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Orbal氧化沟工艺中微生物种群、关键酶活性与污水处理效率的关系 张梦竹*,王睿,李元志 北京梅凯尼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9-04  浏览次数:178
核心提示:Orbal氧化沟工艺中微生物种群、关键酶活性与污水处理效率的关系 张梦竹*,王睿,李元志 北京梅凯尼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Orbal氧化沟工艺中微生物种群、关键酶活性与污水处理效率的关系

张梦竹*,王睿,李元志

北京梅凯尼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

摘要:在实际污水厂生物处理过程中,功能酶活性对于污染物的去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取以Orbal氧化沟为核心工艺的实际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了不同运行模式下,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结构、关键酶活性及其与污染物去除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当减少外侧沟道内转刷开启数量,其沟道内溶解氧分布将发生明显变化,沿水流方向,厌氧或缺氧明显加长。同时,长期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水质稳定时,运行参数变化并未对整个生物处理工段内微生物种群结构有明显影响。相比而言,羟胺氧化还原酶(HAO)和硝酸还原酶(NR)这两种关键活性对于运行参数改变的响应更为灵敏。并且,分析也表明,HAONR活性与氨氮及总氮去除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88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Orbal氧化沟;转刷;羟胺氧化还原酶;硝酸还原酶

 

 

第一作者:张梦竹(1987-),女,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污水及污泥处理及资源化。E-mailzhangmengzhu@bjmbt.net

*通讯作者,E-mailzhangmengzhu@bjmbt.net

Key words: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Orbal oxidation ditch; rotation brush; Hydroxylamine oxidoreductase; Nitrate reductase 

 

生物脱氮在目前城市污水氮素去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3]已有研究表明,生物脱氮效率取决于硝化反硝化功能微生物的代谢活性[4]众多研究已经明确了不同反应体系下硝化反硝化功能微生物种群结构特征,并据此探讨了脱氮效率这些功能微生物之间的关系[5-7]然而,绝大多数实际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单元中,各个处理段好氧、缺氧、厌氧)极少是独立分隔的,功能段主要是依据溶解氧含量的差异进行区分。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功能段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并无明显差异。这也使得实际污水处理厂研究过程中,分析功能微生物差异进而说明其去除效率变得较为困难。

在氮素转化途径氨单加氧酶(AMO)和羟胺氧化还原酶(HAO)是硝化反应的限速酶[8],硝酸盐原酶(NR)和亚硝酸盐还原酶(NIR)是反硝化反应的限速酶[9-11]。理论上,分析关键酶活性从而解析污染物降解过程和效率是最直接且根本的。一直以来关于生物脱氮过程中关键酶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酶的纯化和反应机理上[12-14]。近年来,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关于酶活性的研究已经逐渐展开。研究者们初步分析TN去除相关的功能酶种类[15],并阐述了酶活性水平与运行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16]探讨了污水处理系统脱氮过程中NRNIR的特性[17]。然而,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小试规模。事实上,实际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比实验室小试装置更加复杂。因此,对于实际污水处理厂关键酶活性与污染物去除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氧化沟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三大典型工艺之一[18],在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氧化沟工艺一直被广泛采用[19]。本文以Orbal氧化沟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了两种运行模式下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功能微生物含量、关键酶活性及污染物去除效率,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本文目的是揭示影响实际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效率内在因素,以期为今后实际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污水处理厂运行模式概述

本研究是在河南省某市的一实际污水处理厂进行的,该污水厂主体采用Orbal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量为4×104·d-1。其进水水质1所示

研究分别在两种模式下进行,每种模式的运行周期为一年,具体运行参数如表2所示。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沟道内转刷开启数量不同,模式I,外、中、内沟道转刷开启数量分别为644;模式II,沟道转刷开启数量分别为444。每周监测不同模式下进出水水质,同时监测沟道内溶解氧变化,测试位置如图1所示(包括转刷后m和下一个转刷前m)。同时,在每年612分别采集沟道内活性污泥样品用于其微生物种群、功能微生物含量及关键酶活性分析。

两种模式下Orbal氧化沟的进水水质

 

COD

NH4+-N

TN

TP

SS

pH

模式 I

492-734

35.25-48.52

42.56-61.25

2.25-4.15

100-325

6.8-7.2

模式 II

490-684

36.75-47.56

45.75-60.25

2.65-4.75

120-280

6.7-7.2

 

2 两种模式下Orbal氧化沟的运行参数

 

模式 I

模式 II

水力停留时间(h)

10

10

污泥负荷(kg BOD5·(kg MLSS · d)-1)

0.13

0.13

污泥龄(d)

12

12

MLSS(mg·L-1)

3015

2965

处理能力(×104·d-1)

4

4

COD 负荷(kg·(m· d)-1)

0.35

0.34

NH4+ -N 负荷(kg·(m· d)-1)

0.038

0.038

转刷开启数量(//内沟道)

6/4/4

4/4/4

 

 

1 Orbal氧化沟转刷设置模式及样品采集测试位点示意图(模式外沟道RB1RB2RB3对应位置全开,中、内沟道RB1RB2对应位置全开;模式外、中、内沟道均为RB1RB3对应位置全开◆代表采集及测试位点。)

1.2 功能微生物特征

将采集的活性污泥样品,4保存运送回实验室,定性和定量分析两种模式下的功能微生物特征。

1.2.1 细菌种群结构分析

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两种运行模式下的细菌种群结构。选用核酸自动提取仪(TanBead, 台湾圆点,中国)分别提取其总DNA,并采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 的提取纯度。细菌通用引物F357GC/R518[20]用来扩增细菌16S rDNA片段PCR产物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DGGE)进行分离凝胶浓度为8%变形梯度30%-60%Bio-Rad, 美国,电泳时间16 h。随后采用凝胶成像系统Bio-Rad, 美国)成像并分析其多样性[20]

切取DGGE的优势条带,置于50 μl无菌超纯水中,4 °C下过夜。采用PCR产物回收纯化试剂盒(Cycle Pure KitOMEGA美国纯化后,委托北京博迈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用ABI 3730XL3730XLABI,美国)测序仪进行测序。将测序所得的序列提交至NCBI数据库,获得登录号为HQ857385-HQ857407。并利用BLAST算法在NCBI数据库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测序所得序列及比对序列采用MEGA 6.1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

1.2.2 氨氧化细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含量测定

采用基于SYBR Green I的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分析两种运行模式下活性污泥中总细菌、AOBNOB含量。RT-PCRTaKaRa Code, TP800)反应体系25 μl,其组成为: 2.5 μl 10×PCR缓冲液、12.5 μl SYBR EX Taq预混液、0.25 μl 30 μm AOB引物和10 μm NOB引物、2 μl模板及标准16S rRNA拷贝;其反应条件为:95°C 30s预变性,95°C 5s变性、65°C 30s延伸,往复45个循环。RT-PCR的引物如表3所示[21-23]AOBNOB以相应典型菌株的PCR产物为标准,总细菌以大肠杆菌的PCR产物为标准,建立RT-PCR标准曲线。

3 定量PCR引物序列

 

引物名称

序列(5`---3`)

参考文献

总细菌

1055f

ATGGCTGTCGTCAGCT

[21]

1392r

ACGGGCGGTGTGTAC

AOB

CTO189FA/B

GGAGRAAAGCAGGGGATGG

[22]

CTO189FC

GGAGGAAAGTAGGGGATCG

RT1r

CGTCCTCTCAGACCARCTACTG

NOB

NSR1113f

CCTGCTTTCAGTTGCTACCG

[23]

NSR1264r

GTTTGCAGCGCTTTGTACCG

 

1.3 关键酶活性测定

采集运行期间沟道内的活性污泥样品50 ml4 °C保存运送回实验室,定量分析两种模式下的关键酶HAONR活性。首先采集的活性污泥进行离心富集(4 °C, 15min, 12000 rpm,然后在0.01 M的磷酸钾缓冲液(pH 7.4)中再悬浮。得到的活性污泥悬浊液通过超声波裂解,并再次离心(4 °C, 15min, 12000 rpm以去除固体颗粒和细胞碎片,从而得到HAONR粗提取物。添加不同浓度 (NH4)2SO4进行纯化[24-26]

两种反应混合物(AB)分别用于HAONR的检测。反应混合物A5 ml酶提取液,2 ml 0.5 mM细胞色素C0.5 ml 2 mM HAc-NaAc缓冲液(pH 5.8)和0.5 ml 1.75 mM羟胺。HAO活性以反应混合物中羟胺的减少量表示。反应混合物B5 ml酶提取液,1 ml甲基紫(MV+),10 ml 10 mM磷酸钾缓冲液(pH 7.4),10 μl 10 mM DDT以及1 mM NaNO3NR活性以反应混合物中NaNO3的减少量表示。一个单位的酶活性(U)定义为:每克活性污泥中,每小时转化1 mg催化底物所需酶的量。

1.4 其他分析

进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和总氮(TN)采用国标方法进行测定[27]。溶氧(DO)和pH值采用CellOx325SenTix 41-3分别监测,温度采用WTW-Multi 340i德国)分析仪监测。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模式下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

两种运行模式下,该厂进出水中CODNH4+-NTN监测结果如图2示。在模式I和模式II下,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28±2.19%91.79±2.77%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80±7.07%69.36±8.45%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5.50±6.83%44.67±10.96%同时图中结果也表明,冬季外,其余季节在模式II运行条件下CODNH4+-NTN去除率均明显高于模式I。4月到10月期间,模式I和模式II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08±0.87%94.17±0.73%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38±3.47%80.59±1.39%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1.77±5.41%59.81±5.33%

 

两种模式下污水处理厂CODNH4+-N TN去除效率

 

2.2 两种模式下不同沟道DO浓度变化特征

在两种运行模式下,分别对Orbal氧化沟三个沟道不同位置DO浓度进行测定,结果如图3所示。结果表明DO浓度在转刷前和转刷后有明显不同,特别是在外侧沟道。模式I条件下,转刷后1 m处外渠道的DO浓度为2.28±0.3 mg·L-1在下一个转刷前1m处外渠道的DO浓度为0.80±0.1 mg·L-1在模式II条件下,转刷后1 m处外渠道的DO浓度为2.03±0.4 mg·L-1在下一个转刷前1 m处外渠道的DO浓度为0.16±0.1 mg·L-1

 

两种模式下不同沟道转刷前后溶解氧浓度变花

 

2.3 关键酶活性

分别在夏季和冬季,采集两种运行模式下三个沟道内活性污泥样品,进行关键酶HAONR的活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同一运行模式下,与中、内沟道相比,HAO活性在外沟道中最低。相反,NR活性在外沟道中最高。并且HAONR的酶活性在夏季都高于冬季。外沟道中,在模式II条件NR活性明显高于模式I。模式I下,夏季和冬季NR活性分别为1.58 mg NO3-·(g MLSS·h)-10.80 mg NO3-·(g MLSS·h)-1;而模式II下,夏季和冬季NR活性分别为2.27 mg NO3-·(g MLSS·h)-11.07 mg NO3-·(g MLSS·h)-1内沟道中,模式I和模式II条件下HAO活性并无明显区别。模式I下,夏季和冬季HAO活性分别为2.17 mg 羟胺·(g MLSS·h)-11.56羟胺mg·(g MLSS·h)-1;而模式II下,夏季和冬季HAO活性分别为2.05 mg羟胺·(g MLSS·h)-11.42 mg羟胺·(g MLSS·h)-1

3 讨论

理论上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种群会随着污水处理运行参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微生物种群结构变化常用来解释运行参数调节后污水处理效果发生变化这一现象[28]。本研究在一实际污水处理厂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当外沟道转刷开启数量改变后污水厂出水中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发生改变,尤其是TN。适当减少外沟道转刷开启的数量,将有助于TN的有效去除。

两种运行模式下不同沟道内关键限速酶HAONR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行参数的变化直接对关键酶的活性产生了影响,尤其是本研究中外侧沟道中NR的活性。在模式II下,冬季和夏季外侧沟道内NR活性分别比模式I下提高了25%30%与此同时,该水厂出水中TN去除效率也由模式I25.50±6.83%提高到了模式II44.67±10.96%。综合分析关键限速酶HAONRTNNH4+-N去除的关系。结果表明,HAONR活性与NH4+-NTN的去除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88(图4)。也就是说,改变污水厂运行参数,生物处理单位中关键酶活性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而改变了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进一步分析两种运行模式下外沟道DO浓度分布特征,发现减少转刷开启数量后,Orbal氧化沟外侧沟道内缺氧或厌氧区段有所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减少外侧沟道转刷数量,也就减少了供氧量从而改变了外侧沟道的局部微环境条件。赵群英等学者的研究也发现,DO含量的变化对污水出水水质具有明显影响[34]。而这种微环境条件的改变,不影响其微生物种群结构的情况下,直接提升了沟道关键酶活性,进而提升了污水出水水质。

也就是说,在实际污水处理厂中,改变运行参数后,相对于微生物种群结构和功能微生物含量而言,关键酶活性的响应更为快速灵敏。因此,这一研究结果对于现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参考依据的。

然而,本研究所采用关键酶活性分析仅仅是酶粗提取物的分析,并且仅在一座污水处理厂进行。如要将该方法进一步用于解析实际污水处理厂运行参数变化处理效果影响原因时,接下来需要更为精准且广泛的研究。例如,结合更多实际污水处理厂的研究,综合分析多种运行参数变化后其关键酶的响应过程;同时,设计小型批量研究实验,对提取的关键酶进行纯化,进而分析不同运行参数条件下关键酶的响应关系。

 

4 HAONR活性NH4+-N, TN去除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4 结论

通过实际污水处理厂运行参数的改变,可有效提高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本研究结果发现在实际污水处理厂中,运行参数改变后,其生物反应体系中局部环境(例如溶解氧)及时响应。在此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持稳定,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是其中关键酶的活性会随着局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即时发生响应,从而改善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因此,可关键活性变化作为未来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研究过程中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1] AHN J HKWAN TCHANDRAN K. Comparison of partial and full nitrification processes applied for treating high-strength nitrogen wastewaters: microbial ecology through nitrous oxide production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45 (7)2734-2740.

[2] 杨瑞丽,王晓君,吴俊斌,等厌氧氨氧化工艺快速启动策略及其微生物特性 [J]环境工程学报,20181212):3341-3350. 

[3] SHN D THE Y LYUE Het al. Microbial structures and community functions of anaerobic sludge in six full-scal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as revealed by 454 high-throughput pyrosequencing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5186163-172.

[4] KIM Y MCHO H ULEE D Set al. Influence of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n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and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a full scal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J]. Water Research2011455785-5795.

[5] KRISHNA MOHAN T VNANCHARAIAH Y VVENUGOPALAN V Pet al. Effect of C/N ratio on denitrification of high-strength nitrate wastewater in anoxic granular sludge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J]. Ecological Engineering201691441-448.

[6] ZHOU SSUN YZHANG Yet al. Variations in microbial community during nitrogen removal by in situ oxygen-enhanced indigenous nitrogen-removal bacteria [J].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11(4)276-287.

[7] WANG DLI THUANG K, et al. Roles and correlations of functional bacteria and genes in the start-up of simultaneous anammox and denitrification system for enhanced nitrogen removal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96551355–1363.

[8] GATES A J, RICHARDSON D J, BUTT J N. Voltammetr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erobic energy-dissipating nitrate reductase of Paracoccus pantotrophus: exploring the activity of a redox-balancing enzyme as a function of electrochemical potential [J]. Biochemical Journal2008409159-168.

[9] FOURMOND VBURLAT BDEMENTIN Set al. Dependence of catalytic activity on driving force in solution assays and protein film voltammetry: insights from the comparison of nitrate reductase mutants [J]. Biochemistry2010492424-2432.

[10] PANG JMATSUDA MKURODA M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genes involved in nitrogen cycling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using DNA microarray and most probable number-PCR [J].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1610(4): 7.

[11] HOPPERT MMAHONY T JMAYER Fet al. Quaternary structure of the hydroxylamine oxidoreductase from Nitrosomonas europaea [J]. Archives of Microbiology1995163300-306.

[12] LI MLIANG ZCALLIER M Det al. Nitrogen and organic matter removal and enzyme activities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operated under different hydraulic operating regimes [J]. Aquaculture2018,496247–254.

[13] LI BYAN WWANG Yet al. Effects of key enzyme activiti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a flocculentgranular hybrid complete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 reactor under mainstream conditions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9280136-142.

[14] NAJMUDIN SGONZALEZ P JTRINCO Jet al. Periplasmic nitrate reductase revisited: a sulfur atom completes the sixth coordination of the catalytic molybdenum [J]. Journal of Biological Inorganic Chemistry200813737-753.

[15] LY HLI H BWANG Xet al. Changes in microbial populations and enzyme activities during nitrogen biodegradation of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in the subsurface wastewater infiltration system [J].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201187431-435.

[16] CALDERON KGONZALEZ -MARTINEZ AMONTERO-PUENTE Cet al.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enzyme activities in a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using pure oxygen as an aeration source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210387-94.

[17] PAN JYU LLI G Z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bial populations and enzyme activities in non-shunt and shunt subsurface wastewater infiltration systems during nitrogen removal [J]. Ecological Engineering201361127-132.

[18] 张扬,陈豪,宋英豪,等. Orbal 氧化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环境工程,2009274):62-64.

[19] 张小燕,王刚,郭华,等. Orbal 氧化沟+深度处理在城镇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7334):56-58. 

[20] HAN YLIU JGUO Xet al. Micro-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activated sludge flocs of different particle size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2124252-258.

[21] HARMS GLAYTON A CDIONISI H Met al. Real-time PCR quantification of nitrifying bacteria in a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337343-351.

[22] LIMPIYAKORN TSHINOHARA YKURISU Fet al. Communities of 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 in activated sludge of various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in Tokyo [J].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200554205-217.

[23] ZHAO BHE Y LHUGHES Jet al. Heter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by a newly isolated 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HNR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01015194-5200.

[24] ZHANG S MLI W GZHANG D Yet al.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Low-temperature Hydroxylamine Oxidase from Heterotrophic Nitrifier Acinetobacter sp. Y16* [J].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427(7)515-522.

[25] SINGH D KKUMAR S. Nitrate reductase, arginine deaminase, urease and dehydrogenase activities in natural soil (ridges with forest) and in cotton soil after acetamiprid treatments [J]. Chemosphere200871412-418.

[26] SACHDEVA VHOODA V. Effect of changing the nanoscale environment on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nitrate reductase [J].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20168952-62.

[27] CEPB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Standard Methods for Examination of Water and Wastewater4th ed. Chinese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China. 2004.

[28] GRAHAM D WSMITH V H. Designed ecosystem services: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principle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J].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20042199-206.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WaterInsight第14期丨水中新污染物高级氧化降解机制探索 直播时间:2025年1月25日(周六)10:00-11:00 2025-01-25 10:00:00 开始 直播报告题目:城市更新政策背景下的供排水设施建设改造技术方向 1、城市更新由来 2、城市更新政策导向 3、供排水设施建设改造技术方向 3.1供水条例与排水条例要求 3.2供排水管网建设改造技术路径 3
直播:《新国标下饮用水典型嗅味物质管控:在线识别、逐级强化、精准控制,保障供水安全与品质》 臭和味,是饮用水水质中的敏感指标,常引发用户投诉。自新标准《GB5749-2022》实施以来,要求饮用水臭和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2024年排水年会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30日(周六) 08:30—18:00 2024-11-30 08:30:00 开始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研究生课程环境工程技术前沿系列讲座:环卫设施异味控制研究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27日(周三)13:30—15:00 2024-11-27 13:30:00 开始 报告题目:未来城乡生态环境低碳可持续发展对策与绿色技术研究进展   报告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  马军  教授
因泥制宜选择污泥干化技术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26日(周二)14:00 2024-11-26 14:00:00 开始 11月14日上午丨2024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水务博览会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14日(周四)10:00-13:00 2024-11-14 10:00:00 开始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市供水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技术规程》宣贯会通知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直播:中国水协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城镇水环境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1日(周五) 08:30—18:00 2024-11-01 08:30:00 开始
全球水务前沿科技创新技术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31日(周四) 10:00—12:00 2024-10-31 10:00:00 开始 直播: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系列活动“城市水安全与绿色可持续循环发展”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27日(周日) 09:00—17:00 2024-10-27 09:00:00 开始
城市有机固废(餐厨厨余、污泥和渗滤液)技术现况及发展趋势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23日(周三)13:30 2024-10-23 13:30:00 开始 直播|沙特全球水务创新奖路演发布会 直播时间:2024年9月27日(周五)10:45—12:15 2024-09-27 10:45:00 开始
苏伊士工业园区绿色低碳环境治理方案 直播时间:2024年9月30日(周一)9:30—11:30 2024-09-30 09:30:00 开始 主 讲 人:江峰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讲报告:硫基生物技术助力废水低碳处理  时间:2024年9月14日(周六),10:00-11:00          主讲人:江峰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质安全与高品质供水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4年8月30日(周五)13:30—17:30 2024-08-30 13:30:00 开始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6)| 紫外线水处理技术探索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4年8月31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4-08-31 10:00:00 开始
肖威中博士--美国污水处理概述 直播时间:2024年9月2日(周一)20:30—22:00 2024-09-02 20:30:00 开始 北京市科协青年科技人才跨界交流活动--活动主题:AI时代的污水资源化应用创新  涉及领域:污水资源化、人工智能、物联网  召集人:曹效鑫 博士  活动时间:8月21日下午  活动地点:北京未来设计园区
报告人:程忠红,苏伊士亚洲 高级技术推广经理 直播题目:污泥干化技术的选择  内容: 	不同干化设备的特点及适用性 	污泥干化系统的选择依据 	干化在污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碳减排评估标准》宣贯会通知  报告人:王秀蘅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直播时间:2024年7月17(周三)14:00-16:00 2024-07-17 14:0
苏伊士 程忠红 :反硝化滤池在污水脱氮中的差异化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7月2日(周二)14:00—16:00 2024-07-02 14:00:00 开始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5)|低碳型装配式污水厂探索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4年6月29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4-06-29 10:00:00 开始
吴迪   博士: 百年持续迭代,新型生物膜工艺在提质增效、督察常态化背景下的典型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6月20日(周四)14:00—16:00 2024-06-20 14:00:00 开始 Paul Westerhoff院士、王鹏教授等人领衔空气取水学术与科技高端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6月8日(周六)08:50 2024-06-08 08:50:00 开始
报告题目:《湖南省排水系统溢流控制技术导则》解读及相关技术探讨  报告人简介:  尹华升,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湖南省非开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排水协会副秘书长; Water & Ecology Forum: 水与生态新起点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4日(周三)14:30 2024-05-24 14:30:00 开始
中国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8日(星期二)14:00—16:00 2024-05-28 14:00:00 开始 5月22日下午丨《城镇排水管网系统诊断技术规程》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2日(周三)14:00-16:00 2024-05-22 14:00:00 开始
双碳背景下污泥处置资源化路径探索--杜炯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第四设计院总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上海土木工程学会会员、复旦大学资源 JWPE 网络报告/用于快速现场废水监测的折纸微流体装置 直播时间:2024年5月13日(星期一)19:00 2024-05-13 19:00:00 -杨竹根  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教授、高级传感器实验
紫外光原位固化法管道修复全产业链质量控制倡议 直播时间:2024年5月7日(星期二)9:00-16:30 2024-05-07 09:00:00 开始 华北院 马洪涛 副总工: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应与不应——海绵城市建设正反案例1 直播时间:2024年4月30日(周二)9:30 2024-04-30 09:30:00 开始
高效纳滤膜:中空纤维纳滤膜的特点与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4月27日(周六)10:00-11:00 2024-04-27 10:00:00 开始-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4) 聚力水务科技创新、中德研讨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特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Max Dohman 直播时间:2024年4月14日(周日)15:00 2024-04-14 15:00:00 开始
康碧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的全球经验和展望 | 北京排水集团高安屯再生水厂低碳运营实践与探索 直播时间:2024年4月10日(周三)14:00—16:00 2024-04-10 14:00:00 开始 世界水日,与未来新水务在深圳约一个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3月22日(周五)08:30—17:30 2024-03-22 08:3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直播时间:2024年3月14日(周四)14:00 2024-03-14 14:00:00 开始    题目:占地受限情况下的污水厂水质提升解决方案 主讲人: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高级 华北设计院:高密度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效果巩固提升要点分析 直播时间:2024年3月4日(周一)9:30 2024-03-04 09:30:00 开始
2月23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3日(星期五)9:00—17:00 2024-02-23 09:00:00 开始 2月22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2日(星期四)9:00—18:00 2024-02-22 09:00:00 开始
2月21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1日(星期三)9:00—18:00 2024-02-21 09:00:00 开始 大湾区青年设计师论坛直播预告(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论坛)  “醒年盹、学好习、开新篇”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山东日照:“乡村之肾”监管装上“智慧芯”    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农村办负责人时培石介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被称为“乡村之肾”,对于农村水环境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工湿地国际大咖/西安理工大学赵亚乾教授:基于人工湿地技术的污水净化之路 直播时间:2024年1月30日(星期二)19:00 2024-01-30 19:00:00 开始
马洪涛院长: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统筹推进的一些思考 直播时间:2024年1月25日 10:00 2024-01-25 10:00:00 开始 2024年水务春晚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8日(周四)18:00—22:00 2024-01-18 18:00:00 开始
《以物联网技术打造新型排水基础设施》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1日(星期四)15:00 2024-01-11 15:00:00 开始--刘树模,湖南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 WPE网络报告:作者-审稿-编辑视野下的高水平论文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0日(星期三)19:00 2024-01-10 19:00:00 开始
核心期刊:中国给水排水》继续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给水排水核心科技期刊 直播丨《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27日 09:30—11:00 2023-12-27 12:00:00 开始
【直播】【第五届水利学科发展前沿学术研讨会】王浩院士:从流域视角看城市洪涝治理与海绵城市建设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3)|水回用安全保障的高效监测技术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城镇水环境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暨换届大会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16日(周六)08:30—18:00 2023-12-16 08:30:00 开始 第二届欧洲华人生态与环境青年学者论坛-水环境专题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9日(周六)16:00—24:00 2023-12-09 16:00:00 开始
JWPE网络报告:综述论文写作的一点体会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30日(星期四)19:00 2023-11-30 19:00:00 开始 WaterInsight第9期丨强志民研究员:紫外线水消毒技术 再生水
水域生态学高端论坛(2023)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会议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9日(周三) 09:00—17:40 2023-11-29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智慧水务与科技创新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5日(周六) 13:30 2023-11-25 13:30:00 开始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镇污水资源与能源回收利用技术规程》宣贯会通知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2023年11月14日9:00线上举行直播/JWPE网络报告:提高饮用水安全性:应对新的影响并识别重要的毒性因素
直播主题:“对症下药”解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难题   报告人:陈智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日(周四)14:00—16:00 2023-11-02 14:00:00 开始 10月29日·上海|市政环境治理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
BEST第十五期|徐祖信 院士 :长江水环境治理关键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26日(周四)20:00—22:00 2023-10-26 20:00:00 开始 《水工艺工程杂志》系列网络报告|学术论文写作之我见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19日(周四)19:00 2023-10-19 19:00:00 开始
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技术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20日13:30-17:30 2023-10-20 13:30:00 开始 技术沙龙 |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2) 直播时间:10月14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10-14 10:00:00 开始
直播题目:苏伊士污泥焚烧及零碳足迹概念污泥厂 主讲人: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内容包括: 1.	SUEZ污泥业务产品介绍 2.	全球不同焚烧项目介绍 3.	上海浦东污泥焚烧项目及运营情况 中国给水排水第十四届中国污泥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上海浦东新区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
《水工艺工程杂志》系列网络报告 直播时间:2023年9月26日 16:00  王晓昌  爱思唯尔期刊《水工艺工程杂志》(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共同主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同期召开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排水管网大会  (水环境综合治理)  同期召开中国给水排水 2024年
海绵城市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关键内容 结合项目案例,详细介绍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技术体系及标准体系,探讨关键技术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路径,提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报告题目:《城镇智慧水务技术指南》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 主讲人简介:  简德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总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信息技术委员会副主
第一轮通知 | 国际水协第18届可持续污泥技术与管理会议 主办单位:国际水协,中国科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 等 技术沙龙 |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1) 直播时间:8月19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08-19 10:00:00  广东汇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湛蛟  技术总监  天津万
中国水业院士论坛-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cnww1985):自然—社会水循环与水安全学术研讨会 WaterInsight第7期丨掀浪:高铁酸钾氧化技术的机理新认知及应用 直播时间:2023年8月5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3-08-05 10:00:00 开始
直播:“一泓清水入黄河”之山西省再生水产业化发展专题讲座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3日(周日 )08:00-12:00 2023-07-23 08:00:00 开始 珊氮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技术推介会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1日(周五)
欧仁环境颠覆性技术:污水厂扩容“加速跑”(原有设施不动,污水处理规模扩容1倍!出水水质达地表水准IV类标准!),推动污水治理提质增效。  诚征全国各地污水厂提标扩容工程需求方(水务集团、BOT公司、设 直播预告|JWPE网络报告:自然系统中难降解污染物去除的物化与生化作用及水回用安全保障 中国给水排水
直播题目: 高排放标准下污水中难降解COD的去除技术     报告人: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程忠红 WaterTalk|王凯军:未来新水务 一起向未来  For and Beyond Water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以网络会议形式举办“水与发展纵论”(WaterTalk)系列学术报
5月18日下午 14:00—16:00 直播  题目: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的迭代更新 主讲人: 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大纲:  高密池技术原理 不同型号高密池的差异和应用区别 高密池与其他 BEST|绿色低碳科技前沿与创新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教授  直播时间:2023年4月30日 14:00—16:00 2023-04-30 14:00:00 开始
日照:“碳”寻乡村振兴“绿色密码”  凤凰网山东    乡村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的底色才会更亮。我市坚持乡村建设与后续管护并重,市、区、镇联 BEST论坛讲座报告第十三期(cnwww1985):全球碳预算和未来全球碳循环的不稳定性风险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 and risks of futur
国际水协IWA 3月17日直播:3月17日 国际水协IWA创新项目奖PIA获奖项目介绍分享会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7日 9:00—11:30 2023-03-17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云中漫步-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的威立雅智慧水务系统Hubgrade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5日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会议通知 | 2023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清华大学王凯军教授团队等) 中国污水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 云南合续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口市西崩潭水质净化中心
中国给水排水 Water Insight直播:刘锐平  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高浓度硝酸盐废水反硝化脱氮过程强化原理与应用 会议时间:2023.1.7(周六)10:00—11:00 智慧水务的工程全生命周期实践分享 直播时间:2023年1月6日 15:00-16:00 对话嘉宾:窦秋萍  华霖富水利环境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主持人:李德桥   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30日14:00-16:00直播题目:污泥处理处置的“因地制宜和因泥制宜” 主讲人:程忠红,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特邀嘉宾:刘波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二院总工 教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27日14:00-16:00;复杂原水水质下的饮用水解决方案    陈智,苏伊士亚洲,技术推广经理,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熟悉市政及工业的给水及污水处理,对苏伊士
曲久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基于模拟仿真的污水处理厂数字化与智慧化:现状与未来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28日(周三)9:30—12:00
2022城镇溢流污染控制高峰论坛|聚焦雨季溢流污染控制的技术应用与推广 中国给水排水 王爱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 领军人才:广州大学学术讲座|低碳水质净化技术及实践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8日 9:30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