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两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顺利推进
1.长江大保护首个“花园式”全地下污水处理厂
转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
文/陈洁 刘雨哲
3月5日上午,随着最后一块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成,标志着江西省九江市两河地下污水处理厂转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
长江大保护首个“花园式”全地下污水处理厂完成垫层浇筑
摄影:马明龙
“两河”地下污水处理厂是长江大保护九江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一期项目中,十里河、濂溪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的子项之一,同时也是长江大保护首个“花园式”全地下污水处理厂。九江与湖北一江之隔,地缘相近。特殊时期,九江项目公司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全体管理人员自发压缩假期甚至放弃休息,坚守工地,密切关注当地政府出台的相关规定,第一时间办理完成复工审批手续。合理部署各项施工流程,与时间赛跑,相继克服施工场地狭小、人员吃紧、材料供应紧张等多种不利因素,将桩基施工、土方开挖、泥土清运等进行配合作业,提高施工效率,确保了项目建设施工安全有序推进。
截至目前,两河污水处理厂共计完成358根围护桩、381根工程桩、614根预应力锚索、2134根高压旋喷桩,基坑开挖深度达15.4米,开挖面积10561平方米,挖运土方近3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近4万立方米。

两河全地下污水处理厂效果图
九江两河污水处理厂工程占地面积22066.83平方米,设计规模3万立方米/天。其全地埋式结构不影响周边环境,能够较好规避邻避效应,污水厂的上面将建设一个生态湿地公园,建成后将为市民提供一处绿色友好的生态休闲空间。 2.江西省区域总部确保“两河”项目
核心设备如期到位
文/陈洁
两河(十里河、濂溪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以下简称“两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是长江大保护九江先行先试项目的六个子工程之一,概算投资最大、工期最长、涉及人口最多、辐射面最广。截污调蓄系统是两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的“心脏”,它不仅是该项工程的重点工作,也是影响项目进度的关键环节。其中,核心关键设备是否能如期供货,又关系到截污调蓄系统建设进度的重要节点。
根据地方政府要求,合理安排工人迅速恢复生产。
现实情况是原材料供应受阻、物流延滞、节后员工返岗时间推迟……这些都在影响着截污调蓄系统核心设备的生产和供货。如何确保核心设备如期到位?江西省区域总部迎难而上,一方面派出多名骨干力量全程跟踪土建施工进度,组织召开专题协调会,与施工单位逐项核对设备需求计划,与供应单位协调设备生产发运;另一方面,要求供应商项目负责人到项目所在地,根据施工进度做好设备发运工作,针对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进度滞后的设备,要求供应商派专人驻厂巡查,追回滞后进度,确保设备供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与此同时,在严格响应地方政府防疫要求的前提下,江西省区域总部协调设备供应商德国bgu公司的合作伙伴清北京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复工的第一时间,通过加大原料选购力度,合理安排合资工厂生产人员,增加生产班次等措施迅速恢复生产。在德国bgu公司技术人员无法按计划抵达中国的情况下,通过在线方式,开展远程设计及生产技术指导,最大程度保障设备生产推进。江西省区域总部还设置了设备采购部与清源华建线上沟通机制,每周对供货生产进度进行通报,以便及时掌握设备供应情况,确保生产节点可知可控。非常时期,多管齐下,江西省区域总部确保“两河”项目核心设备如期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