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领全(主办、协办、报告等) 137 5227 5003
欢迎进入《中国给水排水》直播间(进入微信公众号:cnww1985,首页右下角 云直播 即可观看 直播和直播回放 以及 近期直播预告 )
限时优惠并赠送会议论文集电子版。




1、基于流程分析的模块化活性污泥工艺模拟系统构建及其应用
张发根1,李淑更1,李捷2,罗凡2
(1.广州大学;2.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硝酸钙投量对景观水底泥锁磷及水中氮磷的影响
范攀,王怡,王文怀,柴宝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3、低温水热处理改善城市污泥理化性质及脱水性能的研究
宋宪强1,2,叶泽鹏3,周锡武3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广东省水体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4、低碳源污水好氧颗粒污泥脱氮除磷中试研究
吴远远1,郝晓地2,许雪乔1,林甲1,江瀚1
(1.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2.北京建筑大学)
5、半干污泥焚烧工程设计分析及探讨
生骏,胡维杰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6、基于PAC+PAM调理的污泥深度脱水工程设计与运行
冯云刚1,徐云辉2,戴明华1
(1.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含氯消毒液对活性污泥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李志华,高兴东,杭振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8、某市中心城区通沟污泥处置工艺运行现状及建议
朱师杰1,秦福军1,孔松1 ,陈芳芳2
(1.苏州市平海排水服务有限公司;2.苏州市排水有限公司)
9、新冠肺炎疫情下关于污泥杀菌消毒的思考
颜莹莹,梁远,沙雪华,臧星华,刘迪
(北京首创污泥处置技术有限公司)
10、“热水解+厌氧消化”处理市政污泥的示范工程
杜朝丹1,陈美香1,林志龙1,李华藩2,刘常青1,2,郑育毅1,2
11、乌鲁木齐市氧化沟膨胀污泥的菌群结构分析
方雷1,姚俊芹1,杨立新2,李海龙2,梁明2,马慧2
(1.新疆大学;2.乌鲁木齐河西水务有限公司)
12、不同预处理方式下剩余污泥中磷释放及有机物变化对比
胡德秀,张聪,张艳
(西安理工大学)
13、污泥驯化技术在反硝化深床滤池调试中的应用
胡飞 ,施海仁,姚坤, 张飞
(合肥中盛水务发展有限公司)
1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单独焚烧工艺机理研究
胡维杰,周友飞,陈汝超,卢峻营,邱凤翔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15、pH对污泥热水解—厌氧消化过程抗性基因的影响
姜明吉1,薛罡1,3,陈红1,2,孙敏1,刁茹琦1,于鑫1,高品1
(1.东华大学;2.江苏同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3.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16、连续流超声处理对低水温活性污泥性能和污泥减量的影响
李道甲1,2,员建1,2,马华继1,2,王梦杰3,焦秀梅1,2,张春青1,2,
汪艳宁1,2,张沁唯1,2
(1.天津城建大学;2.天津市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3.北京汇清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17、COD/NH4+-N比值及碳源种类对CANON工艺污泥脱氮性能的影响
李思敏,张洋,唐锋兵,徐宇峰
(河北工程大学)
18、碱热处理对污泥颗粒及脱水性能的影响特性
李卓君,王旭东,吕永涛,陈立成,刘晋文,王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9、AO生物除磷系统回流污泥磷的释放及好氧段对其的影响
刘伦,袁林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日本自来水厂污泥减量及再生利用处置情况介绍
马顺君,李梅,高海燕
(上海南汇自来水有限公司)
21、硫粉颗粒粒径对生物沥浸河道底泥深度脱水的影响
倪承之1,石明岩1,刘恒甫1 ,简国丹1,石云峰2 ,朱月琪2
(1.广州大学;2.广州市金龙峰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22、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UASB反应器的快速启动
王朝朝,冀颖,闫立娜,赵丹,高鹏,张欢,李思敏
(河北工程大学)
23、SBR中试系统内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
王佳伟1,2,高永青1,2,孙丽欣1,2,王浩3,马文3,高景峰4,张树军1,2
( 1.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北京市污水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北京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4.北京工业大学;)
24、热水解预处理对高含固污泥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
王磊1,谭学军1,王逸贤1,郑舍予2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
25、超声波辐照污泥比例对短程硝化的影响
章 璋,朱易春,王佳琪,连军锋
(江西理工大学)
26、污泥闪蒸干化耦合流化床热解气化技术概述及应用
马彩凤,谭明照,袁鹏飞,任少辉,赵超
(湖北加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7、几种新型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技术研究
孙红波,魏青亮
(山东福航新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28、太原市中心城区污水排放总量调查
赵平法
(太原市城市排水监测站)
29、污泥脱水滤液预处理方式实验研究
司恩良1,2,何光亚1,闵飞虎1,张焜1
(1.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2.南京工业大学)
30、全封闭式多层好氧发酵塔结合高温好氧发酵技术
郭彦钊1,杨赛1,2 ,于烽1 ,黄敏刚1,齐飞1
(1.陕西师范大学;2.盛鑫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31、城镇污泥高效脱水技术应用进展
牛明军,李启飞,李林
(郑州国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2、疫情期间 武汉市主城区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对策及建议
曹明1,贺珊珊2,刘海燕2,崔朋2,万年红2,章诗璐2,司徒菲2,程抗2,黄飘怡2,
马民3,杜旻3,胡丹3
(1.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3.武汉市城市排水发展有限公司)
33、北京通沟污泥处理项目工艺介绍
李学义1,高颖 2,王冰1
(1.宜兴华都琥珀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德国DEW公司)
34、德国新型螺杆式沉砂池技术
高颖 1,李学义2,王冰2
(1.德国DEW公司;2.宜兴华都琥珀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1、物料比对市政污泥与餐厨废弃物协同厌氧消化工程研究
陈恒宝1,曹波2,许立群1,刘东2
(1.镇江市水业总公司;2.江苏泓润生物质能科技有限公司)
2、污泥厌氧催化快速发酵产VFAs的实验研究
范荣桂,尹利鹏,王世玉,付森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3、不同方式处理污泥对废弃矿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范博博,杨长明,牛京会
(同济大学)
4、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及热电联产运行管理浅议
范秀磊,袁博,李学强,刘阳
(青岛麦岛污水处理厂)
5、改性净水污泥负载纳米零价铁对水中Cr(VI)去除研究
江 宇,孙康,王东田,魏杰
(苏州科技大学)
6、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渗滤液全量化处理工程设计
刘建伟,康心悦,岳鹏,陈雪威,田洪钰
(北京建筑大学)
7、铁碳微电解耦合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制膜工业废水
郭焘1,王长智2,梅荣武2,计宇3,赵经纬3,李军1
(1.浙江工业;2.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3. 杭州天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可沉藻转化油脂潜力及PHB合成实验研究
郝晓地,罗玉琪,曹达啟
(北京建筑大学)
9、好氧颗粒污泥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
白静1,2,宣鑫鹏1,龙焙1,吴俊峰2,毛艳丽2,王现丽2,康海彦2,
刘彪2,朱新锋2,郭一飞2
(1.江西理工大学;2.河南城建学院)
10、净水厂污泥对PFCs的吸附特征研究
鲍俊信,孙敏
(河海大学)
11、污泥焚烧无须顾虑尾气污染物
郝晓地,陈奇,李季,江瀚
(北京建筑大学)
12、白龙港污泥厌氧消化对干化焚烧的影响研究
胡维杰,邱凤翔,卢骏营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13、我国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瓶颈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黄岚,封莉,杜子文,房思艺,张立秋
(北京林业大学)
14、粉煤灰改性—高压带式连续脱水设备在市政污水厂污泥减量处理中的应用
李建1,阮燕霞1,陈良才1,唐秀华1,潘涛1,徐金有1,魏宏斌2
(1.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2.同济大学)
15、揭阳市东径外草地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改造工程设计
刘立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16、生物和非离子型复配表面活性剂淋洗处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
王卓然1,孙福利2,朴春香1
(1.延边大学农学院;2.吉林石化研究院监测站)
17、太阳能与窑炉余热高效利用污泥干化制砖技术
孙红波,李科,魏青亮
(山东福航新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18、市政污泥制备陶粒的影响因素分析
熊霞,刘程,程涛
(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19、污泥作为吸附材料的应用
刘程,熊霞,程涛
(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20、燃煤电厂污泥协同焚烧政策研究与方案探索
陈北洋,付岩峰,康瑞
(华电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1、卧式薄层干化两段法工艺在污泥掺烧发电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实例分析
朱明行,胡文韬
(北京艺高人和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22、有机污泥脱水剂处理的污泥在堆肥行业的应用
陈海文、李高、陈振永、何冰
(东莞市凯威尔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23、污泥闪蒸干化耦合流化床干化热解气化技术工程实践及运行分析
谭明照,马彩凤,张前凯,袁鹏飞,任少辉,赵超
(湖北加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雨水调蓄池内的真空冲洗技术
李学义1,高颖 2,王冰1
(1.宜兴华都琥珀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德国DEW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