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螺脱水机与带式压滤机的比较
叠螺脱水机与带式压滤机的比较
1、概述
许多新用户在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脱水机的选择上缺乏经验,对各种脱水机的用途、场合等是否匹配自己的要求吃不准。所以我们曾先后对主要的常用机型做了一些比较,比如离心机、厢式压滤机、不同浓缩型式的带式压滤机等,介绍了各自的优缺点。
这里对近来经常被提及的螺压脱水机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并且与带式脱水机做一个简单的比较,便于大家选用。螺压脱水机目前主要包括网板式和动片式螺压脱水机(叠螺脱水机)两种。网板式螺压脱水机的规格可以比较大,以适应大流量场合,而叠螺脱水机由于受到结构的限制,单筒直径做的比较小,只能通过多组组合的方式来解决较大流量的需要。
2、原理比较
2.1叠螺工作原理
螺压脱水机的主要原理就是通过变螺距的螺旋对絮凝反应后的污泥在重力脱水后,再不断挤压而实现进一步脱水。所以污泥受压时的厚度比较大,对滤饼强度要求较高。这会导致对污泥的过滤性能要求较高,包括PAM的性质及消耗量要求也会比较高。
叠螺式脱水机实际上是一种小型的螺压脱水机,过滤面由固定及运动的环叠加组成,所以称叠螺。最大特点是通过环板错动而使得过滤面不容易堵塞,冲洗水消耗量很少。
叠螺脱水机工作原理(来自同臣环保网页):
浓缩:当螺旋推动轴转动时,设在推动轴外围的多重固活叠片相对移动,在重力作用下,水从相对移动的叠片间隙中滤出,实现浓缩。
脱水:经过浓缩的污泥随着螺旋轴的转动不断往前移动;沿泥饼出口方向,螺旋轴的螺距逐渐变小,环与环之间的间隙也逐渐变小,螺旋腔的体积不断收缩;在出口处背压板的作用下,内压逐渐增强,在螺旋推动轴依次连续运转推动下,污泥中的水分受挤压排出,滤饼含固量不断升高,最终实现污泥的连续脱水。
自清洗:螺旋轴的旋转,推动游动环不断转动,设备依靠固定环和游动环之间的错位移动实现连续的自清洗过程,不易堵塞。
2.2带式压滤机工作原理
带式压滤机是通过编织滤带的重力过滤和两面压榨对污泥进行脱水,过滤面积比较大。由于是大面积薄层过滤,所以对污泥的适应性就比较强。
4应用比较 4.1适应范围 4.1.1叠螺的使用场合 叠螺脱水机一般适用于污泥总量较小,经过浓缩,且污泥较易脱水的场合,尽管叠螺厂家的说明里有叠螺也可以处理稀污泥的数据,但是实践中成功的案例非常少,或者处理量非常有限。 所以,叠螺脱水机不适合于对出泥含水率要求高、大处理量的市政生物污泥处理场合,更多的时候叠螺适合使用在工业污水小处理量的场合。 4.1.2带式压滤机的使用场合 (浓缩)带式压滤机可以适应含水率99.5%~95%甚至更宽浓度范围的污泥脱水,因此应用非常广泛。 4.2应用比较 根据50000m3/d规模的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应用实例,实际处理数据比较如下。 叠螺型号:ES303(或规格相当) (浓缩)带式压滤机型号:DNY1500A,带宽:1500mm,数量:1台 处理量比较表: 对于没有经过浓缩的剩余污泥,使用浓缩带式压滤机进行处理,相比较于带式压滤机处理浓缩污泥,其绝干固体产量略小或基本相当。但是叠螺由于其有效过滤面积及泥饼形态的限制,无法适应过高的水力负荷,这里就不再讨论。 两者的运行费用差别这里不再比较。 5结论 叠螺脱水机具有封闭运行、耗材少、冲洗水消耗少等优点,但是受到有效过滤面积和滤饼过滤形态的限制,只适合于小处理量、易脱水、浓缩后污泥的场合;浓缩带式压滤机由于是薄层过滤、有效过滤面积大,所以具有对大多数污泥适应性强的优点,并且可以通过对运行参数的调节,得到更高的含固率,可控制性比较强。 所以用户在选型时应该结合污泥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以免造成投资失误。
无锡市金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19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