1倍!出水水质达地表水准IV类标准!),推动污水治理提质增效。  诚征全国各地污水厂提标扩容工程需求方(水务集团、BOT公司、设 直播预告|JWPE网络报告:自然系统中难降解污染物去除的物化与生化作用及水回用安全保障 中国给水排水
直播题目: 高排放标准下污水中难降解COD的去除技术     报告人: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程忠红 WaterTalk|王凯军:未来新水务 一起向未来  For and Beyond Water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以网络会议形式举办“水与发展纵论”(WaterTalk)系列学术报
5月18日下午 14:00—16:00 直播  题目: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的迭代更新 主讲人: 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大纲:  高密池技术原理 不同型号高密池的差异和应用区别 高密池与其他 BEST|绿色低碳科技前沿与创新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教授  直播时间:2023年4月30日 14:00—16:00 2023-04-30 14:00:00 开始
日照:“碳”寻乡村振兴“绿色密码”  凤凰网山东    乡村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的底色才会更亮。我市坚持乡村建设与后续管护并重,市、区、镇联 BEST论坛讲座报告第十三期(cnwww1985):全球碳预算和未来全球碳循环的不稳定性风险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 and risks of futur
国际水协IWA 3月17日直播:3月17日 国际水协IWA创新项目奖PIA获奖项目介绍分享会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7日 9:00—11:30 2023-03-17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云中漫步-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的威立雅智慧水务系统Hubgrade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5日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会议通知 | 2023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清华大学王凯军教授团队等) 中国污水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 云南合续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口市西崩潭水质净化中心
中国给水排水 Water Insight直播:刘锐平  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高浓度硝酸盐废水反硝化脱氮过程强化原理与应用 会议时间:2023.1.7(周六)10:00—11:00 智慧水务的工程全生命周期实践分享 直播时间:2023年1月6日 15:00-16:00 对话嘉宾:窦秋萍  华霖富水利环境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主持人:李德桥   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30日14:00-16:00直播题目:污泥处理处置的“因地制宜和因泥制宜” 主讲人:程忠红,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特邀嘉宾:刘波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二院总工 教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27日14:00-16:00;复杂原水水质下的饮用水解决方案    陈智,苏伊士亚洲,技术推广经理,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熟悉市政及工业的给水及污水处理,对苏伊士
曲久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基于模拟仿真的污水处理厂数字化与智慧化:现状与未来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28日(周三)9:30—12:00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