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已经成为必然。陆军表示,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有效举措,也是集约节约利用水资源、加快区域发展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通过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营造的良好生态系统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可带动周边生态种植养殖等产业发展,甚至形成新的经济隆起带。
山东省济宁市南四湖流域通过实施人工湿地工程,在改善湖区水质的同时,推动了生态养殖业的恢复,带动了互联网营销、文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湿地种植的芦竹、芡实、莲藕等作物还为农民增加了收入。其中,微山湖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湿地类生态旅游的精品和热点,电子商务与微山湖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2021年电商零售额达到7.2亿元,增长47%。
若是走进葭沚老街,你会发现这里是一个“水上葭沚”,以人工水系重现了江南特色的生态水景观。平均每天100吨的景观水,都是来自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再生水有限公司,是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
近年来,椒江区积极发挥再生水多维价值,不仅解决了污水处理难题,也为河湖生态补水、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再生水大部分用于城区河道生态补水,其余用于工业企业用水,以及景观用水、园林浇灌等。
在胡洪营看来,污水厂达标尾水经进一步净化后,作为再生水循序用于生态补给和生产生活,实现了水的串联利用,从而提高了用水效率,有助于解决生态生产生活“三生争水”问题。该模式实现了区域内水的“闭路”循环,在减少新水取用的同时,开辟了稳定的“第二水源”,可以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供水系统韧性,支撑社会经济的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负责人表示,此次开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可以带动周边区域开发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闯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新路,实现经济增长、山川增绿、产业增效、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