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工业污泥处理处置大会”目次
1. 包头市城市餐厨垃圾及污泥协同处置项目设计……………………………………………………(1)
杨睿,王艺晓,边疆,马飞,陈志鹏,孟涛,郑生烜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包头市排水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西城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创新型一体式高压带式连续污泥深度脱水设备在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9)
刘立文,阮燕霞,唐秀华,杨文文,黄健,魏宏斌,刘霞
(同济大学)
(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上海申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3.高压带式TJSD连续污泥深度脱水设备在污泥深度脱水中的应用—工艺及案例…………(9)
李郭军,阮燕霞,唐秀华,杨文文,张杰,廖洪秀,陆俊,魏宏斌
(同济大学)
(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上海申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4.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及设备应用分析……………………………………………………………………(10)
王斌科,甘泉,江海明
(天津锐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5.污水处理厂污泥的资源化回收技术应用研究………………………………………………………(10)
6.污泥有机无机分离工艺及产品的资源化利用………………………………………………………(10)
(天津壹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7.苦草改善城市水体及底泥氧化还原特征的研究……………………………………………………(11)
李鹤男,孙永利,黄鹏,李鹏峰,郑兴灿,冯玉杰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8.集中式污泥处理中心的建设与思考……………………………………………………………………(11)
宋晓雅
(北京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9.深圳市污泥深度脱水应急工程的设计与运行 ………………………………………………………(12)
颜莹莹, 孟春霖, 臧星华, 万修志, 李雪怡, 马嘉蔚
(北京首创污泥处置技术有限公司)
10.纳米氧化铈对好氧污泥颗粒化进程的影响…………………………………………………………(12)
郑晓英, 徐智, 张远, 杨萌萌, 邵晓瑶, 朱灵华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剩余污泥碱性发酵产酸及脱水性能研究……………………………………………………………(13)
刘子娟,王寅义,徐肖甜,范磊,高子慧,
逄鸿儒,钱浩,李雨忻,董文杰,饶宾期
(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安吉净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浙江长兴水务有限公司)
(中国计量大学 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
12.反硝化颗粒污泥培养及工艺快速启动………………………………………………………………(13)
王朝朝,马骏,殷春雨,武新娟,朱书浩,李思敏
(河北省水污染控制与水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中心)
(邯郸市水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河北工程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3.活性污泥系统中S/N对硝酸盐异化还原过程的影响……………………………………………(14)
王晓婷,李晓玲,芦昭霖,张鹏程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给水排水重点实验室)
(西安市二次供水管理中心)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14.典型污泥高级厌氧消化工艺中恶臭物质的分布特征……………………………………………(14)
东东,赵珊,郭学彬,席劲瑛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研发中心)
(北京北排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污水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5.基于RSM模型的微波耦合Fe0/H2O2破解污泥分析………………………………………………(15)
马姝雅,李洋洋,郝梦亚,朱薇,岳秀萍,端允
(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6.分段进水多级A/O工艺污泥膨胀的诊断与调控…………………………………………………(15)
陈浩林,彭轶,安东,孙哲,卢先春,邓龙
(北京信通碧水再生水有限公司)
(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四川蓉信开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贵阳南明筑秀水务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17.碱预处理对剩余污泥DOM的溶出特征及平行因子分析………………………………………(16)
窦川川,刘玉玲,赵鹏鹤,万鹏亮,周行,王一帆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18.氮硫比对好氧颗粒污泥特性影响及其脱氮除硫效果……………………………………………(16)
宋欣,孙士权,商光琦,张伟,张允宝,
蒋昌波,万俊力,吴方同,陈婧,谭万春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环境保护河湖疏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建设造价管理站)
19.武汉市主城区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展望 …………………………………………………(17)
李尔,曾祥英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SBR反应器中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提取方法比较……………………………………………(17)
刘心怡,汤志业,朱晓茜,陈庆华,黄磊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农村清洁工程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
21.深度脱水污泥好氧发酵工艺研究………………………………………………………………………(18)
胡佩佩,侯锋,范莹,刘成军,陈力子,卢先春,周晓
(四川蓉信开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22.两段式污泥深度脱水工艺在全地下污水处理厂的应用…………………………………………(18)
陈志真,邱明,魏斌,李国洪,罗志宾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3.剩余污泥碳化裂解液的资源化中试研究……………………………………………………………(19)
赵博玮,牛宇锟,谢飞,李登飞,周爱娟,孔鑫,汪素芳,岳秀萍
(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4.杭州市某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系统改造方案………………………………………………(19)
陈滨辉1,陈列斌2
(浙江恩弗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百奥兰(浙江)水务技术有限公司)
25.AAOA-MBR工艺在温州市某污水处理厂的应用…………………………………………………(20)
陈滨辉1,李求斌2
(浙江恩弗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百奥兰(浙江)水务技术有限公司)
26.一体化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20)
牛明军,李启飞,李林
(郑州国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7.污泥蛋白发泡剂制备工艺多目标优化研究…………………………………………………………(20)
崔静
(天津市裕川微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28.污泥调理、干化新技术介绍………………………………………………………………………………(21)
田强
(成都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
29.智能容错自动排渣污泥切条机…………………………………………………………………………(21)
(宁津县金工机械有限公司)
30.利用阶梯炉焚烧处置污泥等废弃物方案……………………………………………………………(22)
李工
(北京中投润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1.SFD立式高压带式深度脱水技术应用于大规模污泥集中处置项目的典型案例 ………(22)
陈良才,刘洪波,李超,潘涛
(上海凌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理工大学)
32.新型污泥调理剂 助力污泥深度脱水 ………………………………………………………………(23)
苏晓旭
(河北凌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33.建材企业转型升级之路—太阳能与窑炉余热综合利用污泥干化制砖技术………………(23)
闫广播、孙红波、李连盟、李科、王安星、王光磊
(山东福航新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包头市城市餐厨垃圾及污泥协同处置项目
设计
杨睿1,王艺晓1,边疆2,马飞2,陈志鹏2,孟涛1,郑生烜3
(1.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381;2. 包头市排水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包头014000;3. 西城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 310005 )
摘 要:包头市城市餐厨垃圾及污泥协同处置项目是城市餐厨、厨余及污泥协同处置的典型项目,本文介绍了项目概况、工程设计思路、工程设计(物质、热量平衡计算,工艺参数及工艺设备),总结了项目特点及创新性。最终结论如下:(1)餐厨垃圾及污泥协同处置相对两种物料单独处置具有明显的优点;(2)该处置方式能够达到餐厨垃圾及污泥的最终稳定化和资源化;(3)臭气问题是餐厨垃圾及污泥协同处置工艺推广的关键,化学法、离子新风及生物除臭的结合能够极大缓解这一问题;(4)消化沼液处理难度较大,对于运行成本有着较大影响,应予以充分重视。
关键词:餐厨垃圾;污泥;协同处置;中温消化;干化
Design of Baotou city food waste and sludge co-disposal project
Yang Rui1, Wang Yi Xiao1,Bian Jiang2,Ma Fei2,Chen Zhi Peng2,Meng Tao1, Zheng Sheng Xuan3
(1. North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Tianjin, 300381; 2. Baotou Drainage Industry Co. Ltd.,Baotou,014000;3. Xicheng Engineering Design Group Co. Ltd.,Hangzhou 310005)
Abstract:Baotou city food waste and sludge co-disposal project is a typical project of urban food waste and municipal sludge co-disposa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overview of project, engineering design ideas, engineering design (material and heat balance calculation, process parameters and key-point process equipment), and summarizes the project unique features and innovation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co-disposal of food waste and municipal sludge has obvious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the separate disposal of the two materials respectively; (2) the disposal method mentioned in the paper can achieve the final stabilization and resourization of food waste and municipal sludge; (3) The odour problem is the key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co-disposal process of food waste and municipal sludg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hemical method, ionic fresh air system and biological deodorization can greatly solve this problem. (4) The digestion liquid is difficult to handle and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operation cost, which should be paid full attention to.
Keywords:Food waste;municipal sludge;co-disposal; medium temperature digestion;drying
1工程概况
包头市城市餐厨垃圾及污泥协同处置项目厂区占地约52382.60m2,接纳对象为包头市五座污水处理厂浓缩脱水后含水率80%的污泥,以及全市范围内的部分餐厨、厨余垃圾、地沟油。处理规模包括餐厨垃圾200t/d,厨余垃圾200t/d,地沟油10t/d,与市政污泥200t/d协同处理。工程项目总体采用以“预处理+湿式厌氧发酵+脱水干化”为主的工艺路线。工程的实施能够实现城市污泥的稳定、减量和无害化处理。
2总体设计
2.1设计基础数据
设计进厂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及市政污泥主要物化参数如下:
项目 物料 |
物料量 (t/d) |
含水率 (%) |
含固率 (%) |
含油率 (%) |
有机质含量 (占干基%) |
含杂率 (占干基%) |
餐厨垃圾 |
200 |
80 |
15 |
5 |
90 |
10 |
厨余垃圾 |
200 |
72 |
28 |
—— |
70 |
30 |
市政污泥 |
200 |
80 |
20 |
-- |
50 |
-- |
地沟油处理量10 t/d,含油率按30%计。
2.2工程用地情况
图1 工程鸟瞰图
Fig. 1 Layout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
2.3工程整体思路
工程整体上需要考虑包头市餐厨、厨余及污泥现状情况,并与一期工程紧密结合,在对现有处理处置工艺进行详尽的技术经济分析后方可确定处置方案。
2.3.1与一期工程的整体性考虑
1. 在处理能力上,本期工程与一期污泥综合利用工程互为备用,减少系统故障下的停运时间,以提高整体污泥处理能力。
2. 协同处置项目的脱水产物可以用于一期堆肥,干化产物可以作为一期工程的返混料,以提高两期工程的运行效率和抗负荷冲击能力。
3. 两期工程的废水可以统一处理,以减少运行成本和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
4. 协同处置项目产生的沼气可以取代一期工程的天然气用于采暖,以节约运行成本。
5. 一期10kV系统电源改由本期10kV系统提供,两期工程统一考虑供电。
6. 原污泥堆肥厂有一套自控系统,本期工程对原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将新增设备整合到原一期自控系统中,实现统一的控制、管理和调度;同时将本工程监控中心监控信号通过光纤也接入一期系统。
7. 一期工程厂区利用燃气锅炉房供热;二期工程由于生产过程产生沼气,结合干化及预处理工艺,厂区设置沼气锅炉。
2.3.2工艺方案选择
工程可研中经多方案比较,确定工程项目总体采用以“预处理+湿式厌氧发酵+污水处理”为主的工艺路线,其中:
餐厨垃圾采用以“物料接收+大物质粗分拣+精分制浆+除砂除杂+油水分离”为主的工艺技术。厨余垃圾采用以“物料接收+预破碎+磁选+滚筒筛分+生物质破碎分离+挤压脱水”为主的工艺技术,挤压出的固渣可资源化利用如干式厌氧和堆肥处置等。污泥采用与餐厨及厨余垃圾预处理浆液混合协同厌氧发酵。地沟油采用以“物料接收+除杂+加热+离心提油”为主的工艺路线,设计1条生产线,单线处理能力3~5t/h。
厌氧发酵工艺采用中温CSTR湿式厌氧发酵工艺。沼渣脱水处理系统采用“离心脱水”为主的工艺路线。沼渣干化系统采用“圆盘干化”为主的工艺路线,使含水率80%的沼渣经干化处理后得到含水率30~40%的沼渣。沼气净化及利用系统采用“沼气预处理+脱硫+气柜储存+沼气利用+应急火炬”为主工艺路线。除臭工艺:点源高浓度臭气采用以“化学洗涤”为主的工艺路线,空间低浓度臭气采用以“生物滤池”为主的工艺路线,同时高浓度臭气经化学洗涤后进入低浓度生物除臭工艺路线中。污水处理工艺采用以“预处理+ABR+MBR”为主的工艺路线。厂区废水经处理后大部分回用,小部分排放。
2.4工艺流程
图2 污泥处置工艺流程
Fig. 6 Flow chart of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3工程设计
协同处置工程主要由预处理间(包括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厨余预处理系统、污泥预处理系统、地沟油处理系统)、厌氧消化系统、均质池、沼液池及泵房、沼气利用单元、污水处理间、沼气发电机房、成品堆棚组成。
3.1主要单体设计
3.1.1计量系统
本期工程进厂设置计量装置(电子地秤)一套。主要设备:电子地秤:称重50T。
3.1.2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
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规模:200t/d,设置2条线,运行时间约8~10 h/d,主要包括物料接收、初分选、湿式分选浆化、油脂提取、杂质处理及其辅助配套单元。
(1)物料接收系统
主要设备有2座接收斗,容积:≥40m³;2台沥水池配套搅拌器;1套配套热交换器: DN50;2台螺旋输送机,φ480mm;2台输送泵,流量:65m³/h,扬程:30m。
(2)初分选
从接收斗螺旋输送机输送过来的固体物料进行筛选,小颗粒物透过筛网落到下方的接料斗内,再通过螺旋输送机送至湿式分选浆化系统;未能通过筛网的大块金属、瓷片、易拉罐、玻璃瓶及塑料袋等大颗粒杂物从筛网低端的出渣口导出,送至杂质处理单元。
主要设备包括:初分选机2台,处理量:15m³/h; 3台螺旋输送机,φ420mm。
(3)全自动湿式分选浆化
初分选后的物料和沥水池内物料一同进入湿式分选浆化单元。
主要设备包括:3台螺旋输送机,φ420mm;3套湿式分选浆化机,10m³/h;3台分选浆化出料泵;流量:50m³/h,扬程:40m:3台螺旋输送机,φ320mm。
(4)油脂提取
浆化后的物料经缓存池缓存后,泵送至除渣机进行除渣。除渣后的物料泵送至提油系统进行提油。
主要设备包括:1台缓存池配套搅拌器;1套配套热交换器: DN50;2台缓存池泵,流量:15m³/h,扬程:25m;2台除渣机,15m³/h;3台三相离心机,处理量:≥8m³/h;2台蝶式离心机,处理量:≥3t/h。
3.1.3厨余垃圾预处理系统
厨余垃圾预处理设计处理规模:200t/d,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设置2条线,运行时间约8~10 h/,设置粗破碎机、磁选机、滚筒筛、细破碎(即生物质破碎分离,下同)及挤压脱水机等设备。
1.接收系统
主要设备包括:1台缓存池配套搅拌器;1套配套热交换器: DN50;2台缓存池泵,流量:15m³/h,扬程:25m;2台除渣机,15m³/h。
2.磁选筛分系统
主要设备包括:2台磁选机,处理量:≥15t/h;2台滚筒筛,处理量:≥15t/h。
3.细破碎、挤压脱水
主要设备包括:2台细破碎机,处理量:≥15t/h;2台挤压脱水机,处理量:≥12t/h;1台加热釜,容积:≥5m³;1台三相离心机,处理量:4-6m³/h。
3.1.4地沟油处理系统
设计处理规模为 10 t/d,含油率按 30%计,生产线数量:1 条。
主要设备包括:1台除渣机,处理量:15~20m³/h,1台缓存箱,容积:≥2m³。
3.1.5污泥接收调配系统
处理规模:200t/d,对来泥调配均质,含固率至8%~10%。
主要设备包括:2台搅拌装置:N=7.5kW/台;3台出料泵,流量:95 m3/h,扬程:40m。
3.1.6厌氧消化系统
主要包括3座Φ12.5m×4m均质调节池、沼液池、配套输送泵及搅拌器,厌氧消化罐。
主要设备包括:3台搅拌器,P=15kW;3台进料泵:流量:50 m3/h,扬程:40m;6座组合式厌氧反应器,厌氧反应器装置内下部为厌氧反应器,上部为沼气柜。每座厌氧反应器的有效厌氧容积≥5000m³,单套储气囊容积880m³。
3.1.7沼气净化及利用
沼气设计规模:30000m3/d,每天运行24小时。按湿法脱硫进行设计,脱硫后硫化氢含量应≤150mg/m³。
主要设备包括:2台过滤器,过滤粒径5μm;2座湿法脱硫塔,Ф1000*12000,停留时间:≥25s。
3.1.8消化液脱水系统
消化液约800t/d,含固率5~6%,设计3座调理池,单座池体有效容积约35m³,调理后进入板框机脱水。
主要设备包括:3台调理池搅拌器,N=7.5kW;3套隔膜压滤机,过滤面积420m2,每批次工作时间1-1.5小时,单批次处理消化液绝干基量约1t,处理消化液约15~17m3。
3.1.9沼渣热干化
脱水后的沼渣经污泥缓存仓后输送至干化机,利用蒸汽作为加热介质,间接干化,干化后含水率≤30%的沼渣外运处置。处理规模:123T/d,沼渣含水率从65%降至30%,干化后沼渣61.5t,蒸发量61.5T/d。
主要设备包括:1座湿污泥仓,V=100m3,3台立式圆盘式干燥机,处理量:2t/h;1座干沼渣仓,V=100m3。
3.1.10除臭单元
本工程设计高浓度除臭风量为 50000m³ /h,采用化学洗涤净化工艺,低浓度臭气处理部分设计 2 套 150,000m³ /h 生物除臭。
3.1.11厂区污水处理
经高压板框脱水系统分离出废水约733t/d,考虑厂区生活用水、冲洗水等,污水处理系统按照1000t/d处理能力进行设计、配置。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工艺流程图如下:
主要工艺描述:
(1)预处理及调节池
沼液经过格栅后,用泵提升至浅层气浮机进行处理。浅层气浮机最大设计处理水量为80m3/h,气浮出水自流进入调节池,调节池设计2座,总停留时间按5~7d进行设计。
(2)生化池
采用两级AO工艺,一级AO设计污泥浓度 12g/L;设计运行温度 25~36℃;一级反硝化池规格尺寸18*14.6*8.5m,2座;一级反硝化池水力停留时间 3.87d;一级硝化池规格尺寸28*18*8.5m,2座;一级硝化池水力停留时间7.42d;二级反硝化池规格尺9.8*8.8*8.5m,2座;二级反硝化池水力停留时间1.27d;二级硝化池规格尺寸9.8*8.8*8.5m,2座;二级硝化池水力停留时间1.27d。
(3)MBR膜系统
Q=50m³/h,设计膜通量6L/(m²·h),单膜面积:30m2/支,膜元件数量:368支。
(4)Fenton氧化系统
过氧化氢(H2O2)与二价铁离子Fe2+的混合溶液把大分子氧化成小分子把小分子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Fe2+可以被氧化成Fe3+,Fe3+有一定的絮凝的作用,从而达到处理水的目的。设计有PH调节池、两级氧化池、沉淀池、PH回调池;各反应池水力停留时间<30min,沉淀区有效停留时间2h。并设置各种加药系统。
(5)反硝化滤池
进水硝酸盐浓度≦150mg/L,容积负荷 1.1kgN03-/(m3·d),滤池有效容积137m3,滤池数量2座,单座滤池尺寸 2.75*8.3*6.5m,上升流速4m/h,循环泵流量70m3/h,气洗反冲强度90m3/(m2。h),气洗风量36m3/min,水洗强度14m3/(m2.h),反冲泵流量330m3/h,反冲频率1次/d。
3.1.12沼气发电机房
本项目可利用沼气量为30000Nm3/d,沼气热值为22MJ/Nm3。沼气调节装置容气量9000Nm3。采用3台沼气发电机组发电,并进行余热回收的热电联产项目。生产蒸汽负荷由沼气锅炉房和沼气发电机房联合提供。按照非采暖季沼气锅炉燃烧4000m3/d,生产蒸汽量3.93m3/h,为预处理工段供热;发电用沼气量为26000m3/d计算,发电功率2.52MW(沼气发电机组发电效率38%)、生产蒸汽量3.97m3/h为干化工段供热。按照非采暖季蒸汽负荷选用沼气发电机组,3台1000kW,3用。
4设计特点与创新
4.1选择工艺
经过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最终确定工程项目总体采用以“预处理+湿式厌氧发酵+污水处理”为主的工艺路线,其中:
餐厨垃圾采用以“物料接收+大物质粗分拣+精分制浆+除砂除杂+油水分离”为主的工艺技术。厨余垃圾采用以“物料接收+预破碎+磁选+滚筒筛分+生物质破碎分离+挤压脱水”为主的工艺技术;污泥采用与餐厨及厨余垃圾预处理浆液混合进行协同厌氧发酵。地沟油采用以“物料接收+除杂+加热+离心提油”为主的工艺路线。
厌氧发酵工艺采用中温CSTR湿式厌氧发酵工艺;沼渣脱水处理系统采用“板框脱水”为主的工艺路线;沼渣干化系统采用“圆盘干化”为主的工艺路线;沼气净化及利用系统采用“沼气预处理+脱硫+气柜储存+沼气利用+应急火炬”为主工艺路线。除臭工艺:点源高浓度臭气采用以“化学洗涤”为主的工艺路线,空间低浓度臭气采用以“生物滤池”为主的工艺路线,同时高浓度臭气经化学洗涤后进入低浓度生物除臭工艺路线中。污水处理工艺采用以“预处理+两级AO+MBR+深度处理”为主的工艺路线。
4.2厂区总体布置紧凑,充分考虑现有用地情况
整个厂区的地形规整合理,在布置上对道路和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单体布置进行合理的设计。整体平面简洁流畅,符合功能需要和使用要求。厂区内道路环通,道路宽度、转弯半径满足消防的要求。整体布置紧凑,节约占地,同时兼顾与现有一期工程的结合。
4.3各专业的方案创新,实现节能降耗
采用PLC控制技术,提高厂区的自动化控制水平。本次工程在汇总丰富底层数据、实现数据集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事件、事态的全面感知,从而更好地实现智慧化生产运行管理。
结构设计:本工程所有板壳结构均采用最新版本迈达斯通用程序,按有限元进行整体空间结构内力分析。
5工程技术经济
建设项目总投资3884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7517万元,处置成本223元/t,经营成本105.4元/t。
6结语
(1)餐厨垃圾及污泥协同处置相对两种物料单独处置具有明显的优点。
(2)该处置方式能够达到餐厨垃圾及污泥的最终稳定化和资源化。
(3)臭气问题是餐厨垃圾及污泥协同处置工艺推广的关键,化学法、离子新风及生物除臭的结合能够极大缓解这一问题。
(4)消化沼液处理难度较大,对于运行成本有着较大影响,应予以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许晓杰 冯向鹏 张锋 李冀闽 《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2
[2]孔祥娟 戴晓虎 张辰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8
[3]陈恒宝,许立群,刘孟,孙娟,赵志勇. 餐厨废弃物与生活污泥协同处理技术应用研究.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6(1)
Chen Hengbao, Xu Liqun, Liu Meng, Sun Juan, Zhao Zhiyong.Study on Food Waste and Sewage Sludge Coprocessing Technology.
[4]杨菊平,余杰,曾祖刚,王丹. 重庆市餐厨垃圾理化性质及处理处置方法的研究. 环境卫生工程2011(12)
Yang Juping, Yu Jie, Zeng Zugang, Wang Dan Physical and themical Properties of Food Residue and Its Treatment and Disposal Technologies in Chongqing.
[5]刘锦伦 曾 婷 熊 亭 厌氧发酵技术在餐厨垃圾与城市污泥协同处置中的应用与研究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1)
创新型一体式高压带式连续污泥深度脱水
设备在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刘立文2,阮燕霞2,唐秀华2,杨文文2,黄健2,魏宏斌1,刘霞1
(1.同济大学;2.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上海申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污水处理量、污泥产量连年增长,不少污水处理厂面临扩容或提标改造的问题,但是如何利用有限用地或现有构筑物实现污水及污泥处理的提标或扩容以及新建已经成为不容小觑的难题。适应市场需求,同济大学专家学者及中耀环保公司推出的创新型一体式高压带式连续污泥深度脱水机,综合了污泥预脱水技术、污泥改性技术、污泥改性剂同步高效混合及反应和输送技术、高压带式连续污泥机械压榨深度脱水技术等最新科研成果,根据污泥全处理工艺及处置要求,可将污泥含水率从98%左右降至60%-70%。该技术占地面积小,对构筑物层高要求低,简化污泥输送系统,可在现有厂房或有限空间内实现污泥深度脱水,大大减低项目投资及运行成本。
关键词:高压带机;一体式高压带式连续污泥深度脱水机;污泥脱水;一体机
高压带式TJSD连续污泥深度脱水设备在污泥深度脱水中的应用—工艺及案例
李郭军2,阮燕霞2,唐秀华2,杨文文2,张杰2,廖洪秀2,陆俊2,魏宏斌1
(1.同济大学;2.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上海申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同济大学专家学者及中耀环保公司原创开发的高压带式TJSD连续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综合了污泥改性剂技术、污泥改性剂同步混合及反应和输送技术、高压带式连续污泥机械压榨深度脱水技术等,将一次脱水污泥含水率从80%左右降至60%以下。该技术目前已成功应用于100多个污水及污泥处理提标或扩容以及新建工程,被列入“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荣获“国家生态环保部2019 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等荣誉。该技术也可作为污泥低温干化或好氧堆肥、焚烧等的预处理,以提高污泥处理量,降低污泥全流程处理处置的投资及运行费用。
关键词:高压带机;高压带式;连续污泥深度脱水;污泥脱水;污泥处置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及设备应用分析
王斌科,甘泉,江海明
(天津锐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对几种常见的污泥深度脱水设备应用特点进行了总结,并重点介绍了高压叠层软隔板机械脱水设备在污泥深度脱水领域的技术应用。
关键词:污泥处理;污泥深度脱水;高压叠层软隔板机械脱水设备
污水处理厂污泥的资源化回收技术应用研究
摘 要:本文分析了污水处理厂污泥的主要处理处置工艺,并认为焚烧及协同焚烧为污泥最稳定、安全、减量的最终处置方式。笔者结合污泥的组成成分特点,开发了污泥有机无机分离及精准资源化技术,并将该项技术和污水处理厂进行完美的整合,实现了污泥的就地消纳稳定化处理,同时将污泥中的各组分根据其特点完成了资源化。经过分离后的有机污泥主要作为生物质燃料进行焚烧或者协同焚烧,降低了碳排放;无机泥砂则作为建筑原料;无机铝铁则作为除磷剂药剂回收至污水厂前端,降低了污水处理的药剂成本;无机磷盐作为磷肥的主要原料回收利用,解决了磷资源短缺的问题。
关键词:污泥成分分离;污泥焚烧;资源化;碳减排
污泥有机无机分离工艺及产品的资源化利用
摘 要:本文分析了国内现有污泥的主要成分,并据此提出了污泥有机无机分离后再进行后续精准资源化利用的新思路。污泥有机无机分离工艺可将原泥中的有机质分离出来制成生物质燃料;铁铝盐分离出来作为污水厂除磷药剂参与泥水协同处理;磷盐分离出来制成磷肥原料;泥砂等无机物分离出来后制成建材原料或园林绿化土使用。
关键词:污泥成分分离;有机无机分离;污泥资源化利用
苦草改善城市水体及底泥氧化
还原特征的研究
李鹤男1,2,孙永利2,黄鹏2,李鹏峰2,郑兴灿2,冯玉杰1
(1.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2.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300381)
摘 要:选取典型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为研究对象,考察苦草对黑臭水体及底泥的修复效果,以氧化还原电位(ORP)作为重要评判指标进行全程监测,并同步监测水体的溶解氧(DO)、氮、磷及底泥的总有机碳(TOC)、TN等指标。结果显示,苦草对水体及底泥ORP的改善具有明显的昼夜规律,即日间ORP升高,夜间ORP降低;苦草对水体及底泥ORP的提高效果明显,其中水体的ORP可提高35.7%,底泥1、5、10 cm深度处的ORP可分别提高2.8%、19.8%、12.5%;苦草对水体及底泥中污染物的削减及控制释放效果明显,对水体中的腐殖质具有明显削减作用。
关键词:苦草; 黑臭水体; 底泥; 氧化还原电位; 污染物削减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23期,页码:28-33.
集中式污泥处理中心的建设与思考
宋晓雅
(北京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0124)
摘 要:近年来随着环保问责形势的严峻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城市污水处理的副产物——市政污泥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合理规划污泥处理建设项目的规模,制定经济技术路线,实现持续稳定的运行是较紧迫的任务。调查总结了我国近10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国家计划单列市共36座城市的集中式污泥处理设施的建设情况,分析已运转项目、待建和待运转项目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并与国际上的同类项目进行对比。我国现况污泥处理中心项目普遍建设规模较小,且面临污泥终端处置的困扰和环境质量提升的挑战,亟需实施升级改造。应运用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及时总结建成项目的运行经验和运营成本,为今后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建设提供借鉴。应加快推进集中式污泥处理中心的建设,发挥集约化的优势,弥补污泥处理处置的刚性缺口。对于受经济等条件制约的城市,建议拟定分阶段实施方案,统筹规划推进,在项目占地区域规划中合理布局。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20期,页码:22-27.
深圳市污泥深度脱水应急工程的设计与运行
颜莹莹,孟春霖,臧星华,万修志,李雪怡,马嘉蔚
(北京首创污泥处置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44)
摘 要:由于本地污泥处置能力不足,目前深圳市仍有约60%的污泥外运处置,运输距离远,处置价格高。2019年初,深圳福永水质净化厂将离心脱水后含水率80%的污泥运送至183 km外的华润电力海丰电厂进行掺烧,总成本约62 352 元/d。2019年5月起,该厂污泥深度脱水应急工程开始实施,采用能与现状离心脱水系统相衔接的深度脱水带式机,通过药剂调理和机械压榨,将污泥含水率从80%降至60%,污泥外运量从120 t/d降至68.3 t/d,减量效果显著。在污泥减量的同时,污泥的处理处置总成本也降至44 315 元/d,经济效益明显。此外,深度脱水后的污泥从团状塑态变为片状半固态,有利于进行长距离运输和电厂协同处置,污泥热值从-0.96 MJ/kg升至0.69 MJ/kg。该污泥深度脱水应急工程已稳定运行一年多,其设计和运行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深度脱水带式机;污泥减量;应急工程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第4期,页码: 120-124.
纳米氧化铈对好氧污泥颗粒化进程的影响
郑晓英,徐智,张远,杨萌萌,邵晓瑶,朱灵华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8)
摘 要: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研究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铈(CeO2 NPs)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3个反应器(R0、R1、R2,CeO2 NPs浓度分别为0、1、5 mg/L)中好氧颗粒污泥出现的时间分别为28、24、21 d,CeO2 NPs的投加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刺激胞外聚合物(EPS)的分泌进而促进颗粒污泥的形成,但纳米材料的毒性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使得污泥结构松散且含水量大,最终颗粒污泥稳定时间分别为40、46和56 d。当成熟好氧颗粒污泥暴露于1、5 mg/L的CeO2 NPs环境时,其脱氮除磷能力会受到较大影响,总氮去除率分别比空白组低5.96%和11.49%,总磷去除率分别比空白组低16.79%和23.59%。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当CeO2 NPs浓度为5 mg/L时,反硝化功能菌Thermomonas和Flav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分别从空白组的2.16%和1.88%降至1.55%和1.27%,聚磷菌Burkholderia和Acinetobacter的相对丰度分别从空白组的15.86%和9.33%降至10.63%和5.97%,说明颗粒污泥的反硝化和聚磷过程受到了抑制。
关键词:纳米氧化铈; 序批式反应器; 好氧颗粒污泥; 颗粒化进程; 脱氮除磷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第3期,页码: 21-28.
剩余污泥碱性发酵产酸及脱水性能研究
刘子娟1,王寅义2,徐肖甜2,范磊3,高子慧4,
逄鸿儒1,钱浩1,李雨忻4,董文杰4,饶宾期1
(1.中国计量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安吉净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浙江 湖州 313000;3.浙江长兴水务有限公司,浙江 湖州 313000;4.中国计量大学 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 要:针对污水厂进水碳源不足的问题,采用南方某污水厂剩余污泥进行碱性发酵实验,系统考察了产酸量、氨氮和总磷释放量,研究微生物对发酵液的利用以及污泥脱水情况。结果表明:在pH值=10、25 ℃条件下,发酵第7天,挥发性有机酸含量达到峰值3 262 mg/L,其中乙酸积累量占比76.52%。采用发酵液作为原料,微生物反硝化过程、硝化过程、厌氧释磷过程均不受影响。在pH值为4的条件下,聚合硫酸铁投加量(以干基计)为70 kg/t时,发酵污泥含水率可降至64.02%。污泥碱性发酵后可产生大量脂肪酸,且发酵液中的有机物组分能作为微生物需要的反硝化碳源,对硝化过程、磷的释放均未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发酵产生的污泥经过聚合硫酸铁调理后脱水性能良好。
关键词:剩余污泥; 发酵产酸; 脱水性能; 絮凝剂; 挥发性有机酸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第3期,页码: 92-98.
反硝化颗粒污泥培养及工艺快速启动
王朝朝1,2,3,马骏1,2,3,殷春雨1,2,3,武新娟1,2,3,
朱书浩1,2,3,李思敏1,2,3
(1.河北省水污染控制与水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中心,河北邯郸056038;2.邯郸市水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邯郸056038;3.河北工程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北邯郸056038)
摘 要:在UASB反应器中接种絮状活性污泥,通过调节进水底物浓度、提高上升流速等方式培养并富集反硝化颗粒污泥。经过45 d的运行快速培养出边缘清晰、白色且粒径均匀的反硝化颗粒污泥。在反硝化颗粒污泥形成后,总氮去除负荷(NRR)及碳去除负荷(CRR)分别达到0.65和1.97 kg/(m3·d),NO3--N与COD最大比降解速率分别为68.90和182.63 mg/(gMLSS·d),表明反硝化颗粒污泥工艺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碳性能。在反硝化颗粒污泥培养的过程中,ΔCOD/ΔNO3--N均值为3.35,始终大于理论值2.86。胞外聚合物(EPS)中蛋白质、多糖的含量及比值也逐渐增加,使微生物呈疏水性。三维荧光光谱(3D-EEM)分析表明,色氨酸及酪氨酸等蛋白质类物质在加速反硝化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反硝化颗粒污泥; UASB反应器; 脱氮性能; 理化特性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23期,页码: 1-8.
活性污泥系统中S/N对硝酸盐异化还原过程的影响
王晓婷1,2,李晓玲1,芦昭霖3,张鹏程1
(1.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给水排水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1;2.西安市二次供水管理中心,陕西西安710016;3.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36)
摘 要: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DNRA)作为硝酸盐异化还原途径的重要过程而备受关注,为研究活性污泥系统中硫对硝酸盐异化还原过程(反硝化和DNRA过程)的影响,以硫化钠为电子供体、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在活性污泥系统中分析控制不同S/N的效果。当S/N=1.0时,系统主要进行硫自养反硝化;当S/N分别为1.3、1.5、1.7、2.0时,系统同时发生硫自养反硝化和DNRA过程,且DNRA所占的百分比(PDNRA)在S/N=1.7时最大,说明活性污泥硫自养反硝化体系中电子供体充足时会出现DNRA过程,且PDNRA随电子供体/受体的比例不同而发生改变。系统中的氧化还原电位(ORP)对硝酸盐还原过程有一定的指示作用,ORP值越低越有利于DNRA的发生。微生物测定结果表明,Thiobacills、Hydrogenophilaceae、Pseudoxanthomonas和Burkholderiaceae是与硫自养反硝化和DNRA过程相关的主要菌群,进一步确定了DNRA过程的发生。
关键词:硫自养反硝化; S/N; 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 氧化还原电位; 菌群分析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23期,页码:95-100.
典型污泥高级厌氧消化工艺中恶臭物质的分布特征
东东1,赵珊2,3,4,郭学彬2,3,4,席劲瑛1
(1.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084;2.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研发中心,北京100124;3.北京北排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124;4.北京市污水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124)
摘 要:选取北京某市政污泥高级厌氧消化处理项目(工艺采用污泥浓缩+离心脱水+热水解+厌氧消化+板框压滤脱水)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工艺各节点的污泥进行采样,并利用静态顶空法检测污泥挥发出的恶臭物质组分及浓度。结果表明,该工艺中污泥挥发出的典型恶臭物质主要包括硫化氢(H2S)、甲硫醇(CH3SH)、氨(NH3)、二甲基硫醚(CH3SCH3)、甲苯、乙苯、D-柠檬烯等。原始污泥、热水解后污泥以及厌氧消化后污泥挥发出的恶臭物质浓度较高。原始污泥的主要恶臭因子为H2S[(94.8±43.0) mg/m3]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281.1±118.2) mg/m3],热水解后污泥的主要恶臭因子为甲硫醇[(39.8±24.7) mg/m3]和二甲基硫醚[(10.8±2.7) mg/m3],厌氧消化后污泥的主要恶臭因子为VOCs[(336.8±160.9) mg/m3]和NH3[(47.7±21.9) mg/m3]。脱水后污泥(预脱水和板框压滤脱水)中H2S、VOCs和NH3的挥发浓度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92%、66%、96%,因此需要重点关注脱水过程中的恶臭防治问题。热水解过程会显著增加污泥中H2S、甲硫醇的挥发,热水解后污泥挥发出的恶臭类VOCs组分与其他污泥样品差异较大。厌氧消化会增加污泥中NH3及VOCs的挥发。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21期,页码:7-12.
基于RSM模型的微波耦合Fe0/H2O2破解污泥分析
马姝雅,李洋洋,郝梦亚,朱薇,岳秀萍,端允
(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摘 要:采用微波耦合Fe0/H2O2(MW—Fe0/H2O2)工艺调理剩余污泥,探究其对污泥破解性能的影响。运用以响应曲面法(RSM)为依据的Box-Behnken设计,以pH值、微波能量(W)、H2O2/Fe0值为影响因素,建立污泥破解率(DD)和MLVSS/MLSS值的预测模型,以实现对工艺参数的优化。结果表明,当初始pH值为2、W为450 kJ/L、H2O2/Fe0值为3时,污泥氧化破解程度达到最佳,此时DD的响应值为(32.42±0.30)%,MLVSS/MLSS的响应值为(23.12±0.47)%,与模型预测结果吻合较好。结合污泥粒径测定结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可知,该工艺可使污泥颗粒显著减小,污泥絮体结构破坏完全,从而提高污泥破解程度。
关键词:污泥破解率; MLVSS/MLSS; 响应曲面法; 微波; 类芬顿反应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21期,页码:100-106.
分段进水多级A/O工艺污泥膨胀
的诊断与调控
陈浩林1,2,彭轶1,2,3,安东1,2,孙哲1,2,卢先春2,邓龙4
(1.北京信通碧水再生水有限公司,北京101149;2.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北京101101;3.四川蓉信开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41;4.贵阳南明筑秀水务环境产业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0)
摘 要:针对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分段进水多级A/O工艺出现污泥膨胀现象,结合多级A/O工艺特点分析导致系统发生污泥膨胀的可能原因,通过现场取样观测污泥性状、镜检生物相和衡算沿程各工艺参数等方式,综合分析判断出引起该污水厂污泥膨胀的原因为水温骤降、DO浓度低、MLSS过高、污泥负荷偏低。为降低污泥膨胀对系统运行和出水水质的影响,采取投加药剂、调整曝气量、加大排泥和调整回流比、进水流量分配比等措施,逐步恢复生化系统的稳定性和脱碳脱氮除磷功能。
关键词:多级A/O; 污泥膨胀; 丝状菌; 污泥负荷; 工艺调控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20期,页码:92-98.
碱预处理对剩余污泥DOM的溶出特征
及平行因子分析
窦川川,刘玉玲,赵鹏鹤,万鹏亮,周行,王一帆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摘 要:对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进行碱预处理,研究了碱解液的溶解性有机物(DOM)组成、三维荧光特性、溶解性有机碳变化以及污泥有机质的红外特性。结果表明,当pH=12时污泥破解程度最大,达到了44.69%。溶解性碳水化合物(SC)与溶解性蛋白质(SP)浓度随着pH值的升高基本呈增大趋势,并以pH=11为分界点产生突变,当pH>11后SC与SP浓度大幅增加。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将碱预处理污泥中的DOM划分为4种组分,包括2种类蛋白组分和2种类腐殖质组分,其中类腐殖酸类物质在pH=12时含量大幅提高。液相色谱-有机碳检测器联用仪(LC-OCD)分析表明,在pH值为9~11范围内,易生物降解的生物聚合物和中性低分子物质组分在DOC中占优势地位;而当pH=12时,腐殖质和腐殖质前体物的含量急剧上升,一些难生物降解的腐殖质大量溶出,同时一些易生物降解有机物被转化为难生物降解的腐殖质。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糖类和蛋白类物质基团吸收峰面积随着pH值的升高呈增加趋势,氨基酸基团在pH=11时吸收峰面积达到最大,带有芳环结构的基团吸收峰面积在pH=12时达到最大。综合考虑,污泥资源化宜选择pH=11为最佳碱预处理条件。
关键词:剩余污泥; 碱预处理; 溶解性有机物; 溶出特征; 平行因子分析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19期,页码:14-21.
氮硫比对好氧颗粒污泥特性影响
及其脱氮除硫效果
宋欣1,2,3,孙士权1,2,3,商光琦1,2,3,张伟1,2,3,张允宝2,3,4,蒋昌波1,2,3,万俊力1,2,3,吴方同1,2,3,陈婧1,2,3,谭万春1,2,3
(1.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114;2.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14;3.湖南省环境保护河湖疏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湖南长沙410114;4.湖南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建设造价管理站,湖南长沙410016)
摘 要:以絮状污泥作为接种污泥,通过改变进水氮硫比(N ∶S)培养好氧颗粒污泥,考察其对污泥颗粒化的影响及反应器内COD、氮、磷浓度的变化,并利用微生物基因测序手段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当N ∶S为2 ∶1和4 ∶1时,污泥处于连续膨胀状态,无法形成颗粒,此时MLSS为1.104~3.647 g/L、SVI5为137~416 mL/g、SV5为40%~60%。当N ∶S升至8 ∶1时,污泥流失得到控制,并在第72天时培养出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其粒径主要分布在0.4~0.8 mm,此时MLSS为3.27~5.17 g/L、SVI5为36~67 mL/g、SV5为12%~20%。污泥颗粒化后,对COD、NH4+-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5.51%、99.62%、61.30%、25.62%。而整个培养过程中,对硫化物的去除率可达到99%。对成熟颗粒污泥进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颗粒污泥中Paracoccus、Meganema、Azoarcus为优势菌属,隶属于变形菌门。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19期,页码:91-97.
武汉市主城区污水厂污泥处理
处置现状及展望
李尔,曾祥英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15)
摘 要:首先分析了武汉市主城区污水厂污水处理规模和处理工艺、污泥泥质泥量、污泥处理工艺、污泥处置方式和污泥处理处置运营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现状,总结了近年来武汉市主城区污水厂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理处置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武汉市的特点,对未来武汉市主城区污水厂污泥泥量泥质、处理处置方式及运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展望,并认为武汉市主城区污水厂未来仍会继续坚持污泥处理技术和处置方式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同时也会尝试建立污泥处理处置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以提升污泥处理处置效能和降低污泥处理处置成本。
关键词:污水厂; 污泥处理处置; 一体化运营管理; 现状; 展望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18期,页码:8-13.
SBR反应器中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
的提取方法比较
刘心怡1,2,汤志业1,2,朱晓茜1,2,陈庆华1,2,3,黄磊1,2,3
(1.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6;2.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6;3.农村清洁工程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重庆400716)
摘 要:比较了酸法、碱法、加热法、超声法、超声+阳离子交换树脂(CER)法等5种方法对SBR反应器内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超声+CER法是最有效的提取方法,EPS提取总量达到(129.05±7.76) mg/gVSS,而酸法的EPS提取总量最少。活性污泥EPS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34.69%~63.49%)、腐殖酸(24.93%~48.51%)和多糖(9.65%~18.51%)。碱法、超声法和超声+CER法对蛋白质的提取效率较高,提取量可以达到(56.56±1.49)~(57.30±3.63) mg/gVSS;加热法对腐殖酸的提取量最高,为(55.78±5.08) mg/gVSS。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超声+CER法的蛋白质类物质的荧光峰强度最高。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的红外吸收峰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官能团密切相关,这与EPS提取组分含量相吻合。根据EPS总量和各组分提取效果,推荐超声+CER法作为SBR反应器中活性污泥EPS的提取方法。
关键词:胞外聚合物; 活性污泥; 提取方法; 超声; 阳离子交换树脂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17期,页码:25-31.
深度脱水污泥好氧发酵工艺研究
胡佩佩1,侯锋2,范莹1,刘成军1,陈力子1,卢先春2,周晓2
(1.四川蓉信开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41;2.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北京101101)
摘 要:好氧发酵是市政污泥处理处置的重要工艺。常规污泥好氧发酵工艺以机械脱水的湿污泥(含水率约为80%)为原料,为调节含水率,需添加大量辅料和返混料,存在物料成本高、占地大、发酵效率低等弊端。为此,以深度脱水后的污泥为原料,采用好氧发酵处理工艺,通过优化物料配比进行中试。以贵阳市新庄一期污水处理厂含水率在60%左右的低温干化污泥为主要原料,添加总量约13%的辅料和返混料。发酵过程中记录温度和产品主要指标,结果表明,工艺改良后深度脱水污泥在大幅减少物料添加量、减小占地的情况下,可进行正常的好氧发酵,同时达到加速升温、缩短发酵周期的效果。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17期,页码:74-77.
两段式污泥深度脱水工艺在
全地下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陈志真,邱明,魏斌,李国洪,罗志宾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10)
摘 要:在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工艺选择时,由于要求污泥含水率在60%以下,较多采用板框压滤机,而板框压滤机由于体积大,在全地下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介绍了西北地区首座全地下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深度脱水工艺设备原理和特点,对脱水车间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工艺特点、能耗及运行成本等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两段式污泥深度脱水工艺的特点和适用工况,可为类似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24期,页码:119-123.
剩余污泥碳化裂解液的资源化中试研究
赵博玮,牛宇锟,谢飞,李登飞,周爱娟,孔鑫,汪素芳,岳秀萍
(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摘 要:山西省晋中市污水处理厂建立了国内首家较大规模的污泥碳化工程项目,处理量达到300 t/d,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但其产生的碳化裂解液中COD浓度高达20 000 mg/L左右、氨氮浓度约为1 200 mg/L,并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碳化裂解液的处理成为制约该工艺发展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了污泥碳化裂解液制备反硝化碳源和产甲烷两种资源化方案,并构建了处理量为1 m3/d的中试装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厌氧产甲烷工艺,裂解液中有机物的甲烷产率达到0.33 m3/kgCOD,证明其具有较好的产甲烷潜力;通过厌氧酸化联合氨吹脱工艺,裂解液中的COD酸化率达到50%以上、COD损失率为14.2%、氨氮去除率达到85%以上;裂解液制备的碳源的反硝化效果略低于乙酸钠但优于葡萄糖,是良好的反硝化碳源。以中试结果和市场价格推算,日产生300 m3裂解液的污泥碳化工程,若回收甲烷每年可节约能源成本141.99万元,若回收碳源每年可节省碳源投加费用467.57万元。
关键词:剩余污泥; 碳化裂解液; 资源化; 反硝化碳源; 沼气
杭州市某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系统改造方案
陈滨辉1,陈列斌2
(1.浙江恩弗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2.百奥兰(浙江)水务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 要:本文以杭州市某污水厂污泥深度脱水系统改造方案为例,介绍石墨烯加热污泥真空干化脱水技术在市政污泥处理领域中的运行效果,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污泥深度脱水;真空干化技术;市政污泥
AAOA-MBR工艺在温州市某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陈滨辉1,李求斌2
(1.浙江恩弗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2.百奥兰(浙江)水务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 要:MBR工艺相比于其他处理工艺有较大的优势。本文通过对A2OA-MBR工艺在温州市某污水处理厂的应用,从处理效果、建设成本、运行成本以及膜污染控制措施几个方面论述MBR工艺在市政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MBR工艺;市政污水处理;膜污染控制;应用前景
一体化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牛明军,李启飞,李林
(郑州国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摘 要:污泥处置方式有土地利用、焚烧、填埋和建筑材料综合利用等,影响污泥处置运行成本和处置方式选择的关键因素是污泥含水率,郑州国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一体化污泥深度脱水系统,设备将污泥含水率由98%降低至60%以下,一站式实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处理,降低污泥处置成本。一体化污泥深度脱水系统于2021年4月通过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技术评估,设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体化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已有100多套设备在全国多地污水处理厂及污泥处置中心投入运行,光大水务、中国水务、北控水务、中环环保、中国黄金集团等多个客户给予设备较高评价。
污泥蛋白发泡剂制备工艺多目标优化研究
崔静
(天津市裕川微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中国,300451)
摘 要:为了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处理,获得污泥蛋白发泡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从而降低污泥的处理成本,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极差分析,考察了反应pH数值、反应温度T、反应时间t、以及物料含水率W对综合目标值的影响显著性;借助matlab软件,以提取的污泥蛋白初始浓度、蛋白回收率,发泡倍数以及泡沫稳定性为目标函数,对污泥蛋白提取工艺进行模拟分析,做出各目标函数的回归方程,采用多目标优化法得出最优的提取工艺方案为: W=91%、pH数值为13、T=125℃、t=1.78h。该工艺条件下污泥蛋白回收率为56.65%, 发泡倍数为27.58倍,泡沫稳定性为7.37h。
关键词:污泥蛋白;泡沫稳定性;发泡倍数;多目标优化
污泥调理、干化新技术介绍
田强
(成都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在城镇污水的处理过程中,产生着大量的剩余污泥。如果不对这些剩余污泥进行有效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所谓对剩余污泥进行处理,传统的处理方法,就是对剩余初沉污泥、消化污泥、化学污泥和剩余活性进行浓缩、消化、调质、脱水、干化和处置的过程。随着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的提高,加之大部分城市雨污分流不彻底,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普遍偏低,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工艺,与几十年前或者十多年前的污水处理工艺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不仅一级处理工艺中去除了初次沉淀池。二级处理中的一些传统工艺,大部分也被去除淘汰,如氧化沟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CASS系列工艺、生物膜法BAF等工艺,都被A2/O或多段A/O延时活性污泥法工艺+三级深度处理工艺所代替。另外,由于污泥消化技术的复杂性,加之运行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管理不规范、不严谨,全国早期建设的近60个污泥消化设施,还在正常运行的不到10个,除此以外的污水处理厂均取消了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消化环节。因此,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既没有初沉污泥,也没有化学污泥和消化污泥,基本全部为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
(宁津县金工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污泥干化自动切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智能容错污泥切条机。
背景技术:周知,污泥切条机是一种把污泥切成条状的机械,切条后的污泥更便于被烘干处理;该种切条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带有刀槽的两刀轴(分别为驱动刀轴和从动刀轴)互相相向转动。污泥进入两刀轴中间,刀轴相向转动时把污泥挤压到对方刀槽中,污泥形成条状。安装于刀轴下部的泥梳的齿条插入刀轴的刀槽中,在刀轴转动的过程中,把刀槽中的泥条梳出,形成长方形的泥条。这样,相同体积的污泥成倍增加了与烘干热气接触的表面积,可有效的提高烘干脱水速度,实现快速烘干。
利用阶梯炉焚烧处置污泥等废弃物方案
李工
(北京中投润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摘 要:“烧好”和“多烧”污泥等各类废弃物是目前水泥窑协同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不影响熟料生产的条件下更多地处置废弃物,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文章介绍了一种在线式预燃炉,该技术采用固定阶梯式设计,工艺简单适用,设备成熟可靠,能有效实现废弃物处置产能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污泥处置;预燃炉;在线式;固定阶梯;液压推料;喷吹
SFD立式高压带式深度脱水技术应用于
大规模污泥集中处置项目的典型案例
陈良才1,刘洪波2,李超1,潘涛1
(1.上海凌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上海理工大学)
摘 要: 高压带式深度脱水技术可将污泥含水率降低到60%以下,高效且经济,近年已被广泛用于污泥的深度脱水减量。SFD立式高压带式深度脱水机的主压辊采用“立式排布”,“低进高出”,具有脱水效率更高、占地更小的特点,该技术已获授权专利30项,应用于市政污泥、各类工业污泥和固废的案例达90多项。SFD立式高压带式深度脱水技术可根据后续处理处置环节如干化、焚烧、好氧发酵和填埋等的需求,采用针对性的污泥改性路线,实现不同的污泥含水率目标。SFD立式高压带式深度脱水技术以含水率80%污泥为直接处理对象,适用于大规模污泥集中处置项目。典型大规模污泥集中处置案例表明,将SFD立式高压带式深度脱水技术作为干化-焚烧系统的预处理,先将污泥含水率降低到70%以下,提升污泥低位热值,再进行干化-焚烧处理,可实现整体系统的热平衡;同时提升了污泥干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并将干化系统规模降低50%以上,从而降低了项目的整体投资和运行费用。
关键词:SFD立式高压带式脱水机;深度脱水;干化焚烧;污泥处理处置
新型污泥调理剂——助力污泥深度脱水
苏晓旭
(河北凌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摘 要:为了解决长期以来污泥脱水用“石灰+铁盐”或PAM的常规调理剂技术存在的问题,助力污泥的深度脱水处理,选用新型污泥调理剂,针对板框压滤机的PAA系列污泥调理剂,进泥量大、不粘滤布、泥饼含水率可降到60%以下;针对经普通带式压滤机初步脱水后含水率80%多的湿污泥,无需再次稀释,与新型污泥调理剂PBA+PDA产品干拌,利用高压带式机或超强压榨机,可直接将泥饼含水率降到60%及40%以下。新型污泥调理剂用量少、成本低、安全环保,对污泥热值影响小,脱水后泥饼可用于堆肥、制砖或焚烧发电等,有利于污泥资源化处置。
关键词:新型污泥调理剂;污泥深度脱水
建材企业转型升级之路—太阳能与窑炉余热综合利用污泥干化制砖技术
闫广播、孙红波、李连盟、李科、王安星、王光磊
(山东福航新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窑炉余热;太阳能;污泥干化;制砖原材料;成品砖
摘 要:当前窑炉制砖工艺仍以传统的黏土配料烧制为主,主流工艺为:将黏土、粉煤灰、页岩等按一定比例添加后,通过破碎系统破碎呈粉末状,将水按比例添加搅拌均匀后进行陈化,陈化好的原料送入制砖机进行压制成型,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三届)邀请函
共创、共生、共赢--鼎力打造中国污泥处理处置核心品牌生态圈
(请提前报名回执,限1500人;本次会议仅限提前回执报名单位代表参会;参会代表可获得2022年年度继续教育学时证明)
时间:2022年11月7日—10日,11月7日报到,11月8日—9日会场报告,11月10日参观
会议地点: 宝盛水博园大酒店(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街道水博大道118号)
会议联系人:金晟 18622273726 (微信同号)
会议主办协办技术报告咨询:王领全 13752275003 (微信同号)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
上海复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仁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博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北京交通大学
协办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
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北排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金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康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协和炉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锐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楚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沃太克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绿水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恩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环球中科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晟启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郑州国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凌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艺高人和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威立雅水务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苏伊士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普拉克环保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可迪尔环境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江苏大德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武汉铭创新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天通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创新华一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艾尔旺新能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国内国际水行业协会(学会)
中国给水排水品牌委员会
《亚洲环保》 媒体平台
济南浦华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水业网(www.water8848.com )
支持单位:
《给水排水》杂志
《环境卫生工程》杂志
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国际水协污泥专家委员会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
北京合清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壹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机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市万可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斯道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宁津县金工机械有限公司
南通爱可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百奥兰(浙江)水务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福航新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爱姆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投润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中大贝莱特压滤机有限公司
苏州美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市鼎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富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雅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双佳泵业有限公司
水艺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川德青科技有限公司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长江清源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所
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三峡集团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污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国给水排水战略联盟
中国污泥处理处置战略联盟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
天津凯英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山东省共赢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市有机废弃物生物转化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环保产业室
全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标准化工作组
南京市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维尔利集团
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光大水务有限公司
水发集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荷污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东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江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中英国际低碳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浙江大学环境污染防治研究所、浙江大学环资学院固废研究中心、南阳理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所、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建筑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等。
战略合作微信平台
支持媒体:《中国给水排水》杂志、中国水业网( www.water8848.com )、《环境卫生工程》杂志、环保在线、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网站(http://www.cnww1985.com)、中国水网、慧聪水工业网、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必高环保人才网、亚洲环保杂志 、水处理技术杂志等.
为贯彻落实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要求,酝酿多年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颁布。该计划强调水质、水量和水生态的一体化管理,预计到2021年中国水处理投资规模可超2万亿元。 2021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827号),提出到2025年,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京津冀地区建制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污泥无害化处置水平明显提升。到2035年,全面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置,污水污泥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城镇污水得到安全高效处理,全民共享绿色、生态、安全的城镇水生态环境。随着水行业企业迎来发展黄金时代,2022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三届)也将进入发展新阶段。
近年来,随着我国污水处理能力的快速提高,污泥量也同步大幅增加。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87.2万公里,同比增长8.7%;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2.1亿立方米/日,同比增长7.8%。2021年,污水处理率97.89%,比上年增加0.36个百分点;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68.6%,比上年增加3.8个百分点。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到2025年,全国新增污泥(含水率80%的湿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规模不少于2万吨/日,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达到95%以上,基本形成设施完备、运行安全、绿色低碳、监管有效的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体系。
全国目前年产生含水量80%的污泥6000多万吨(不含工业污泥4000多万吨)。到2025年,年产生含水量80%的污泥达到1.6亿吨(包括生活污泥和工业污泥),与之对应的是,污泥处理市场将保持10%以上的复合增长,到2025年达到500多亿元的规模。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我国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有70%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污泥随意堆放及所造成的污染与再污染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并且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社会的关注促使国家不得不对污泥的处理处置重视起来,国家的重视又促使了污泥处理处置市场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住建部明确要求:各地要按照“绿色、环保、循环、低碳”的污泥处置技术路线,督促落实城市人民政府规划建设的主体责任,合理选择工艺,加快设施建设。各级排水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污泥处理处置单位严格按照《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要求,对污泥去向、用途、用量等进行跟踪、记录和报告;对非法污泥堆放点要一律予以取缔,不满足防护要求的污泥临时堆放点要限期完成达标改造;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转移、倾倒、处置污泥的,要严格依法处罚。要打通污泥无害化产物的出路,“以资源化带动产业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营。对于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水平,了解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前景与发展趋势,切实达到污泥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的要求,避免由此引起的二次污染,《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联合 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北京艺高人和工程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复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伊士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威立雅水务、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国际水协污泥专家委员会等单位决定举办“2022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三届)”。届时将邀请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到会作主题报告,针对污泥处理处置的标准实施、成熟工艺及设备运行经验、污泥处置政策等问题进行解答和研讨交流,同时为相关单位搭建推介城镇污泥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平台。
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外排水行业设计、科研、运营单位、建设单位的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国内外知名机构和企业参会并作学术交流。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于2010年(第一届,秦皇岛)、2011年(第二届,青岛)、2012年(第三届,大连)、2013年(第四届,上海)、2014年(第五届,长沙)、2015年(第六届,宜兴)、2016年(第七届,天津)、2017年(第八届,北京)、2018年(第九届,保定)、2019年(第十届,上海)、2020年(第十一届,西安)、2021年(第十二届,上海)分别在秦皇岛、青岛、大连、上海、长沙、宜兴、天津、北京、保定、上海、西安、上海 举办了第一至十二届污泥处理处置高级研讨会,此次是第十三届,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下,它已成为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污泥处理处置行业会议。
一、大会运作原则和目标
本届大会按照专业化、高规格、高水平的要求,突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特色。邀请污泥处理处置各个研究方向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主要单位代表,办成中国规模和影响力最大、最专业的行业盛会。
二、大会形式
本届大会以会议研讨交流为主(约60个专家报告)和现场参观典型工程为辅助的形式。
三、大会征稿主题(论文已截稿)
1、各地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的概况及规划(工程信息和工程实例介绍);2、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标准解读及政策探讨;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的设计经验;4、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与工艺选择;5、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管理经验探讨;6、污泥生物堆肥与土地利用技术及工程实例;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技术研究与应用;8、流化床污泥焚烧炉技术及应用;9、热电厂、水泥厂等工业领域掺烧城市污泥的应用实例;10、污泥厌氧发酵/工业化生物制气技术与装备;11、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技术与装备;12、污泥固化稳定化技术与装备;13、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及工程实例,设计经验,调试、运行管理经验等;14、高效污泥脱水技术与装备;15、污泥输送技术与设备;16、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调研报告和市场分析;17、自来水厂污泥的处理及处置;18、工业污泥处理及处置/工业园区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村镇污水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19、国家“十三五”城镇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总体思路及投资热点;20、污泥干馏,污泥碳化,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技术;
21、黑臭水体及坑塘污水污泥治理和工程案例。
22、污泥处理处置升级改造技术及工程案例。
23、智慧水务、智慧环保、智慧污泥处理处置等。24、中国污水污泥综合治理投资运营管理公司(机构), 设计院(公司), 总承包公司,工艺技术专业公司,装备、材料、药剂供应商等单位名录汇编。25、青年创新技术成果、专利 、解决方案等展示交流对接(利用 会议论文集 、网站 、微信平台 、会议现场展板等 )。
26、无废城市环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标准、技术及案例
27、其他相关主题(如固废资源化、除臭、渗滤液处理、水环境综合治理等)。
28、本届大会着力邀请行业内顶尖企业、上市公司、国际知名企业、领先民族品牌参展,集中展示世界领军污水处理、泵管阀、智慧水务、海绵城市技术与设备 、给排水管网、 膜分离技术设备、污泥处理新技术等水环境治理领域的优秀企业、前沿技术与优质解决方案;共创、共生、共赢--鼎力打造中国给水排水水环境污泥处理处置核心品牌生态圈。
优秀案例评选: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固废资源化利用、垃圾渗滤液处理优秀特色案例征集及评选(可发优秀标杆案例证书)。参选资料报送至:
题 目:新理念 新格局 (报告题目待定)
报告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原巡视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 理事长 张悦 先生 (张悦先生曾任住建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城市建设司巡视员、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等职务。长期从事城市供水、节水、污水、污泥和垃圾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和行政工作。)
报告题目: 污泥处理处置工艺选择及工程案例(2022)
报告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李成江 顾问总工
报告题目:污泥热解安全资源化关键技术装备与工程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期报告(2022)
报告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许国仁 教授
许国仁 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专家。国际水协(IWA)Fellow,国际水协(IWA)“污泥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主持污泥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国家“863”重点项目等多项。 获国际水协(IWA)“全球创新荣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奖励。
工业污泥大会会场报告题目:中国工业污泥绿色低碳处理与未来发展方向(2022)
报告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许国仁 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组分分离的污泥提质减量及资源化的技术研究
报告人:汪诚文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污水污泥焚烧处理关键技术及建设标准(2022)
报告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胡维杰 三院总工
报告题目:制革废水污泥与废料混合焚烧工艺设计难点研究与思考
报告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戴明华 水一院副院长/副总工程师
报告的题目:碳达峰/碳中和形势下 中国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必由之路—以废治废 节能减排 协同低碳
报告人:浙江大学 翁焕新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剩余活性污泥最大消化潜力分析与高效消化工艺开发
报告人:汪善全,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卤代POPs生物降解及污泥厌氧消化研究与技术开发。其中,所获得的多氯联苯(PCBs)脱氯菌株及其功能基因信息是该研究领域近30年来的重大突破(PNAS, Wang et al., 2014; PNAS, Bedard, 2014)。先后获得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等支持。
报告题目:“污泥王”深度脱水,将减量化进行到底!
报告人:天津锐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甘泉 董事长
报告题目:德国城市地下管线污泥处置技术和经验
报告人:上海沃太克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陈仁辉 技术总监
报告题目:污泥有机无机分离及精准资源化利用技术
报告人:天津壹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王学科 总经理
报告题目:污水厂污泥深度减量干化工艺介绍-无人干化车间
报告人: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易毅 芬尼科技 总经理
报告题目:圆盘式污泥干化成套技术介绍及工程应用
报告人:天通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黄佳 副总经理
报告题目:市政污泥制备高性能蓄水陶土的创新科技与方法
报告人:武汉铭创新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蹇守卫 首席科学家
报告题目:污泥热解碳化成套技术分享及应用前景探讨(2022)
报告人:山东金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景元琢 副总经理
报告题目:一体化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2022版
报告人:郑州国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牛明军 总经理
题目1(污泥方向):污泥处理处置的国际经验——40 CFR part 503与ISO 19698解读与启示
内容简介:40 CFR part 503:STANDARDS FOR THE USE OR DISPOSAL OF SEWAGE SLUDGE(污水污泥利用和处置标准)是近三十年来美国污泥处理处置的法律基石,ISO 19698:2020:Sludge recovery,recycling,treatment and disposal — Beneficial use of biosolids — Land application(污泥回收、再利用、处理和处置 生物固体资源化利用 土地利用)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的首部污泥专业领域国际标准,上述两个标准是当今世界污泥领域公认的技术准则。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事业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发展到今天,“新技术”仍显现层出不穷的态势,技术路线日益纷繁复杂,法规政策标准愈加千头万绪,而行业发展方向却好似“雾里看花、水中捞月”。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重新审视、参考、借鉴一下污泥处理处置的国际经验,看看对于我们现在的工作能否带来新的启示。
题目2(固废资源化方向):厨余垃圾处理技术路线选择与SACT系统
内容简介: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政策后,要求原有厨余垃圾处理技术必须做出优化调整。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专项指南角度,肥料化土地利用处置模式是未来的优先选项;现有处理技术能够实现上述目的的共有四条技术路线,涉及预处理技术、厌氧消化、生物转化处理、好氧堆肥,分析了其主要分类及各自的优缺点。最后,结合SACT系统技术特点,介绍了其在厨余垃圾处理领域应用前景。
个人简介:王涛,研究员,研究生导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机械工业有机固废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环保与绿色制造技术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全国城镇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4)委员,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7)委员,机械工业环保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MIF/TC7)委员,北京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报告题目:城镇污水厂泥-水-气协同治理创新实践
报告人:上海复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卢宇飞 博士
报告题目1:基于“碳中和”理念的有机固废超高温好氧发酵与资源化
报告题目2:基于“碳中和”理念的市政污泥超高温好氧发酵与资源化
报告人:东北大学 过程装备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朱彤 教授/博导,所长
报告题目:连续式水热碳化深度脱水工艺工厂化应用
报告人:杭州协和炉窑工程有限公司 陆建忠 总工程师
题目:“双碳”目标下安德里茨集筛选、浓缩、脱水、干燥和焚烧于一体的系统解决方案(拟定)
报告人: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 徐学群 分离技术部门全国销售总监-整机、副总经理
题目:低碳零排的一站式全过程污泥解决方案 (2022)
报告人:宋玉 —— 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研发总监、上海污泥处理与资源化高新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污泥低碳与资源化高新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
报告题目:高压带式TJSD连续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创新工艺及应用(2022)
报告人:魏宏斌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
题 目:污水厂污泥深度减量干化工艺介绍-无人干化车间(2022)
报告人: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易毅 芬尼科技 总经理
题目:稳定且低运营成本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2022)
报告人:石文政 上海仁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报告题目:污泥低碳深度脱水及资源化处置应用实践
报告人:山东创新华一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徐汝锋 总经理
报告题目:卧式薄层污泥干化工艺在市政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实例分析(2022)
报告人:北京艺高人和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朱明行 总经理助理
报告题目:污泥减量工艺包(叠螺+密相带式深度脱水机)的应用和实例分析
报告人 :江苏康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周顺龙 技术总监
题目:超低温微风污泥干化技术应用(低温热泵干燥技术短板及创新,解决粉尘、恶臭和腐蚀等问题)
报告人:可迪尔环境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游瑞成 污泥事业部名誉董事长
题目:SFD系列高压带式深度脱水技术在有机固废减量中的应用(2022)
报告人:上海凌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潘涛 销售总监
报告题目:低能耗污泥脱水干化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2022)
报告人: 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肖波 技术中心
题目:城市污泥与工业固废共处置低碳焚烧技术-桐乡1300吨案倒介绍
报告人 :李天增 张鸿涛 王凯军 清控环境(北京) 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碳达峰碳中和形势下的典型污泥脱水
报告人:重庆大学 郑怀礼 二级教授
郑怀礼,重庆大学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是国内外10多个学术期刊编委(包括SCI期刊),常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主要从事水环境保护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已主持主研了国家级、部(省)级课题50多项,另先后主持完成横向科研项目50多项。获2016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1)、2017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3年度重庆市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1)、2014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1)。另获其它省部级政府科技奖7项(包括一等奖)。已培养毕业全日制学历博士研究生30余名,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其中进入《SCI》400多篇,绝大多数论文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获授权国家专利30多项。参加起草并获批国家标准17项,行业标准8项。另主持完成重庆市地方行业标准一项。主编出版专著2部,参编出版书籍4部。
报告题目:多场耦合市政污泥高干脱水机理及低温干化技术研究
报告人: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饶宾期 教授/所长
报告题目:源来有泥 泥水共治(2022)
报告人: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何光亚 污泥污水事业部技术总监兼研发中心副总监
报告题目:全球领先的安德里茨大规模污泥干化技术
报告人: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 徐学群 分离技术部门全国销售总监-整机、副总经理
报告题目: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消化改造低碳工程实践
报告人:北京北排建设有限公司 邓茜 高级工艺经理
题目:《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解读
报告人:戴晓虎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十二五”86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专家、污染控制主题专家组组长、住建部国家重大水专项“城市水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主题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水专项滇池流域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报告题目:污泥,污泥,何去何从?
报告人:北京建筑大学 郝晓地 教授(郝晓地,山西柳林人,教授,从事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污水处理数学模拟技术、可持续环境生物技术。现为国际水协期刊《WaterResearch》区域主编(Editor))
报告题目:污泥干化焚烧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些问题
报告人:绿水股份有限公司 陈奕峰 浙江省固废装备研究院院长
报告题目:污泥处理处置工艺的全生命在后期评价研究进展与应用
报告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研究员 /北京环球中科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张伟军
报告题目:热泵低温干化污泥处理工艺技术和产品介绍
报告人:江苏博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黄志洋 总经理
报告题目:加拿大/美国污水厂低碳运行工程实践-初沉污泥水解酸化技术及应用
报告人:青岛沐邦汇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李永秋博士 ,加拿大注册工程师,STANTEC 公司高级技术合伙人
报告题目:超低能耗高效安全污泥湿式氧化处理工艺及应用
报告人:孟继安 博士,清华大学/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
报告题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城镇再生水厂污泥处理处置运行实践
报告人:马富亮,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北京排水集团污泥处置分公司市场部部长助理
报告题目:污泥干化焚烧工艺设计要点探讨
报告人: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李彪 五院固废市场经理/设计经理,高工
报告题目:“双碳”目标下市政污泥磷资源回收技术遴选与工艺优化(2022) 报告人:杨长明,同济大学环境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环境生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污泥微塑料的水热解聚机理及调控技术研究(2022)
报告人: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李小伟 博士,副教授,博/硕士生导师
题目:威立雅在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中的探索与实践(2022)
报告人:威立雅水务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王维燕 商务经理
报告题目:生物基炭材料促进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气的研究(2022)
报告人: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刘和 教授/博导 刘和: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环境微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爱尔兰国立大学客座教授,国际水协中国厌氧消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微生物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环境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
报告题目:低温蒸发技术在污泥减量中的应用(2022)
报告人:广州晟启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谭吉祥 集团市场经理
报告题目:恩萨污泥处置与资源化整体解决方案
报告人:北京恩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张请 市场总监
报告题目:带式污泥干化与污泥焚烧系统的优化组合
报告人:南通爱可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陆建国 总经理
报告题目:水厂污泥在土木与环境工程中的再利用研究 Advancing Waterworks Sludge Reuse in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报告人:赵亚乾,西安理工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人简介:
赵亚乾,爱尔兰籍华人,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水协会(IWA)会士,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甘肃省“飞天学者”讲座教授,西安理工大学全职特聘教授。苏格兰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博士,英国女王大学博士后。国际水协人工湿地专家委员会执委、中国区协调人,Waste and Biomass Valorization等9个国际期刊副主编或编委。2004-2018任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土木工程系专任教师,博士生导师,水环境实验室主任(2007-2018),科研系主任(2011-2014)。2019年全职回国加盟西安理工大学同时兼任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访问教授。主要从事人工湿地污水生态处理、河流生态恢复、污水脱氮除磷、污泥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各类英文论文435篇,指导博士后4名,毕业博士生15人。2022年被research.com网站评为爱尔兰顶尖科学家(top scientists)。2021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和全球10万顶尖科学家(排名第4.9万左右)。2021年获爱尔兰中国环境、资源和能源协会(ICAERE)三叶草环境奖(Shamrock Environmental Award)。2017年3月13日CCTV4“华人世界”栏目报导了赵亚乾教授及其团队的人工湿地研发工作。2013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三秦友谊奖”。
报告题目:饮用水厂污泥处理技术研究与实践
报告人:浙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刘宏远 教授
报告题目:我国重点流域典型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方式调研与分析
报告人: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谭学军 总院副总工/教授级高工
报告题目:尿液+竹炭,拯救世界--源分离厕所与减污降碳
报告人:深圳市绿水青山环境有限公司 陈向阳 经理
题目:双碳背景下上海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思考
报告人: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王丽花 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市政污泥提取蛋白肥工艺优化与应用
报告人:傅金祥,博士(后),二级教授,博导国家注册给水排水设备工程师
沈阳建筑大学辽河院 院长,沈阳建筑大学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
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住建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最高检察院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技术专家、国家住建部水务咨询专家,辽宁省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沈阳市杰出人才。
社会兼职:中国土木建筑学会理事,中国水工业分会(给水排水学会)理事,中国环境学会理事,东北给水排水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给水排水学会理事长,辽宁省土木建筑、市政、环境、水利工程咨询专家。
题 目:新理念 新格局 (报告题目待定)
报告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原巡视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 理事长 张悦 先生 (张悦先生曾任住建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城市建设司巡视员、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等职务。长期从事城市供水、节水、污水、污泥和垃圾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和行政工作。)
报告题目:包头市城市餐厨垃圾及污泥协同处置项目工程设计
报告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一设计院 杨睿 高工
报告题目:适用于生化污泥深度脱水的有机脱水剂——飞孚洛(Feyfloc)产品与应用
报告人: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闫武军 应用技术总监
报告题目:长江经济带典型中小城市多源污泥特性研究
报告人:方宁,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上海) 主任助理,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长江经济带典型中小城市多源污泥特性研究
报告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周维奇 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城市污泥分级分质资源化利用及产能
报告人: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周爱娟 教授
报告题目:超净排放的污泥焚烧解决方案
报告人: 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报告题目:华中特大城市大型通沟污泥处理设施设计建设案例
报告人:万睿,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二设计院总工助理,给排水高工,注册环保工程师,武汉市水体淤泥处置工程(一期)设计项目负责人
报告题目:城市污泥好氧发酵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报告人:北京合清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陈俊 博士、教授级高工
报告题目:基于金属离子调控的剩余污泥产酸发酵强化技术
报告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庞鹤亮 副教授
报告题目:碳中和背景下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报告人: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宋世琨 ,刘波
刘波: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二设计研究院 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工
报告题目:市政污泥及餐厨厨余协同厌氧消化处理案例分享
报告人:河南艾尔旺新能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杜玮 副总工
报告题目:水厂和污水厂污泥联合处理机制和发展
报告人: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李军 教授/博导
报告题目: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整治中“泥”治理的策略、实践和启示
报告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唐颖栋 茅洲河水环境整治工程设计总负责人,一级项目经理、生态环境工程院副院长
报告题目:市政污泥热解炭化技术及工程应用
报告人:吴云生 北控水务集团 产品与解决方案中心副总工程师兼任污泥产品总监
工业污泥报告题目:污泥衍生碳材料制备及其应用特性研究
报告人:胡艳军 浙江工业大学 教授
固废大会题 目:城镇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全流程除臭技术应用案例
报告人:北京建筑大学 刘建伟 教授
题目:生物(活性)焦吸附再生装置及装配式污水厂(改良多级AO-NMBR)设计介绍
报告人:天津机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李菲 技术部经理
技术报告不断完善中……
2021年污泥大会会场报告日程
附件: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
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二届)日程
会场报告日程:(4月12日和13日早上7:40至晚上22:00会场报告交流,会场:上海市富悦大酒店 富悦厅1、2 )
(播放PPT的屏幕比例为 16:9的宽屏 )
4月12日上午
7:40—8:00
与会代表进入会场:交流对接,共创,共生,共赢
8:00—8:20
领导致辞
8:20—12:00
(主持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总工/教授级高工 郑兴灿 博士 )
8:20—8:45 (20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 目:新理念 新格局(一): 让生命再放光彩 ——活性污泥新百年展望
报告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原巡视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 理事长 张悦 教授 (张悦先生曾任住建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城市建设司巡视员、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等职务。长期从事城市供水、节水、污水、污泥和垃圾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和行政工作。)
8:45—9:10(20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基于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思考
报告人:戴晓虎 教授/博导、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十二五”86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专家、污染控制主题专家组组长、住建部国家重大水专项“城市水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主题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水专项滇池流域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9:10—9:30(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 目:卧式薄层污泥干化工艺在市政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实例分析(2021)
报告人:北京艺高人和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朱明行 总经理助理
9:30—9:50(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 目: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下的泥、水、气协同治理实践(2021)
报告人:上海复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卢宇飞 博士 总裁助理兼研发中心主任
9:50—10:15(20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中国干化-焚烧技术市场分析与案例研究
报告人: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 王凯军 教授/博导
10:15—10:35(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高压带式TJSD连续污泥深度脱水设备及其与低温干化、好氧堆肥的联用工艺
报告人:魏宏斌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
10:35—10:55(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智能、高效带式干化机装备介绍(2021)
报告人: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易毅 芬尼污泥干化事业部总经理
10:55—11:15(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走低碳发展之路,推动污泥减量阶段的节能降耗
报告人: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 刘道广 副总裁兼技术中心总监
11:15—11:35(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 目:景津智慧型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在污泥行业中的应用(2021)
报告人:景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庞少庭 副总经理
11:35—12:00(20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污泥绿色低碳循环技术路线与发展方向(2021)
报告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许国仁 教授
许国仁 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专家。国际水协(IWA)Fellow,国际水协(IWA)“污泥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主持污泥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国家“863”重点项目等多项。 获国际水协(IWA)“全球创新荣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奖励。
12:00—13:25
午餐(上海市富悦大酒店 自助餐)
4月12日下午(会场:上海市富悦大酒店 富悦厅1、2 )
13:25—19:00 (主持人: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李金河 副总经理 )
13:25—13:55(2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探讨及工程案例分享(2021)
报告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李成江 顾问总工
13:55—14:15(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威立雅先进的市政污泥处理技术及案例介绍(2021)
报告人:威立雅水务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王维燕 污泥市场拓展经理
内容主要介绍工艺,包括:焚烧、厌氧消化(+沼气脱硫,待定)、两相消化(处理生物质)、湿式氧化。
14:15—14:35(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脉冲除尘在污泥干化设备中应用(2021)
报告人: 广州凯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蓝日远 销售总监
14:35—14:55(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纯有机深度脱水技术助力市政污泥资源化2021
报告人: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闫武军 应用技术部高级经理
14:55—15:15(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 目:低温干化在污泥集中处置的应用及低温蒸发技术未来的发展(2021)
报告人:广州晟启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谭吉祥 市场总监
15:15—15:35(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首都700吨/日市政污泥干化焚烧工程建设及运营分享 (2021)
报告人:绿水股份有限公司 陈奕峰 浙江省固废装备研究院院长
15:35—15:55(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 目:污泥无害化处置技术及案例分享(2021)
报告人: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何光亚 技术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15:55—16:15(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稳定且低运营成本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报告人:石文政 上海仁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16:15—16:35(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高效污泥低温干化技术(2021)
报告人: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陈卫东 污泥产品技术总监
16:35—16:55(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高可靠性污泥处置装备技术介绍及案例分享(2021)
报告人:北京恩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张请 市场总监
16:55—17:15(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高效节能污泥干化减量解决方案(2021)
报告人:广东派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邢卫东 销售总监
17:15—17:40(20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论污泥单独焚烧———我国污水厂污泥处理必选方案之一
报告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胡维杰 三院总工
17:40—18:05(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城镇污水厂污泥干化焚烧及资源化利用案例分享(2021)
报告人: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王丽花 总工程师
18:05—18:30(20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深度脱水+焚烧发电”4000吨/天一体化污泥处置技术的案例分享
报告人:方卫国, 1991年8月进入萧山自来水公司工作,先后在萧山自来水公司任二水厂副厂长、公司总师办主任兼调度室主任、总工程师等职务。2007年萧山自来水公司和污水公司合并成立水务集团成立后,任杭州萧山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现更名为杭州萧山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经理、总工程师等职务。
本报告结合具体应用实例,对于区域性的大规模的污泥集中处置采用的“深度脱水+焚烧发电”技术的应用,重点介绍项目的特点、运行效果及经验总结。
18:30—19:00
抽奖奖品【华为笔记本电脑等】由《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等单位赞助提供;诚挚征集奖品赞助单位,联系人:王领全 13752275003)
19:00—20:00 晚餐( 上海市富悦大酒店 自助餐)
4月12日 晚上20:00—22:00 (专家论坛 会场:上海市富悦大酒店 富悦厅1、2 )
(主持人:同济大学环境学院 联合国环境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 李风亭 教授 副院长)
20:00—20:25(20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污泥高温好氧消化技术研究及其应用前景分析(2021)
报告人:朱南文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20:25—20:50(20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处理污泥的研究与应用
报告人:东北大学 过程装备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朱彤 教授/博导,所长
20:50—21:15 (20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污泥高干脱水技术及微观机理研究
报告人: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饶宾期 教授/所长
21:15—21:40 (20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新政策形势下的污泥脱水综合分析(2021)
报告人:同济大学环境学院 联合国环境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 李风亭 教授 副院长
21:40—22:00
抽奖(奖品【华为荣耀MagicBook 14英寸笔记本电脑等】 由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等单位赞助提供;诚挚征集奖品赞助单位,联系人:王领全 13752275003)
4月13日上午 (报告会场:上海市富悦大酒店 富悦厅1、2 )
(主持人:王涛 研究员、研究生导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机械工业有机固废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环境保护与绿色制造技术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7:50—8:20(20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协同处理的最新技术——以废治废、节能减排、低碳治霾(2021)
报告人:浙江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翁焕新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8:20—8:40(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废气恶臭治理行业技术探讨(2021)
报告人:杭州楚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部主任 曹飞飞 博士
8:40—9:00(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城市污泥好氧发酵工艺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2021)
报告人:北京合清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陈俊 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9:00—9:20(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污水处理厂尾水难降解COD去除技术及瑞典分析仪表介绍报告人: 天津机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谢小东 技术经理
9:20—9:40(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因地制宜的污泥焚烧解决方案
报告人:苏伊士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程忠红 技术推广经理
9:40—10:00(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 新型污泥处理装备的研发与制造
报告人:江苏康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周顺龙 技术总监
10:00—10:20(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多段回转发酵舱式污泥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及案例分享(2021)
报告人:上海万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张凯 副总经理
10:20—10:40(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 目:再谈污泥造粒干化~17年见闻~40年基础(2021)
报告人:靖江市鑫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张元才 总经理
10:40—11:00(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污泥热碱水解处理及资源化技术应用(2021)
报告人:天津裕川天津市裕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崔静 总经理/博士
11:00—11:20(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污泥和废渣系列深度脱水减量技术
报告人:上海凌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潘涛 销售总监
11:20—11:40(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深度脱水不再那么复杂——一体化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工程应用(2021)
报告人:郑州国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牛明军 总经理
11:40—12:05(20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题目:大道至简——装配式膜覆盖堆肥技术(PMCT)(2021)
报告人:王涛 研究员、研究生导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机械工业有机固废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环境保护与绿色制造技术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7)委员,机械工业环境保护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分技术委员会(CMIF/TC7/SC2)委员,机械工业环境保护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处理设备分技术委员会(CMIF/TC7/SC4)委员,北京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摘要:介绍了了装配式膜覆盖堆肥技术(PMCT)原理、系统组成、特殊的建造与市场推广模式。作为一种具有中国原创特征的新型堆肥技术,PMCT表现出超强的经济性、可靠性、灵活性与多场景适应能力。
12:00—13:25 午餐 (上海市富悦大酒店 自助餐)
4月13日下午 (报告会场: 上海市富悦大酒店 富悦厅1、2 )
(主持人:天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季民 教授)
13:25—13:55(20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污泥焚烧灰分耦合海水淡化卤水资源化研究(2021)
报告人:北京建筑大学 郝晓地 教授(郝晓地,男,山西柳林人,教授,从事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污水处理数学模拟技术、可持续环境生物技术。现为国际水协期刊《WaterResearch》区域主编(Editor))
13:55—14:15(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城市污泥干化碳化成套技术及案例分享(2021)
报告人:山东金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景元琢 副总经理
14:15—14:35(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污泥直接干化焚烧技术应用实践
报告人:上海环信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赵维纳 总经理
14:35—14:55(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 目:全热源带式干化机在生物质能源领域的应用(2021)
报告人: 南通爱可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陆建国 总经理
14:55—15:20(20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 目:碳中和背景下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能量循环和能量回收
报告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院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戴明华 水一院副总工程师
15:20—15:40(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离心脱水干化一体技术的应用及案例分享
报告人: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曲世强 副总经理
15:40—16:00(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 目:污泥深度脱水预调理耦合资源化技术体系构建(2021)
报告人:北京环球中科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杨鹏 技术部部长
16:00—16:20(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在碳中和的视角下谈谈污泥与污水处理的结合
报告人:中国光大水务有限公司 安平林 技术总监/博士
16:20—16:40(15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综合解决方案
报告人:北京梅凯尼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王志立 执行董事、总经理
16:40—17:05(20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污泥常压过热蒸汽干化及循环流化床焚烧一体化技术
报告人:别如山 哈尔滨华崴重工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导
17:05—17:30(20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城市污泥好氧发酵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消减技术研究与实践(2021)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郑国砥 副研究员/硕导
17:30—17:55(20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 目:城市生活污泥生物处理技术与典型案例分析报告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闫志英 研究员摘要:介绍目前污泥处理处置国家相关文件政策、以及相关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城市生活污泥生物处理的技术模式,重点介绍污泥好氧堆肥处理和污泥厌氧消化处理的技术现状,并结合几个典型案例介绍当前污泥生物处理技术的工程化现状
17:55—18:20(20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济南市城市生活污水厂污泥处置路线探讨
报告人: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焦文海 院长
18:20—19:00
抽奖(奖品【华为 笔记本电脑等】由《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等单位赞助提供;诚挚征集奖品赞助单位,联系人:王领全 13752275003)
19:00—20:00 晚餐( 上海市富悦大酒店 自助餐)
4月13日 晚上20:00—22:00 专家论坛(报告会场:上海市富悦大酒店 富悦厅1、2 )
(主持人:同济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长明 教授 )
20:00—20:25 (20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城市污泥液态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技术
报告人: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刘和 教授/博导
刘和: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环境微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国际水协中国厌氧消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微生物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环境专业主任委员。
20:25—20:50 (20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污泥酸碱预处理-厌氧消化(APAD)工艺技术开发及其微生物组学研究
报告人: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汪善全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50—21:15(20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
题目:污泥预处理过程中微塑料的老化行为及风险研究
报告人: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李小伟 博士,副教授,博/硕士生导师
21:15—21:40
题目:污泥生物质炭修复受重金属污染城市棕地土壤的潜力及问题探讨(2021)
报告人:杨长明,同济大学环境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环境生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21:40—22:00
抽奖(奖品【华为 笔记本电脑等】由《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等单位赞助提供;诚挚征集奖品赞助单位,联系人:王领全 13752275003)
2021年4月14日(会议最后一天) 早7:30从上海市富悦大酒店 出发,计划参观 上海市污泥处理处置典型工程【1、上海泰和污水厂项目(上海复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中耀环保-金山枫亭水质净化有限公司 “高压带式TJSD连续污泥深度脱水+低温干化”联用工艺 污泥深度脱水处理项目】。参观结束后返回上海市富悦大酒店 ,中午用餐后结束。
组委会联系方式
王领全 13752275003(主办、协办、报告等)
金晟 会计 18622273726 (发票,预订房间,赞助单位)
孙磊 13702113519(展示、论文集广告)
于菁琳(会计)138 2116 5596
刘贵春(PPT) 137 5214 4199
任莹莹15122360102 (论文投稿)
文凯(发资料等)138 2135 7475
电话:022-27835639 27835592 3752275003
E-mail:745105304@qq.com ; cnwater@vip.163.com
传真:022-27835592
邮编:300070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四、企业赞助方案(不讲价)
1、联合主办单位(赞助费20万元)
2、协办单位 (赞助费6万元)
3、大会上发言(报告15分钟+5分钟问答)/ 文章发表2-3篇/2个代表,发资料,现场易拉宝1,论文集前彩插广告1P等共计3万元。
4、会场外集中展示区展示桌(3万元每个,含2人参会费)。
5、其他赞助方式(如礼品、晚宴、抽奖奖品等),按实际发生金额支付。
6、会议论文集广告:前彩色插页:8000元/页。
7、政府部门、水务集团、设计院(集团)本单位团体 30人以上的,前30人按照2000元每人,超过30人的会议代表超过部分免费(同一单位,只收前30人会议费),但须提前回执到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审核通过。
有意协办或在会上进行交流、宣传的水务、工程公司、设备厂家等可与编辑部联系(022-27835639,13752275003 王领全)。
五、住宿及交通
会场酒店:
杭州宝盛水博园大酒店(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街道水博大道118号)
豪华双床房、豪华大床房均为 RMB 410元/天
(双人入住含双早,单人入住含单早)
本次会议注意事项
本次会议所有参会代表须实名参会,进入酒店需测量体温,并现场出示身份证及健康码,所有参会代表须全程佩戴口罩,全国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健康码红码及黄码的人员不允许参会,行程码城市带星号的代表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本次会议须所有代表须提前回执、预订房间并付款。入住杭州宝盛水博园大酒店的代表均须提前预定并预付首晚房费。各参会企业和代表须提前联系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 金晟 18622273726(微信同号)办理会议及预定房间手续。
酒店房间紧张,请将预定住房费用汇款至:
金晟 6217 9002 0000 4602 885 中国银行天津分行
汇款时请注明入住参会代表姓名及单位名称。
交通:高铁:杭州宝盛水博园大酒店距离杭州东站约20公里,打车预计用时35分钟。距离杭州站约20公里,打车预计40分钟。
2、飞机:杭州宝盛水博园大酒店距离杭州萧山机场约20公里,打车预计用时35分钟。
六、参会
会务费
普通参会人员(设计院、水务公司、政府部门)为2300元/人(含会务、资料、场地、用餐、参观考察等费用,不含住宿费);2022年10月20日前返回参会回执并汇款的普通参会人员为2000元/人;设备工程技术企业参会人员为2900元/人;2022年10月20日前返回参会回执并汇款的设备厂家参会人员为2600元/人。现场不能刷卡交会议费。 注:需要现场或者提前领到发票的参会代表,请提前将会务费汇款到杂志社。会议费现场只能收现金,不能刷卡。
(收款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开户行:建行天津河西支行;
账号:1200 1635 4000 5251 9625)。
![]() |
组委会联系方式
王领全 13752275003
金晟(会计,发票和预订房等)18622273726
于菁琳(会计)138 2116 5596
孙磊 (广告、展示等)137 0211 3519
刘贵春(PPT) 137 5214 4199
任莹莹(投稿等)151 2236 0102
文凯(发资料等)138 2135 7475
电话:022-27835639 27835592 13752275003
E-mail: 745105304@qq.com ; cnwater@vip.163.com
传真:022-27835592
邮编:300070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2022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第十三届) 参会回执(复印有效)
请参会人员认真填写回执后,传真和E-mail传回,以便提前安排住宿。
传真:022-27835592 E-mail:745105304@qq.com ; cnwater@vip.163.com
单位 |
|
邮 编 |
|
|||||||
地址 |
|
|||||||||
姓名 |
性别 |
部门 |
职务 |
电话 |
手机 |
E-mail |
是否 住宿 |
房间类型和数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汇款 方式 |
可提前汇会务费
开户行:建行天津河西支行 账号:1200 1635 4000 5251 9625 纳税人识别号:91120103103370821H ; 注册地址、单位联系电话:天津市河西区气象台路99号 022-27836823 |
|||||||||
发票 信息 |
请逐项填写发票信息,以便给您开具发票(普票和专票都须填好四项内容) 1 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发票抬头: 税号: 接收发票电子邮箱: 2 增值税专用发票: 发票抬头 ; 税号 开户行及账号 ;营业执照地址和电话 |
|||||||||
注:各代表需开具哪种类型发票就填写哪种,如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普通发票,需四项信息填写完整。
近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