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次
1、谈污泥热水解工艺中特种设备的管理注意事项
马小轩 马卫国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Upgrading ofXiaohongmen WWTP to the first Cambi Advanced Anaerobic Digestion project inBeijing—Design,Construction and Commissioning
Liao Z L 1,ZhangR B 2,Shi L 3,HuangO 4,Weng Y 5
(1.Cambi Group AS;2.BeijingDrainage Group;3.Beijing Drainage Construction Co. Ltd;4. Beijing General Design Institute for Municipal Engineering;5.Purac Environmental System Co. Ltd.)
3、污泥热水解厌氧消化工艺热系统设计讨论
杜强强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4、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及沼气利用效果分析
王社平1,2,赵恩泽1,韩芸1,张华3,武少华3,马明华3,邓涛3,石鑫3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
5、温州市污泥干化焚烧处理工程技术改造
李文兴1,郑秋娟1,廖建胜1,张德跃2,崔常青2
(1.温州市公用事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6、污泥深度脱水+带式干化组合工艺探讨
魏忠庆1,2
(1.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2.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7、高级厌氧消化污泥深度脱水调理技术优化研究
张辰,谭学军,王磊,王逸贤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8、南方水库水质和底泥调查及底泥释放规律研究
袁辉洲1,朱佳1,高静思2
(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9、污泥碱性热水解技术及产品出路研究
洪刚,薛咏海
(天津市裕川微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10、污泥改性碳化及资源利用技术研究浅析
刘胜军,闫中元,劳余力,徐明好,于 群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污泥碳化技术研究院)
11、RRS®超低温水解碳化技术在深圳盐田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项目中的应用
黄彤宇,杨飞
(深圳市环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2、MDS生化除臭技术在深圳市盐田污泥处理项目中的应用
李诚
(深圳市环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3、污泥高干脱水和热解炭化组合工艺的应用
何光亚,程俊,汪国成,龚幸,张二扬
(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14、ATAD自热式好氧消化技术介绍
杨淑霞,魏迅
国美(天津)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15、槽机械化堆肥概念厂——对中国堆肥技术发展方向的探讨
王涛1,2
(1.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所;2.机械工业有机固废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6、城市堆肥概念厂(之二)—— 从“中国制造2025”中得到的启示
王涛1,2
(1.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所;2.机械工业有机固废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7、槽式污泥好氧发酵工程设计的系统工程
张东东
(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18、连续式槽式污泥好氧发酵工艺的改进
张东东
(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19、堆肥工程配套除臭方案设计介绍
侯金龙,段崇东,张陇利,彭生平
(北京沃土天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污泥堆肥发酵处理中国第一塔——圆柱多棱多层发酵塔应用介绍
易庆国,袁星明,秦国春,伍淳明
(湖南省九方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21、离心脱水干化一体技术在危固废行业中的研究
俞利楠
(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22、城市污泥好氧发酵工程辅料单元设计与管理
王巧玲1,陈俊1,2,彭淑婧3,魏本平2,张学洪1,陈同斌1,3
(1.桂林理工大学;2.北京中科博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
23、循环冷却水处理的创新技术
张伟,胡建华
(上海轻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24、奥图泰(Outotec)流化床能源系统在苏黎世污泥热处理厂的技术实现
李佳
(奥图泰中国)
25、气分装置循环水系统应用AOP技术的探讨
胡建华,张伟
(上海轻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26、压力电动能干化机的研发及应用
崔建,鲁伟
(浙江欧可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7、德国黑臭水体清淤技术及处置方案
高颖1, 李学义2,王冰2,姜鸣2,王春伟2,倪祖锋2
(1. 德国DEW环保技术公司;2. 宜兴华都琥珀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8、 Struvex®磷回收技术及工程案例)
李学义1,王冰1,高颖2,王春伟1,朱君中1
(1. 宜兴华都琥珀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德国DEW环保技术公司)
29、城镇排水管网污泥处置工艺及项目介绍
高颖1,朱黎巍2,李学义2,王冰2,朱君中2,倪祖锋2,郭文凯2
(1.德国DEW环保技术公司;2.宜兴华都琥珀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3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及研究进展
杨晓龙,练新
(中交广州水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1、城市污泥林地利用和土壤改良研究
张二杨,程俊,何光亚,龚幸
(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32、电氧化处理市政污泥相关参数探究
徐云辉,武艳,司恩良
(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33、纳氏试剂和靛酚蓝分光光度法在测量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的对比分析
黄辉1,Jonathan Weinbrenner2
(1.恩德斯豪斯分析仪器<苏州>有限公司;2.Endress+Hauser Conducta GmbH Co.KG)
34、板框污泥输送的新技术
张曙光,宋志明,牛作鹏
(徐州三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35、炉排式垃圾焚烧炉掺烧污泥的项目应用
张曙光,宋志明,牛作鹏
(徐州三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36、净水的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崔荣煜1,2,曹丰1,李大鹏2,王东田1,冯芳1
(1.苏州科技大学; 2.苏州科技大学)
37、江苏绿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8、市政污泥干化与资源化利用的研究
蒋志平,孙建华,周锋利,秦志伟
(江苏绿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9、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结合地下停车库建设的工程设计
孙珊,张华伟
(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0、南湖2×660MW火电工程水岛项目技术经济分析
陈峰
(北京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41、德国保尔减速电机在水&污水处理行业的能效节约
42、污泥水热碳化(HTC)技术及在山东济宁项目的示范应用
张镭,高玉君,周业剑,建宏
(北京顺鸿金建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43、山东华屹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污泥资源化处置简介
王伟
(山东华屹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44、不同负荷对厌氧氨氧化污泥培养的影响
侯晓帮1,操家顺2
(1.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河海大学)
45、首都机场西航空净化站污泥减量化研究
王胜利,邱春昱,贾宝义,李岩松,贺涵琨
(北京首都机场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46、上海仁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污泥MVC烘干技术简介
石文政
(上海仁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47、无粘土高含量城市污泥制砖烧结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
刘爽1,2,白锡庆1,3,张鹏宇3,孙井梅1
(1.天津大学;2.天津市建筑材料集团<控股>有限公司;3.天津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48、 NaClO对膨胀污泥中微生物的影响
李志华,杨振鼎,杨成建,刘宗余,刘焕,朱珂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49、强化造粒初期SBR沉淀时间对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
杨月乔,刘永军,王晓慧,邢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50、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对Pb2+和Cu2+的吸附机理研究
康得军,谢丹瑜,匡帅,江雪,孙健,唐虹,付凤富
(福州大学)
51、高温微好氧与厌氧结合工艺稳定化及产气效果
刘阳,程洁红,戴雅
(江苏理工学院)
52、厌氧好氧工艺中微生物强化原位污泥减量机理
朱佳1,宋云龙2,张金松2,邵明非2,邓仁健2
(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53、漳州城镇污泥与菌渣混合好氧快速堆肥协同发酵研究
高剑平1,黄建峰2,张梁3
(1.漳州职业技术学院;2.漳州市西区金峰污水处理有限公司;3.江南大学)
54、高效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脱氮特征及EPS分层特性
王衫允1,贾方旭2,靳鹏飞2,高梦佳2,马斌2,彭永臻1,2
(1.哈尔滨工业大学;2.北京工业大学)
55、木薯酒糟添加对市政污泥厌氧发酵产氢产甲烷的影响
卜凡1,谢丽1,王雯1,谭学军2,周琪1
(1.同济大学;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56、磷酸铵镁沉淀应用于污泥深度脱水的应用分析
安瑞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57、自来水厂污泥基陶粒作为人工湿地填料处理生活污水
郑育毅1,林志龙1,李妍1,赵由才2,刘常青1
(1.福建师范大学;2.同济大学)
58、低温下HS-SBR工艺对活性污泥沉降脱水性能的影响
赵可,张豫婷,路振玲,陈丽珠,张羽
(吉林建筑大学)
59、生物物理干化污泥(BDS)快速热解半焦特性研究
韩融1,2,3,刘晋文2,赵晨曦4,王洪涛5
(1.长安大学 ;2.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3.陕西省矿产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5.清华大学)
60、2450MHz电磁波加载功率对污泥中Zn的稳定性影响
桑稳姣1,徐茜1,田中凯2,张宛君1,丰洋洋1
(1.武汉理工大学;2.武汉市城市排水发展有限公司)
61、SMP与EPS分子量分布对脱氮除磷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污泥可滤性的影响
闫立娜1,王朝朝1,李思敏1,唐锋兵1,张凯1,李军2
(1.河北工程大学;2.北京工业大学)
62、新型动能干化系统在某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中的中试研究
陆瑞榴1,2,骆华强1
(1.珠海杰思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2.珠海威立雅水务污水处理管理有限公司)
63、 基于激光粒度校正的活性污泥湿式筛分粒径分析优化方法构建
张银会1,林于廉1,王静1,晏鹏2
(1.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2.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64、硫酸活化市政污泥对氨氮的吸附研究
汪爱河,张纯,张伟,邓玉梅
(湖南城市学院)
65、高氨氮、连续流中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研究
龙焙1,杨腾飞2,程媛媛1,濮文虹2,杨昌柱2
(1.江西理工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
66、城镇污水厂污泥快速固化剂研究
孙青林,李易,周炯,周健
(重庆大学)
67、污泥龄对污泥减量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影响
蔣一凡,李彬彬,胡旸,余静,秦浩然,史浩磊
(扬州大学)
68、SBR不同沉降时间污泥特性研究
唐堂1,王硕1,2,3,王玉莹1,支丽玲1,李激1,2,3
(1.江南大学;2.江苏省厌氧生物技术重点试验室;3.江苏高校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69、无机高氨氮废水CANON工艺污泥脱氮性能研究
付昆明,付巢
(北京建筑大学)
70、市政污泥热水解-深度脱水工艺应用研究
杜莉娟,鄢祖喜
(苏州工业园区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71、污泥发酵液中去除氨和磷的方法研究
韩博涛,李晓玲,李彦鹏,杨利伟
(长安大学)
7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城市污泥堆肥中的三氯生
汪敏1,2,郑国砥2,3,王学东1,牛明杰2,刘长利2,3
(1.首都师范大学;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3.中国科学院大学)
73、电镀废水重金属污染物对其生化单元污泥脱氢酶活性的抑制效应研究
刘洪波,李艳华,陈漂
(上海理工大学)
74、无机磷源及酶活性与厌氧活性污泥产磷化氢的关系研究
曹建平1,2,张朝升1,赵丽敏1,荣宏伟1,韦伟1,刘涛1
(1.广州大学;2.东华理工大学)
75、生活污水处理站板框污泥脱水系统的设计与改造实例
刘再亮,孟海玲,王雅萍,朱丽莎
(安徽工业大学)
76、热水解预处理对剩余污泥高温厌氧消化产气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
张峰,刘长青,张雪,廖足良
(青岛理工大学)
77、AAO微曝氧化沟的污泥回流节能改造
陈荣1,刘惠成2
(1.广东亮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2.东莞市东城牛山污水处理服务有限公司)
78、连续仓式动态好氧发酵工艺市政污泥处置工程运用以及分析
张耀,詹技灵
(中大万邦<厦门>有机质科技有限公司)
79、污水悬浮固体组成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
秦浩然1,赵敏杰2,林庆月2,余静1
(1.扬州大学;2.仪征实康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80、不同葡萄糖浓度对厌氧颗粒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特性的影响
王淑静,裴同英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81、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系统泥渣减量技术研究
毛进,吴火强,连坤宙,刘亚鹏,樊开远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