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污泥处理与资源利用国际高峰论坛 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污泥处理和利用标准工作组会议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农村环境怎么破?两会代表来支招 实行标准化管理模式,制定政策法规,政策引导专业机构提供运行、维护服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19  浏览次数:92
核心提示:农村环境怎么破?两会代表来支招 实行标准化管理模式,制定政策法规,政策引导专业机构提供运行、维护服务
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污泥处理与资源利用国际高峰论坛 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污泥处理和利用标准工作组会议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
 

农村环境怎么破?两会代表来支招

时间:2019-03-19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刘

 

 

导语: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稳中向好,但仍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例如贫困人口饮水、饮水型氟超标、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标准偏低、配套不全等等。

3月15日,2019年两会画上圆满的句号。本次两会,聚焦于农村供水、农村垃圾、农村污水等方面农村环境治理问题,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建言献策,助力农村环境治理建设。

供水

全国政协委员、十三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水利部原副部长胡四一

进一步夯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建议将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或领导班子的考核范围

胡四一认为,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在工程建设方面存在短板。为确保今明两年解决贫困人口饮水问题和饮水型氟超标问题,他提出,要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持续不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他建议,进一步夯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建议将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或领导班子的考核范围;补齐农村饮水工程设施短板,促进工程良性运行;实施“十四五”农村供水提档升级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供水管网覆盖农村人口和规模化供水人口比例,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不断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农村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副主委、唐山市人民医院院长胡万宁

加大资金投入,在涉农补贴中增列垃圾治理、污水处理专项经费,确保治理长效化

胡万宁委员在基层调研中发现,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污水治理面临着诸多难题:农村人口多、面积大,生产生活垃圾数量大、种类多、污染范围广,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农村农业生产产出低,而垃圾污水治理成本大、费用高,很多地方缺乏垃圾处理资金。同时,受传统生活方式影响,广大农民群众的垃圾污水治理观念淡薄,积极性不高,加大了治理难度。

胡万宁委员建议,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在涉农补贴中增列垃圾治理、污水处理专项经费,确保治理长效化。要着眼长远发展,搞好农村环境规划,将垃圾污水治理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治理整体工作,并制定相关治理标准,定期进行监督考核。要制定细化农作物种植标准,减少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对土地和水的污染。还要加强宣传教育,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自觉接受、支持、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

加大对脱贫攻坚任务重、地方财力薄弱地区农村垃圾与污水处理的投入

余留芬表示,由于历史、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原因,贵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还要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薄弱,保洁机制缺失,村庄环境脏乱差现象仍然突出,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民参与度不够,缺乏内生动力等方面。

她建议,中央加大对脱贫攻坚任务重、地方财力薄弱地区农村垃圾与污水处理的投入,以贫困人口、贫困程度为因素,支持西部地区推动农村生活垃圾设施建设和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具体可通过前期建设资本金、融资支持,以及建成后安排运营补贴等多种支持方式。

垃圾

住滇全国政协委员黄丽云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尽快形成切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治理规划方案

黄丽云指出,虽然近年来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在加快,但普遍标准偏低,配套设施不全,运行不畅。

她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统筹指导,将环境治理与循环农业、清洁生活、绿色发展和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有机结合,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尽快形成切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治理规划方案。同时,尽快建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章可循、有标可对,便于执行、监管和考核;健全完善长效常态保障机制,在资金、项目上给予倾斜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

建立农村垃圾分类体系,减少农村垃圾产生量

谢德体表示,目前农村垃圾量以及收运成本持续增加,基层政府资金压力大,建议建立农村垃圾分类体系,有偿分类收集,促进源头减量。

谢德体建议,第一,建立农村垃圾分类体系,减少农村垃圾产生量;第二,强化宣传教育,引导民众养成自觉分类的习惯;第三,有偿分类收集,促进源头减量;第四,强化规范监管,完善农村垃圾市场化运营体系。

污水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浙江省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刘锐

组织各地加强试点研究,加强顶层设计与引导,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体系

刘锐表示,全国大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后,效果不尽人意。他认为,根本原因在于,设施的设计和建设缺少顶层规划和标准规范指引,科技支撑不够,存在很多先天不足。

他建议,国家在全国大范围推行农村污水治理之前,组织各地加强试点研究,加强顶层设计与引导,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余国东

制定国家乡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的指导标准

经过调研,余国东乡村生活污水排放具有来源广泛、排放分散、潮汐性明显等特点,存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配套管网建设规划与建设不同步现象,很多处理设施建好了,但配套的管网尚未同步规划建设。此外,还存在乡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专业水平低、运行经费无法保障,缺乏乡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等情况。
 

他建议,可根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特点,制定国家乡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的指导标准;合理布局乡村污水处理厂,推进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回归理性建设:推行“投、建、管、运”一体化运营方式,加大配套政策扶持,推动乡村污水治理行业良性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潘碧灵

实行标准化管理模式,制定政策法规,政策引导专业机构提供运行、维护服务

经过多年深入调研,潘碧灵发现,农村污水治理问题日益凸显,据统计,我国有250万个自然村、6.7亿农村人口,污水处理率不到10%,大量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严重影响了当地饮用水安全和水生态环境。

她建议,多部门协作,统一优质标准,遴选一批目前广泛使用的、高性价比的处理设备,规范设备的型号、工艺、操作等类别,同时根据各地区的情况差异,对区域进行细分类,根据分类的不同进行农村污水处理的设备推荐。在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方面,实行标准化管理模式,制定政策法规,政策引导专业机构提供运行、维护服务,可以奖励的形式鼓励第三方企业建设开发更高效的运营模式。制定每季度或每半年一次对终端出水进行检测监督,作为衡量运维实际效果的主要标准,在设计中引入流量计量方式,衡量设施运行的稳定及有效程度。尽早全面推进分散农村生活污水的设备化治理,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发往集成设备的方向发展,一体化设备能充分的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景观要求、结合改水改厕对地形条件多变的要求。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