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丨现代化排水系统如何构建?来看看这四个典型案例
政务:上海水务海洋 2023-04-07 16:22
(四)上海排水系统
提标典型案例
一、绿色设施典型案例:和平公园雨水调蓄改造项目
不少家住虹口的小伙伴一定在和平公园游玩过吧,但你们一定不会想到,通过雨水调蓄设施改造,公园除了作为平时大家休憩娱乐的场所外,遭遇大暴雨时还能化身保障区域排水安全的卫士。作为典型绿色设施建设案例,和平公园雨水调蓄改造项目践行“平战结合”“海绵城市”“源头滞蓄”等理念,保留公园内现有排水管网,补充下凹式绿地溢流出水口及新建下沉式景观步道排水,结合公园景观高程建设行泄通道,容纳周边地块超量雨水;通过灵活调整湖体溢流水位,提高湖体调蓄规模;同时,利用退序防空设施,将现有民防通道改建为调蓄设施,作为湖体调蓄的补充。改造后的和平公园可服务周边约36公顷区域,将超量雨水蓄存,提升周边管网排水能力至5年一遇。
图1 和平公园湖体调蓄提升改造方案总图
二、蓝色设施典型案例:张泾河南延伸工程
相较于中心城区,部分郊区河网密度高,雨水排水适合采用自排模式,因地制宜开展蓝色设施建设对于这些区域排水能力提升作用明显。金山区张泾河南延伸工程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通过新开河道2.15公里(河道宽度40-50米,河道新开面积约92000平方米)、建设排海泵闸(闸门宽10米×3,泵排规模30立方米/秒×3),同步配建雨、污水管3.6公里,可实现16.95平方公里范围内排水能力提标至3年一遇。
图2 张泾河南延伸工程效果图
三、灰色设施典型案例:桃浦科技智慧城核心区排水系统工程
桃浦科技智慧城核心区排水系统位于普陀区,原为桃浦工业区排水系统,是已建1年一遇标准强排系统。为配合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排水系统规划进行了调整,具体措施包括缩小原系统已建的桃浦雨水泵站服务面积,并在敦煌路常和路交叉口东南角的中央绿地内增建一座雨水泵站(泵排能力约19.17立方米/秒)和一座初期雨水调蓄池(调蓄库容为10000立方米),系统内雨水管道布局也需重新梳理、改造。新建的泵站、调蓄池和配套管网建成运行后,与原桃浦雨水泵站共同将外环绿带、沪宁铁路、南何支线、沪嘉高速合围区域约3.8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雨水排放标准提升至5年一遇,并有效控制初期雨水通过泵站放江排入河道,提升河道水质环境。
图3 桃浦科技智慧城核心区排水系统工程效果图
四、灰色设施典型案例:张华浜东排水系统工程
张华浜东排水系统位于宝山区淞南镇东张家宅处。为配合区域转型开发,新建雨污水合建泵站1座(雨水泵站泵排能力20.8立方米/秒,污水泵站泵排能力0.8万立方米/天)、初期雨水调蓄池1座(规模12000立方米)和配套排水管道,解决蕰藻浜-黄浦江-政涟路-国泳路-淞行路-小吉浦-逸仙路-军工路合围区域共2.8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排水问题。项目建成后,服务范围内雨水排放标准达到5年一遇,能够有效控制初期雨水通过泵站放江排入河道,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为上港集发地块、淞南侨福地块和何家湾产业园开发提供防汛安全保障。
图4 张华浜东排水系统工程效果图
由于篇幅限制,本篇列举项目有限,除上述项目,本市还有大量和上文类似的排水系统提标改造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建设。据统计,本市达到3-5年一遇的排水系统占比已由“十三五”末的16%提升至19%,今年将力争达到21%。下阶段,上海市区两级排水主管部门将继续通力合作,坚持规划引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挂图作战,全力推进建设与上海“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定位相适应的现代化排水系统。
原标题:《排水丨现代化排水系统如何构建?来看看这四个典型案例》
(四)上海排水系统
提标典型案例
一、绿色设施典型案例:和平公园雨水调蓄改造项目
不少家住虹口的小伙伴一定在和平公园游玩过吧,但你们一定不会想到,通过雨水调蓄设施改造,公园除了作为平时大家休憩娱乐的场所外,遭遇大暴雨时还能化身保障区域排水安全的卫士。作为典型绿色设施建设案例,和平公园雨水调蓄改造项目践行“平战结合”“海绵城市”“源头滞蓄”等理念,保留公园内现有排水管网,补充下凹式绿地溢流出水口及新建下沉式景观步道排水,结合公园景观高程建设行泄通道,容纳周边地块超量雨水;通过灵活调整湖体溢流水位,提高湖体调蓄规模;同时,利用退序防空设施,将现有民防通道改建为调蓄设施,作为湖体调蓄的补充。改造后的和平公园可服务周边约36公顷区域,将超量雨水蓄存,提升周边管网排水能力至5年一遇。

图1 和平公园湖体调蓄提升改造方案总图
二、蓝色设施典型案例:张泾河南延伸工程
相较于中心城区,部分郊区河网密度高,雨水排水适合采用自排模式,因地制宜开展蓝色设施建设对于这些区域排水能力提升作用明显。金山区张泾河南延伸工程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通过新开河道2.15公里(河道宽度40-50米,河道新开面积约92000平方米)、建设排海泵闸(闸门宽10米×3,泵排规模30立方米/秒×3),同步配建雨、污水管3.6公里,可实现16.95平方公里范围内排水能力提标至3年一遇。

图2 张泾河南延伸工程效果图
三、灰色设施典型案例:桃浦科技智慧城核心区排水系统工程
桃浦科技智慧城核心区排水系统位于普陀区,原为桃浦工业区排水系统,是已建1年一遇标准强排系统。为配合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排水系统规划进行了调整,具体措施包括缩小原系统已建的桃浦雨水泵站服务面积,并在敦煌路常和路交叉口东南角的中央绿地内增建一座雨水泵站(泵排能力约19.17立方米/秒)和一座初期雨水调蓄池(调蓄库容为10000立方米),系统内雨水管道布局也需重新梳理、改造。新建的泵站、调蓄池和配套管网建成运行后,与原桃浦雨水泵站共同将外环绿带、沪宁铁路、南何支线、沪嘉高速合围区域约3.8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雨水排放标准提升至5年一遇,并有效控制初期雨水通过泵站放江排入河道,提升河道水质环境。

图3 桃浦科技智慧城核心区排水系统工程效果图
四、灰色设施典型案例:张华浜东排水系统工程
张华浜东排水系统位于宝山区淞南镇东张家宅处。为配合区域转型开发,新建雨污水合建泵站1座(雨水泵站泵排能力20.8立方米/秒,污水泵站泵排能力0.8万立方米/天)、初期雨水调蓄池1座(规模12000立方米)和配套排水管道,解决蕰藻浜-黄浦江-政涟路-国泳路-淞行路-小吉浦-逸仙路-军工路合围区域共2.8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排水问题。项目建成后,服务范围内雨水排放标准达到5年一遇,能够有效控制初期雨水通过泵站放江排入河道,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为上港集发地块、淞南侨福地块和何家湾产业园开发提供防汛安全保障。

图4 张华浜东排水系统工程效果图
由于篇幅限制,本篇列举项目有限,除上述项目,本市还有大量和上文类似的排水系统提标改造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建设。据统计,本市达到3-5年一遇的排水系统占比已由“十三五”末的16%提升至19%,今年将力争达到21%。下阶段,上海市区两级排水主管部门将继续通力合作,坚持规划引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挂图作战,全力推进建设与上海“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定位相适应的现代化排水系统。
原标题:《排水丨现代化排水系统如何构建?来看看这四个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