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丨云南省保山市治污不力 “母亲河”东河沦为纳污河
2021年4月7日,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云南省保山市主城区隆阳区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每天约4.5万吨污水直排“母亲河”东河,致使东河成为纳污河,自2018年以来水质持续恶化为劣Ⅴ类。东河发源于保山市隆阳区东北部,隆阳区境内全长95.4公里,流域面积1481平方公里,干流沿建成区东部穿城而过,被称为保山市“母亲河”。由于保山市治污不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足,近年来东河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在城区上游来水基本保持Ⅱ类水质的情况下,城区下游双桥、石龙坪监测断面水质相继恶化为劣Ⅴ类。(一)基础设施严重缺失,大量污水直排东河。保山市隆阳区现有两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生活污水5.5万吨,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需求。据统计,2020年,隆阳区生活污水收集率仅为31.16%,每天约4.5万吨污水直排东河。为了补齐生活污水处理短板,保山市“十二五”期间就规划建设第三污水处理厂,但一直未动工,“十三五”继续规划建设日处理能力4万吨的第三污水处理厂,然而保山市对该项目协调推进不力,直到2019年8月才动工建设,主体工程至今仍未建成,配套的10.17公里污水干管也仅完成4.72公里。(二)水环境形势严峻,水质指标持续恶化。石龙坪监测断面是东河隆阳区出境监测断面,近年来水质一路下滑,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为Ⅲ类、Ⅳ类、劣Ⅴ类。双桥监测断面是东河出隆阳城区的第一个监测断面,位于石龙坪监测断面上游,水质更差,近年来均为劣Ⅴ类,且氨氮、总磷等指标仍在持续恶化,2020年氨氮、总磷指标分别达到4.42毫克/升和0.8毫克/升,超过东河水环境功能区Ⅳ类水质标准的1.95倍和1.67倍。大沙河是东河重要的一级支流,现场检查发现,水体污浊不堪,河面有大量泡沫,现场采样监测水质为劣Ⅴ类。东河的另一条一级支流易畴河黑臭现象明显。一些入河农村沟渠水质更差,富营养化严重,现场采样监测显示,小枯树庄旁一条无名入河沟渠化学需氧量高达337毫克/升。图2 保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大量生活污水溢流进入东河
(一)保山市党委、政府认识不到位,东河污染治理问题久拖不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保山市委、市政府对东河水污染治理工作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认识不够,缺少系统谋划、全盘考虑,对项目资金的使用监督不力。2017年至2020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共计安排给保山市用于隆阳区水污染防治的项目资金5.58亿元,而市区两级实际用到隆阳区水污染治理上的仅1.23亿元,不到四分之一。保山市政府对相关部门和下级政府反映东河污染突出问题的有关报告没有认真研究、采取措施,只是简单地一批了之,放任东河污染问题长期存在。2020年9月4日,保山市政府专题会议明确要求第三污处理厂在2020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但在2020年9月11日和22日省级河长两次批示指出隆阳建成区现有污水处理能力不足之后,保山市政府反而在随后制定印发的整改方案中,将该污水处理厂投产时间推迟到2021年8月。(二)隆阳区政府工作敷衍应付,落实要求打折扣。2017年以来,中央和省、市级财政先后安排隆阳区水污染防治项目资金3.56亿元,但隆阳区实际投入到东河修复治理的资金仅2843万元,不到10%,致使相关项目难以按计划实施,隆阳区河图镇、板桥镇、汉庄镇等城镇生活污水直排东河,污染严重。2021年1月,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保山市隆阳区东河石龙坪断面水质恶化问题督促整改的函》后,隆阳区委、区政府未认真研究制定东河系统治理措施,整改方案缺少硬招实招,在落实过程中也大打折扣,仅对东河沿岸75家企业开展了排查,并未对其他入河排污口进行全面排查,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入河排污口名录。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2021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二届)同期召开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及固废资源化利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大会/中国垃圾渗滤液处理大会论文集2021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二届)论文集目 次1 卧式薄层干化两段法工艺在污泥掺烧发电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实例分析(北京艺高人和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北京100083)2 污泥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装备在大型浅埋式许太明1,2,曲献伟1,2,卢宇飞1,2,陈莉佳1,2,李春江1,2(1上海复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438;2上海环境净化与修复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0438)孙建升,叶雅丽,郑兴灿,张秀华,屈 凯,李山河,姜 颖,刘雅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074)李金河1,2,张波涛1,2,刘宝玉1,2,潘越齐1,2,张振旺1,2,轩兴歧1,2,刘 圣1,2,张亚雄1,2,王晓阳1,2(1. 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1;2. 天津凯英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1.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2;2.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44;3. 北京北排建设有限公司,北京,100013)许 劲1, 2,徐 军1, 2,吕秋颖1, 2,范 准1, 2,方俊华1, 2(1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 400045;2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5)7 市政污泥干化碳化成套工艺技术介绍及产业化案例分享王丽花1,吕国钧2,王 飞2,胡扬清2,陈文迪2,池 涌2,蒋旭光2(1 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2 浙江大学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27)(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荷污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北京 100044)11 SFD高压带式深度脱水预处理提升热泵污泥干化产能和效果的实践(佛山市金凯地过滤设备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000)(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污水处理厂污泥高温好氧发酵工程为例17 强化化学淋滤对污泥重金属溶出及磷释放影响研究马彩霞1,刘 蕾2,李碧清3,李鹏飞3,吴宏海1,张立国1(1.华南师范大学 环境学院 教育部环境理论化学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510006;2. 东莞理工学院 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3. 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广州 510006)李慧莉1,何芙蓉1,刘鹏程3,陈志强1,2,杨子显1(1.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兰州 730050;2.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 150090;3.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 116021)20 IPCC污泥碳排放核算缺省值模型中可降解有机碳(DOC)取值的不足与修正(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上海 200082)(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西安 710048)张显忠1,2,戴晓虎1,唐建国2,纪莎莎2,方辉3(1、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2、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5;3、上海城投水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 201103)(哈尔滨理工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5)
25 中试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消化剩余污泥及膜污染研究晏习鹏1,2,肖小兰1,2,亓金鹏1,2,阮文权1,2,李倩1,2(1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无锡 214122;2 江苏省厌氧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无锡214122)26 连续深度脱水耦合低温干化工艺在鹰潭项目的实践介绍(北京首创污泥处置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44)(1 大连民族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辽宁省 大连市 116600;2 大连华信理化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辽宁省 大连市 116600)李伟光1,2,李东辉1,姚杰3,张光林1,张厚强3,牛礼跃3(1.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2.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3.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张立楠1,黄思浓1,兰 鑫1,曾敏静1,程媛媛1,吴俊峰2,龙 焙1,张斌超1,曾 玉1(1.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2. 河南省水体污染防治与修复重点实验室,河南平顶山 467036)许 峥1,陈 宇2,后 志2,王宗平2,张 敏1,苗 蕾2(1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 311122;2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 430074)苏志升1,林培真2,李仪远1,罗建标1,张甜甜2(1. 广州中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州 510006;2. 广东省南方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 510006)许劲1,2,范准1,2,吕秋颖1,2,唐琦1,2,李杨1,2,李遥瑶1,2,方俊华1,2(1. 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重庆 400045; 2.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5)33 双区沉淀池用于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工艺的可行性研究(1.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浙江省工业污染微生物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4;2. 衢州市清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衢州,324000)郝桂珍1,2,范宇成1,宋凤芝1,徐 利1,云 晋1,孙凡蛟1,卢炳珩1 (1.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张家口 075000;2.张家口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张家口 075000)35 投加聚合氯化硫酸铁对污泥厌氧消化沼气脱硫的影响(1.青岛市排水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青岛 266071;2.青岛水务集团,山东 青岛 266071)36 负荷对高盐污泥氧化硫硫杆菌调理系统脱水效能的影响(重庆大学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5)37 FCR工艺应用于北戴河团林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39 “高压带式TJSD连续污泥深度脱水+热泵低温干化”污泥深度脱水联用技术(1.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上海200092;2.同济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及固废资源化利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大会论文集目 次向虹霖1, 蒋建国1, 高语晨1,孟园1,徐一雯1,艾克来木·艾合买提1,鞠彤瑶1,韩思宇1,郭晏然1(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074)刘建伟1,岳鹏1,张波2,陈雪威1,徐嵩1,田洪钰1(1. 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 100044;2. 北京钧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83)刘建伟1,3,陈雪威1,3,张 波2,田洪钰1,3,高柳堂1,3,徐 嵩1,3(1.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构建与风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44;2. 北京钧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41;3. 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 ,100044)5 污泥土地利用大势所趋,CAC膜式堆肥技术将成污泥处理首选6 关于利用瀑落式回转窑制取污泥陶粒的技术优势的几点探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074)石稳民1,2,黄文海1,2,罗金学1,2,邱震寰1,2,薛 强1,2,秦 雄1,2,梁亚楠1,2,姚 雯1,2,李思洁1,2(1.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武汉 430056;2.中建三局水务环保设计研究院,武汉 430014)(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005)13 我国反渗透海水淡化能量回收装置研究与应用现状翁晓丹,张希建,张建中,何钦雅,余浩,陈亮,陶如钧(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22)(深圳市三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4)(1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6;2杭州富阳富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311400)杜 宁1, 余太平2,何延召2,蔡 洪2,李 孟1(1.武汉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湖北省城建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51)(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 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31)(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48;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土木工程系Dooge水研究中心,爱尔兰)19 利用沸石序批式反应器联合缺氧上升流污泥床反应器实现氧化铁红高氨氮废水的脱氮研究郑旭文1,陈永兴1,陈振国1,2,3,汪晓军1,3,王永庆1,周松伟1,3( 1.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广州 510006;2.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州 510006;3. 佛山市化尔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佛山 528300)
20 云南某废弃菜叶处理厂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1.无锡马盛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00;2.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无锡214122)21 青岛某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利用中心废水处理系统设计(青岛海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700)23 环控生保系统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和应用进展(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5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荷未来污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北京 100044)
(1.武汉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长江勘察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10)(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30)许江虹1,王浩雅2,余红涛1,刘建平1,关 平1,吉松毅1,黄 彪2,况志敏1(1.云南中烟再造烟叶有限责任公司,云南 昆明,650106;2.云南中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650106)(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河北省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天津 300401)(大连广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00)3 集成化一体式V-MVR渗滤液处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大连广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400)(大连广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075024)5 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老龄渗滤液处置工程分析与研究(鹭滨环保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1315)6 UASB+两级A/O+MBR+两级RO工艺处理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300074)(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300381)王永庆1,陈振国1,汪晓军1,简磊2,陈静1,陈晓坤1(1.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广州 510006;2. 广州市华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州 510006)(1.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 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006;2. 广州市华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55)
10 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渗滤液全量化处理工程设计
刘建伟1,2,康心悦1,2,岳鹏1,2,陈雪威1,2,田洪钰1,2(1.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构建与风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44;2.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100044)(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074)12 青岛市小涧西垃圾渗沥液扩建工程一级A排放标准工艺设计13 全氟辛酸在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中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曾晓岚1,2 付楠楠1,2 孙现红1,2 陈亮1,2 魏庆1,2 黄子诚3 丁文川1,2(1.重庆大学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2.重庆大学,低碳绿色建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重庆,400045;3.重庆市巴蜀中学,重庆 400045)(1.广州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广州大学 环境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15 平板膜在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系统中的应用16 TiO2、Cu2O和氧化石墨烯复合氧化垃圾渗滤液效能(吉林建筑大学 松辽流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118)(1.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 北京洁绿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89)
18 生化+两级Fenton—BAF工艺处理台州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1.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4;2.浙江海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310051)陈方方,古 创,姚春阳,朱亚茹,彭 磊,高用贵,张 林,江景杰(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1100)20 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代替UBF处理垃圾焚烧渗滤液(光大环保能源(苏州)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001)21 A/O-MBR+NF组合工艺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北京 101102)22 DTRO处理垃圾渗滤液性能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研究(1.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650504;2.云南方源科技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650031)钱超,王风庆,李晨彬,金慧宁,余玉麟,屈 阳,刘 辉(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125)24 外置式MBR(两级生化)+NF/RO工艺处理垃圾发电厂渗滤液(1.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长沙,410001;2.湖南永清水务有限公司,长沙,410001)25 广西地区某市采用中温厌氧+MBR+NF+RO工艺设计及运行经验总结 (1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广西 南宁 530022;2四川省深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94)26 SNAD-MBB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一级厌氧出水脱氮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 大连116024)(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 518031)姚春阳,古 创,彭 磊,陈方方,朱亚茹,夏丽君,江景杰,张 林(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102)(1.安徽华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马鞍山 243061;2.安徽工业大学,安徽 马鞍山243032)中国给水排水 2021中国污水资源化利用(再生水利用)大会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会议联系人:金晟 18622273726(微信同号) (技术报告正在征集完善中,咨询:王领全 13752275003)1、介绍国内外水资源规划、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的政策、法规、标准、管理体制、投融资和收费体系,研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发展战略,推广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的先进适用技术、设备、工程应用经验。 2、总结交流各地实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经验,分析研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3、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的工艺技术、规划、政策、技术标准。4、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9、污水资源化利用(再生水利用)科技创新及跨行业融合发展经验总结等。10、城镇、工业和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的污水资源化利用,区域水循环利用、污水近零排放科技创新试点和污水资源化利用综合试点示范等。(技术报告正在征集完善中,咨询:王领全 13752275003)将本文转发到朋友圈赠送污泥大会+固废大会论文集+渗滤液论文集+中国给水排水杂志。
请联系:中国给水排水 金晟 186 2227 3726(污水提标、污水资源化、排水管网、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技术报告正在征集完善中,咨询:王领全 13752275003)
视频及图片直播进行中|2021年《中国给水排水》污泥处理/固废资源化/垃圾渗滤液线下会议——4月12日至13日 六场直播
观看全部六场直播 共计98元 ,并额外赠送此次大会的电子论文集 。2021年《中国给水排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2021年《中国给水排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2021年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及固废资源化利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大会2021年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及固废资源化利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大会 观看六场直播 共计98元 ,并额外赠送此次大会的电子论文集 ,手机看文更便捷。2021年《中国给水排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2021年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及固废资源化利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大会
投稿咨询:022-27835707
广告咨询:022-27835639
发行咨询:022-27835231
官方网站:www.cnww1985.com
联系邮箱:cnwater@vip.163.com
将本文转发到朋友圈赠送 2020污泥大会+固废大会论文集1本+中国给水排水杂志。
请联系:中国给水排水 金晟 186 2227 3726
中国给水排水 孙磊 137 0211 3519(技术报告正在征集完善中,咨询:王领全 13752275003)中国给水排水 2021中国污水资源化利用(再生水利用)大会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会议联系人:金晟 18622273726(微信同号) (技术报告正在征集完善中,咨询:王领全 13752275003)1、介绍国内外水资源规划、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的政策、法规、标准、管理体制、投融资和收费体系,研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发展战略,推广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的先进适用技术、设备、工程应用经验。 2、总结交流各地实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经验,分析研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3、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的工艺技术、规划、政策、技术标准。4、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9、污水资源化利用(再生水利用)科技创新及跨行业融合发展经验总结等。10、城镇、工业和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的污水资源化利用,区域水循环利用、污水近零排放科技创新试点和污水资源化利用综合试点示范等。(技术报告正在征集完善中,咨询:王领全 13752275003)将本文转发到朋友圈赠送污泥大会+固废大会论文集+渗滤液论文集+中国给水排水杂志。
请联系:中国给水排水 金晟 186 2227 3726(污水提标、污水资源化、排水管网、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技术报告正在征集完善中,咨询:王领全 13752275003)
近120万吨污泥变废为宝 10年节约标煤11万吨
苏报讯(记者 惠玉兰)“一车污泥又进去了,这些污泥经过循环处置,可以变成发热发电的好原料。”苏州工业园区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污泥干化厂污泥料仓门前,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宝茸指着缓缓关闭的卷帘门介绍。昨天,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一期工程投产十周年,项目累计处置湿污泥近120万吨,产生干污泥约30万吨,相当于提供电厂标煤11万吨,减少碳排放量28万吨。昨天,记者在污泥干化厂参观区看到,从城市污水处理厂拉来的湿污泥,通过污泥存蓄池进入蒸汽间、干化机等多道工序后完成无害化处置,整个过程全封闭式,现场无任何异味。据不完全统计,苏州全市每天平均产生污泥约4000吨,大量污泥的安全化处置成为重要一环。面对这些污泥,提供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方案的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一期工程于2011年4月投产,二期于2016年7月投产。苏伊士中国污泥业务总监岳宝介绍,项目选址在东吴热电厂内,紧邻污水厂,污泥厂利用热电厂的余热蒸汽干化污水厂产生的污泥,蒸汽冷凝后的热水回到热电厂循环利用;干化后的污泥作为生物质燃料送至热电厂焚烧发电,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干化尾气送到电厂锅炉焚烧、污泥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尾水排回污水厂处理达标后排放,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现在每天可处理污泥600吨,10年来,项目每天稳定运行,真正做到日产日清、无一吨外流。据岳宝测算,污泥处置资源化及综合利用工程的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使用污水厂的再生水为循环冷却水,每年节约水资源320万吨;干污泥作为生物质回收能量,每年节约标煤1万余吨;最终的灰渣作为建筑辅材,每年可减少固体垃圾2万吨;每年节约蒸汽冷凝水约13.6万吨;污泥彻底减量,每年节地约18公顷。
城市污泥变废为宝 苏州方案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
4月15日,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一期工程投产十周年,项目累计处置湿污泥近120万吨,产生干污泥约30万吨,相当于提供电厂标煤11万吨,减少碳排放量28万吨。据记者现场了解,作为循环经济典范,该项目经验目前已成功推广到江苏扬州、苏州相城等地,成功提升长江经济带城市对污泥处置的能力,支持各地保护长江流域水资源。苏州是工业大市,又处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地带,能源消耗总量居全省首位。据不完全统计,苏州全市每天平均产生污泥约4000吨左右,大量污泥的安全化处置无疑是重要一环。面对这些污泥,提供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方案的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一期工程于2011年4月15日正式投产,2016年7月启动二期工程。“工业园区与苏伊士达成‘双赢’方案,双方一拍即合,项目投运后,我们实现了园区范围内污泥全部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处理。”任职中法环境科技公司的母公司苏伊士中国污泥业务总监岳宝说,项目选址在东吴热电厂内,紧邻污水厂,污泥厂利用热电厂的余热蒸汽干化污水厂产生的污泥,蒸汽冷凝后的热水回到热电厂循环利用;干化后的污泥作为生物质燃料送至热电厂焚烧发电,实现了资源化利用;而干化尾气送到电厂锅炉焚烧、污泥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尾水排回污水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彻底解决了二次污染问题,充分遵循“产业协同、循环利用”的模式,实现了三厂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目标。“一车污泥又进去了,这些脏脏的污泥经过我们的循环处置,可以变成发热发电的好原料。”苏州工业园区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污泥干化厂污泥料仓门前,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宝茸指着缓缓关闭的卷帘门介绍说。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一期、二期工程每天可处理污泥600吨,除满足工业园区处置需求外,在低谷期还会处置来自昆山、苏州城区的污泥。10年来,项目每天24小时连续稳定运行,100%接收、处置园区新产生的湿污泥,真正做到了日产日清、无一吨外流。据岳宝测算,污泥处置资源化及综合利用工程的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明显:使用污水厂的再生水为循环冷却水,每年节约水资源320万吨;干污泥作为生物质回收能量,每年节约标煤1万余吨;最终的灰渣作为建筑辅材,每年可减少固体垃圾2万吨;每年节约蒸汽冷凝水约13.6万吨;污泥彻底减量,每年节地约18公顷。今天,记者走进该项目污泥干化厂参观区,看到从城市污水处理厂拉来的湿污泥,通过污泥存蓄池进入蒸汽间、干化机等多道工序后完成无害化处置,整个过程采取全封闭作业,现场无任何异味。厂区门口,法中委员会“气候变化解决方案”大奖、中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及“江苏省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等诸多荣誉奖牌格外引人瞩目。(原标题:城市污泥变废为宝 苏州方案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一期工程迎来投产十周年
来源: 国际在线江苏频道
国际在线江苏报道(韩小强 通讯员 汪叶):4月15日,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一期工程迎来了投产十周年的纪念日。工厂特别邀请了苏州工业园区小朋友与嘉宾们一起在环保墙上用彩笔描绘美丽的家园,并在厂区内种下了纪念树,随后进行了参观和座谈活动。

苏州工业园区小朋友与嘉宾们合影 摄影 汪叶
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900吨湿污泥,主要处理处置园区污水厂产生的生物污泥。其中一期工程(300吨/日)于2011年4月15日投产。项目投运后,实现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对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功能要求——五个“100%”,即污水管网100%覆盖、污水100%收集、污水100%处理、尾水100%达标排放、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100%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处理,最终彻底消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

嘉宾们植树 摄影 汪叶
项目累计处置湿污泥近120万吨,产生干污泥约30万吨,相当于提供电厂标准煤11万吨,减少因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28万吨,节约污泥填埋土地100公顷。
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的模式已成功推广到扬州等地区。扬州一期工程于2016年5月正式投入生产运行,处置规模为300吨/天;二期工程在建规模200吨/天,将于2022年前投入使用。相城一期工程于2017年12月竣工投产,处置规模为200吨/天。
推进绿色发展 苏州园区污泥处置变废为宝
来源: 苏州工业园区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牢固确立“环境立区”、“生态立区”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构建以绿色、循环、低碳为特色的工业共生体系。日前,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迎来投产十周年。10年里,该项目累计为苏州工业园区处理湿污泥近100万吨,在助力当地缓解环境压力的同时,变废为宝,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据介绍,该项目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900吨湿污泥,主要处置园区污水厂产生的生物污泥。其中一期工程于2011年4月15日投产,二期工程于2016年7月投产。项目由全球知名水务公司苏伊士集团与本地企业中新公用集团组成合作公司负责运营。项目选址在热电厂内,紧邻污水厂。污泥厂利用热电厂的余热蒸汽干化污水厂产生的污泥,蒸汽冷凝后的热水回到热电厂循环利用。干化后的污泥作为生物质燃料送至热电厂焚烧发电,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干化尾气送到电厂锅炉焚烧,污泥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尾水排回污水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彻底解决了二次污染问题,充分遵循“产业协同、循环利用”的模式,实现了三厂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目标。项目投产后引入苏伊士先进的管理理念,使用的技术节能低耗、安全可靠,生产车间全密闭微负压运营,确保干化过程中无臭气外溢,收集后的臭气送至电厂锅炉焚烧,不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苏伊士中国污泥业务总监岳宝表示,“项目投产10年来,生产连续运行,成功做到湿污泥日产日清,实现了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对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功能要求的五个“100%”:即污水管网100%覆盖、污水100%收集、污水100%处理、尾水100%达标排放、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100%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处理,最终消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
目前,上述污泥干化厂每天能处理园区污水厂产生的湿污泥600吨,项目累计产生干污泥约30万吨,相当于提供电厂标准煤11万吨,减少因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28万吨,节约脱盐水75.6万吨,节约污泥填埋土地100公顷。项目获评中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江苏省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等诸多荣誉。
据悉,该项目经验已成功推广到江苏扬州、苏州相城区等地,助力当地更好地提升污泥处置能力,助推循环经济发展。(苏萱)
合肥将建污泥干化协同焚烧项目
来源 :安徽网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记者4月15日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排管办获悉,该办近期组织召开合肥市污泥干化协同焚烧项目调度会,对项目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开工准备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将严格按照特许权协议,加强项目监管与调度,确保污泥干化协同焚烧项目早日建成投产,提升合肥市污泥处理处置能力。
据悉,合肥市污泥干化协同焚烧项目,位于合肥联合发电有限公司厂内,建设规模为300吨/日(按含水率80%计),项目采用圆盘蒸汽热干化(污泥含水率75%-85%干化至40%以下)+原煤掺烧的处置工艺,通过BOO模式实施。
该项目由合肥联合发电有限公司负责实施,主管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计划新建污泥干化车间及附属系统等,总投资估算12253 万元。目前,合肥联合发电有限公司已经完成项目EPC招标,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苏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为设计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实施单位正在组织开展施工图设计及开工前准备工作。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伍静
编辑:唐恒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