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三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我国海水淡化日产水规模超120万吨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18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42个,产水规模120.17万吨/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7  浏览次数:147
核心提示:我国海水淡化日产水规模超120万吨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18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42个,产水规模120.17万吨/日,新增海水淡化工程5个,新增规模1.25万吨/日,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为20万吨/日,主要采用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海水直流冷却、海水循环冷却应用规模不断增长,年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391.56亿吨,新增海水冷却用水量46.71亿吨/年。该报告中涉及的各项统计数字,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三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本报讯 (记者 薛 亮)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18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42个,产水规模120.17万吨/日,新增海水淡化工程5个,新增规模1.25万吨/日,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为20万吨/日,主要采用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海水直流冷却、海水循环冷却应用规模不断增长,年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391.56亿吨,新增海水冷却用水量46.71亿吨/年。该报告中涉及的各项统计数字,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据了解,2018年,各有关部门和沿海地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海水利用的需求,有序推进海水利用工作开展。

该报告指出,2018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部就海水淡化用电、政策性金融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促进海水利用产业发展;浙江、青岛出台地方规划和实施方案,推进海水淡化在沿海缺水城市和海岛的应用。反渗透膜、高压泵、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装备研发等关键设备材料研制方面进展顺利。海水利用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发布2项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水淡化技术装备惠及更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从规模上看,在已建成的142个海水淡化工程中,包括万吨级及以上海水淡化工程36个,工程规模105.96万吨/日;千吨级及以上、万吨级以下海水淡化工程41个,工程规模12.95万吨/日;千吨级以下海水淡化工程65个,工程规模1.2641万吨/日。

从区域分布上看,全国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沿海9个省市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和海岛。北部海洋经济圈以大规模的工业用海水淡化工程为主,主要集中在天津、山东、河北等地的电力、钢铁等高耗水行业;东部、南部海洋经济圈以民用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居多,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等地,以百吨级和千吨级工程为主。

我国海水淡化日产水规模超120万吨   来源 : i自然全媒体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记者:薛亮

编辑:吴琼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