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深圳水务集团盐田港水厂升级改造工程通水仪式在盐田港水厂内举行。此次工程竣工,为盐田实现自来水直饮全覆盖提供了技术保障。
12月20日上午,盐田港水厂升级改造工程通水仪式现场
深圳新闻网12月20日讯(记者 钟鸿冰)12月20日,深圳水务集团盐田港水厂升级改造工程通水仪式在盐田港水厂内举行。盐田港水厂作为盐田区的主力水厂之一,此次工程竣工,标志着盐田片区水厂全面实现了工艺升级,抗原水水质突变的风险应对能力进一步增强,为盐田实现自来水直饮全覆盖提供了技术保障。
为助力盐田实现自来水直饮,保障出厂水水质更优良,2017年12月13日,深圳水务集团开始对盐田港水厂进行升级改造。此次工程旨在原常规净水工艺基础上,增设世界先进的“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使出厂水水质稳定达到深圳市《优质饮用水水质标准》;同时,完善水厂排泥水和污泥处理设施。设计规模为10万m³/d,设计理念、净水工艺和出厂水质可与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大城市相媲美。
据了解,“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技术采用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滤池联用的方法,在臭氧分解成氧气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能量,将常规工艺较难去除的大分子有机物氧化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活性炭自身具有孔隙多、比表面积大的特性,是生物降解有机物挂膜的良好载体,溶解性有机物被活性炭和挂膜微生物吸附和降解,实现了自来水的深度净化。
此外,为提高水厂生产管理水平,保障出厂水水质的稳定、优良,盐田港水厂在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食品企业通用要求》(GB27341)、充分借鉴WHO水安全计划和法国里昂HACCP体系等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进厂原水至出厂水整个过程所涉及的13个工艺节点进行生物、化学、物理三方面危害分析,并从可能性和严重性两个维度,对危害进行分析评定,最终得出7个需重点关注的显著危害及相对应的5个关键控制点(CCP)。同时,对5个关键控制点实施有效地监控、纠偏及验证措施,达到尽早发现、尽早处置,使饮用水生产过程中的水质最大限度趋于“零缺陷”,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水质风险预防管理。
深圳水务集团董事长胡嘉东表示,未来,水务集团将持续推进其它区域自来水直饮进程,努力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于2025年实现全市直饮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