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再生水利用规划出台 计划3年新建扩建28座再生水厂
来源: 北方网 作者:快报张珊珊
内容提要:昨日从市水务局获悉,本市再生水利用规划正式获批实施。规划对全市具备利用条件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规划,进一步提升再生水处理能力,完善配套输水管网,拓展再生水利用方向,全面提升本市再生水利用水平。预计到2020年,全市再生水年利用量达到5.61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0.2%。
天津北方网讯:昨日从市水务局获悉,本市再生水利用规划正式获批实施。规划对全市具备利用条件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规划,进一步提升再生水处理能力,完善配套输水管网,拓展再生水利用方向,全面提升本市再生水利用水平。预计到2020年,全市再生水年利用量达到5.61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0.2%。
据介绍,本市属资源型缺水城市,再生水是重要的补充水源。为进一步提高本市再生水利用能力,近年来本市大力推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环外各区105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出水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水平。预计到2019年,将全面完成中心城区5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全市污水处理厂均达到新地标排放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市再生水可利用量。
在此基础上,市水务部门计划利用2018年-2020年三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新建和扩建再生水厂28座,新建再生水供水管网205.4公里,建设再生水利用节点工程12处,为全市新增再生水产能49.09万立方米/日;利用2021年-2030年十年时间,新建和扩建再生水厂58座,新增再生水处理能力149.11万立方米/日。
此外,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本市再生水利用方向,计划将再生水优先安排供给用水稳定、经济效益显著的工业回用,其次供给市政杂用、景观水面补水和居民生活杂用,剩余水量供给河道生态和农业灌溉,在确保优水优用的同时,为全市河湖湿地提供优质水源,提升全市水环境质量。(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天津市再生水利用规划的批复 2018-10-15 10:34 |
津政函〔2018〕114号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 天津市再生水利用规划的批复
市水务局: 《市水务局关于报批天津市再生水利用规划的请示》(津水报〔2018〕81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天津市再生水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现状水平年2015年,近期水平年2020年,远期水平年2030年。到2020年,全市再生水利用量5.61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0.2%;到2030年,全市再生水利用量11.21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2.1%。 三、天津市再生水利用主要方向为:工业用水、市政杂用(园林绿化、道路浇洒)、景观补水、河道湿地生态补水和农业用水,有条件的地区用于居民生活杂用。在规划中优先安排供给用水稳定、经济效益显著的工业回用,其次供给城市杂用、景观水面补水和居民生活杂用,剩余水量考虑供给河道生态和农业灌溉。 四、市水务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市容园林委、市农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海洋局、市林业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城投集团和各区人民政府,要加强《规划》的组织落实,按照《天津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津政办发〔2015〕68号)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切实按照《规划》提出的实施计划,科学安排相关工程建设,实现再生水有效利用,缓解我市水资源紧缺矛盾,保障和促进天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18年10月7日 |
天津市再生水利用规划正式出台
日前,天津市再生水利用规划正式获市政府批准实施。“该规划将对全市具备利用条件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规划,进一步提升再生水处理能力,完善配套输水管网,拓展再生水利用方向,全面提升我市再生水利用水平。”市水务局水资源处处长金锐告诉记者,预计到2020年,全市再生水年利用量将达到5.61亿立方米,较2017年增长58.5%,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0.2%,较2017年提高5.2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环外各区105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出水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水平,预计到2019年将全面完成中心城区5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金锐介绍,计划利用2018年—2020年3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新建和扩建再生水厂28座,新建再生水供水管网205.4公里,建设再生水利用节点工程12处,为全市新增再生水产能49.09万立方米/日,提高全市再生水利用水平;利用2021年—2030年10年时间,新建和扩建再生水厂58座,新增再生水处理能力149.11万立方米/日,确保我市再生水利用能力与我市水资源状况相适应。到2030年,全市再生水利用量11.21亿立方米,较2020年增长99.8%,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62.1%,较2020年提高22个百分点。
“在提升再生水产能和配送能力的同时,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我市再生水利用方向,计划将再生水优先安排供给用水稳定、经济效益显著的工业回用,其次供给市政杂用、景观水面补水和居民生活杂用,剩余水量供给河道生态和农业灌溉,在确保优水优用的同时,为全市河湖湿地提供优质水源,着力提升全市水环境质量。”金锐表示。(记者 何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