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环境”)成立于2010年9月,隶属于杭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前身为1991年成立的杭州市天子岭废弃物处理总场。
杭州环境作为一家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综合治理的专业公司,聚焦垃圾集疏运一体化管理、固废综合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和项目投资及运营管理三大领域,是我国生活垃圾清运处置领域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技术较高,涉及面广、产业链全、富有前景的垃圾综合处置企业。
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目标,以前所未有的执着、勇气、智慧,采用新技术、探索新工艺、应用新方法,产业和企业不断取得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前端收运方面,创新推行有“杭州模式”清洁直运,区域覆盖杭州主城区及余杭、下沙部分地区,开通清洁直运线路456条,日服务市民超500万人次,并在国内率先推出了以“绿车绿桶、黄桶黄车”为标志的杭州标准化分类清运体系,为全市垃圾“三化四分”工作提供了新标准。在末端处置方面,拥有全国首座符合建设部卫生填埋技术标准的山谷型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全国第一个规模化的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全国第一个填埋场沼气发电厂等处理设施,创新提升有“天子岭填埋作业法”、GZBS污水处理等先进技术成果。
企业发展员工成长。公司先后获得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际固废协会(ISWA)公众沟通奖、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家旅游局“全国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示范试点单位、中国战略性新兴环保产业标杆企业、中国管理改革创新先进单位、杭州市劳动模范集体、省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等荣誉。集团先后培养了1名全国人大代表、2名全国级劳模、2名市级劳模、1名最美浙江人。
在未来,杭州环境将以打造全国生活垃圾综合处置企业杭州样板为落脚点,尽己所能为打赢垃圾治理攻坚战、“美丽中国”保卫战,在推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保障城市稳定运行中展现国有企业的探索和担当。
2011年,公司自主研发的 GZBS(基因生物处理系统)工艺技术,先后获得五项国家专利,并被运用到多个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中。该工艺主要由前端生化处理及后端深度处理两部分组成,生化处理采用菌种替代传统活性污泥,解决了垃圾渗滤液处理泥水分离困难、低温高氨氮高浓度等问题;深度处理利用高级氧化法氧化和膜法生物处理工艺,对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生物絮凝、过滤,使污水中氮系、碳系污染物充分分解,完成水质的净化过程。经过该工艺处理的污水出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二标准,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技术最新的减排工程。
2013年7月,国家发改委确定了杭州作为第三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根据上级批复要求,杭州市餐厨垃圾处理一期项目落地天子岭,设计处理规模200吨/日,采用“预处理+加热提油+厌氧发酵+沼气净化利用”工艺,将餐厨垃圾提取转化为沼气和生物柴油原材料,实现杭州餐厨垃圾规模化处理能力的零突破。最终餐厨垃圾减量率达80%以上,且有助于遏制“地沟油”回流餐桌,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杭州临江环境能源工程,项目位于钱塘新区临江循环经济产业园,占地面积约312亩。设计规模为日焚烧处理生活垃圾5200吨,年焚烧量173.3万吨,年并网电量约7.98亿度,是全国第二大的生活垃圾焚烧项目,负责处理杭州周边城区生活垃圾,于2018年12月开工建设,2020年12月完成6炉3机建设正式进入调试运行。
杭州市第三固废处置中心一期项目,项目位于钱塘新区临江循环经济产业园,占地面积约169亩。项目建设规模为处置危险废弃物13万吨/年,是华东地区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危废处置项目,于2019年6月开工建设,2020年12月点火试烧。
垃圾填埋作为公司传统产业,自1991年天子岭一埋场运营至今,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宗旨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运行。近30年的运营管理经验,创新研制出《天子岭填埋作业法》、“一控制二改善四加强”作业法,被同行复制和推广,也获得德国、美国等国外行业专家的肯定,相关内容被编写进《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93-2008)。
为推动垃圾“三化四分”工作,天子岭上建成了全国首个规模化厨余垃圾生化产沼处置项目。项目设计处理规模200吨/日,采用“前分选+厌氧产沼+沼气净化利用”技术工艺,将有机质分离送入厌氧罐发酵,产生的沼气经净化处理变成电能。最终厨余垃圾减量率达70%以上,还能从中回收塑料、纸张、金属、玻璃,有效降低环境二次污染,节约填埋库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