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院士”及以上!原来今年沪上新增这两位院士,在他国当选了不止一次院士
媒体滚动
原标题:“双重院士”及以上!原来今年沪上新增这两位院士,在他国当选了不止一次院士 来源:上观新闻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双公布2021年院士增选名单。在上海,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吴明红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弗朗克·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新院士,此前在他国当选了不止一次院士,其院士身份可谓“双重院士”及以上。
【维尔切克:美国、荷兰、波兰、瑞典多国院士】
不止中科院外籍院士,弗朗克·维尔切克教授今年还荣获为上海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做出突出贡献外籍人士颁发的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作为当今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之一,他在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和粒子物理等多个研究领域均做出了杰出贡献。

2004年,因对夸克之间强相互作用理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与两位同行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工作对于人们认识物质间的基本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物理理论:量子色动力学(qcd)。除此之外,他还提出并参与轴子、任意子、夸克物质的色超导性、量子场论以及时空晶体等理论的发展。

有意思的是,维尔切克当选多国院士,不仅在科学方面也在艺术方面。他先后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波兰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这位科艺兼攻的诺奖得主,撰写科普书籍《美丽之问:宇宙万物的大设计》中译本,2019年荣获由中国国家图书馆颁发的“文津图书奖”,并入选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推荐的100部优秀科普图书。

作为李政道研究所首任所长,在维尔切克多方联络下,李所先后聘请了20位国际顶级科学家,组建国际学术咨询委员会;同样,在他吸引与带领下,李所全职引进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世界顶尖大学和著名科研机构的领军人物和优秀青年人才。此外,他作为交大物理与天文学院维尔切克量子中心首席科学家,吸引了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前来工作,推动中外科研人员和师生在量子前沿领域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与交流。

建所5年来,李所已汇集来自六大洲、16个国家的百余名科研人员。全球疫情期间,虽暂时不能亲临上海,但维尔切克仍通过线上多次鼓励全所师生,在特殊时期更要沉下心专注于科研工作,齐心协力为李所整体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吴明红:俄罗斯工程院、自然科学院外籍女院士】
沪上新增的女院士吴明红,系浙江东阳人,1968年3月出生,1992年4月参加工作。现任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有机复合污染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多介质环境协同治理”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她,可以说是从上海地方高校中走出来的少有的院士。其求学履历显示,吴明红1985年9月至1989年7月为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1989年9月至1992年3月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放射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在此期间作为访问学者两次赴日本原子能研究院开展合作研究。在上海大学,她先后担任上海大学研究生部主任,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院长等职,2013年起任上海大学副校长。

值得注意的是,吴明红教授是2008年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015年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在国内,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华环保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青年科技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吴明红长期从事多介质环境协同保护与综合治理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针对多介质复合污染协同治理科学难题,从复合污染物的组分特征入手,在环境功能材料研究领域以及有机复合污染治理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65项,出版专著2部,其论文的sci他引数量达26000多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在学术科研等各个领域,她还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上海市巾帼创新奖、“三八”红旗手标兵、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等称号。
栏目主编:徐瑞哲
本文作者: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