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人物 » 正文

陈湘生-2017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创院院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28  浏览次数:204
核心提示:陈湘生-2017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创院院长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陈湘生
陈湘生院士百科

    陈湘生(1956.06.01-),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湖南湘潭人。先后就读或访学于淮南矿院(现安徽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柏林工业大学、剑桥大学。现任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技术委员会主任(党委委员);曾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和北京建井研究所所长、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制冷学会常务理事等。

 

    长期从事地下工程控制地层变形技术的研发工作。建立了人工冻土物理力学基本体系;构建了深井冻结壁和冻结管变形极限双控的时空设计理论体系和公式,解决了防控冻结管断裂淹水难题;研制了首套离心机土壤冻-融循环模拟装置并提出了抑制冻-融的实用技术;研发了水平冻结技术,为地下工程中防控突水涌砂提供了金钥匙。创建了地铁隧道下穿建筑物的“掘-测-智-控”群泵注浆矫正建筑物的控制变形技术;带领研发了跨地铁运营隧道的地下空间施工“加固-跳挖-反压-隔离-精测”的控制地层变形组合技术,将运营隧道规范控制限值降到3米以内,释放了地铁安保区原来无法利用的大量土地资源。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次。出版专著8部、国内外正式刊出论文90余篇。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湘生,1956年6月1日出生于湖南湘潭,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双聘院士 [1]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创院院长,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2]  
1982年陈湘生从淮南矿业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建井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工、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86年前往西德柏林工业大学进修隧道工程技术;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至1994年前往剑桥大学工程系从事岩土工程研究;1994年至1999年担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建井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98年至2001年担任中煤科技集团公司董事;2000年获得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2月调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历任经理、总调度长、总工程师、兼工程部经理、兼总体技术部经理、技术委员会主任;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3]  ;2019年出任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创院院长 [4]  。
陈湘生长期从事地下工程控制地层变形技术的研发工作 [5]  。
 
 
中文名
陈湘生
外文名
CHEN Xiangsheng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南省湘潭市
出生日期
1956年06月01日
职    业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主要成就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
《地铁域地下空间利用的工程实践与创新》
性    别

目录

  1. 1 人物经历
  2. 2 主要成就
  3.  科研成就
  1.  人才培养
  2.  荣誉表彰
  3. 3 社会任职
  4. 4 个人生活
  1. 5 人物评价
  2. 6 人物影响
 

人物经历

编辑
陈湘生
陈湘生(6张)
 
1956年06月01日,陈湘生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市。
1978年03月至1982年02月,就读于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矿井建设专业,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2年02月至1986年07月,在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建井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工、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破格晋升)。
1986年07月至1986年10月,作为交流学者,前往西德柏林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进修隧道工程技术。
1987年0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集团公司党委委员。
1986年10月至1992年09月,担任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建井研究所冻结研究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1991年09月至1992年01月,在上海外国语学院进行英语培训(IELTS)。
1992年09月至1994年02月,获得英国剑桥大学资助及包玉刚基金会资助,作为By-Fellow教授,前往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工程系从事岩土工程研究。
1994年02月至1999年04月,担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建井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1995年06月至1999年04月,担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建井研究所所长兼北京中煤矿山工程公司总经理。
1995年10月至2000年01月,就读于清华大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专业(在职),并获得岩土工程工学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1995年,破格晋升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研究员。
1996年,批准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8年08月至2001年02月,被国家煤炭工业局任命为中煤科技集团公司董事。
1999年04月至2000年02月,担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集团)董事、副总工程师、研究员。
1999年04月至2001年02月,担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股改办主任(筹组天地科技上市公司,任董事)。
2001年02月至2006年06月,担任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经理、总调度长(2003年)、总工程师(2003年1月)、兼工程部经理、兼总体技术部经理(2004年)、技术委员会主任 [6]  。
2006年06月至2009年04月,担任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总工程师、研究员。
2009年04月至2012年06月,担任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研究员。
2012年06月,担任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工程师、研究员 [7]  。
2017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8]  。
2019年03月,出任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  ;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创院院长 [4]  。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陈湘生建立了人工冻土物理力学基本体系;构建了深井冻结壁和冻结管变形极限双控的时空设计理论体系和公式,解决了防控冻结管断裂淹水难题;研制了首套离心机土壤冻-融循环模拟装置并提出了抑制冻-融的实用技术;研发了水平冻结技术,为地下工程中防控突水涌砂提供了金钥匙。创建了地铁隧道下穿建筑物的“掘-测-智-控”群泵注浆矫正建筑物的控制变形技术;带领研发了跨地铁运营隧道的地下空间施工“加固-跳挖-反压-隔离-精测”的控制地层变形组合技术,将运营隧道规范控制限值降到3米以内,释放了地铁安保区原来无法利用的大量土地资源 [5]  。
  •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11月,陈湘生先后出版专著8部、中国国内外正式刊出论文90余篇 [9]  。
  • 承担项目
截至2019年3月,陈湘生先后完成包括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19项,完成工程项目37项 [2]  。
  •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9年3月,陈湘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次、深圳市科技创新奖2次等 [2]  。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92年 兖州矿区工程建设技术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001年 人工冻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与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002年 邢东矿深井快速经济建井综合技术及工艺研究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2007年 地铁重叠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007年 深圳地铁一期国贸至老街区间隧道及桩基托换工程(隧道工程类) 第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007年 深圳地铁罗湖枢纽工程(建筑工程类) 第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014年 复杂条件下盾构下穿既有地铁运营隧道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
2015年 繁华城区下穿浅基建筑群软硬复合地层暗挖隧道综合修建技术研究 中施企协科学技术奖
 

人才培养

  • 教育思想
陈湘生勉励同学们,珍惜当下,珍惜每一寸光阴,好好学习,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一旦有了目标,就要坚持做下去;多求教,以卑微之心做人,时刻做到内心平静,以敬畏之心做事,以仁爱之心对待所有人,学会感恩,常怀感恩 [10]  。
  • 讲座报告
2018年3月16日,陈湘生在舜耕会堂为安徽理工大学相关专业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代表,作了题为《地铁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实践》的学术报告 [10]  。
2018年4月23日,陈湘生受邀参加在湖南大学复临舍报告厅会举行的“岳麓讲坛-‘湘’约土木人”学术报告会,以《建效能最大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为主题进行汇报演讲 [11]  。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97年 第三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
1997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7年11月 中国工程院院士 [5]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1994年至2004年 中国制冷学会常务理事
2004年08月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理事、常务理事
2008年05月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常务理事
2008年08月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常务理事
2011年04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 [12] 
2013年08月 中国交通协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5年01月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
2016年12月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工程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8年03月 安徽理工大学特聘教授 [13] 
2018年04月 湖南大学客座教授 [11] 
  国际地层冻结学术大会组委会委员(代表中国)
  中国煤炭学会理事
  中国建筑学会施工技术委员会基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力学学会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力学与工程分会理事
  深圳市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深圳市专家人才联合会副会长 [9] 
  华南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北建筑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岩土工程师》 《岩土工程界》编委会委员
  北京交通大学双聘院士 [1] 
 

个人生活

编辑
陈湘生出生在湖南湘潭,父母给他取名“湘生”,以此纪念那片养育他的土地 [14]  。
 

人物评价

编辑
陈湘生院士长期从事地下工程控制地层变形技术的研发工作,并取得了人工冻土物理力学基本体系等多项成果,而且对深圳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11]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政清评)
从淮河之滨奠定一生事业的坚实基础,到燕京大地开启地层冻结法的传承光大;从黄浦江畔与地铁结下不解之缘,到水木清华养成严谨治学的敬业态度,直至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地铁的全情投入。无论身在何处,陈湘生院士始终低调务实,敢于担当 [14]  。(安徽理工大学评)
 

人物影响

编辑
陈湘生为鼓励安徽理工大学师生,委托徐颖教授、马芹永教授将其所著《地铁域地下空间利用的工程实践与创新》一书赠予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大学生设计大赛、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评选等活动中获奖的11位师生。2016年12月6日,赠书仪式在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会议室举行 [15]  。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