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晋仁院士在第三届水利发展研究学术周作学术报告:基于河流全物质通量的流域综合治理
本文内容来源于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全文约703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2017年9月19日上午,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举行第三届水利发展研究学术周首场院士报告会,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倪晋仁作了题为“基于河流全物质通量的流域综合治理”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杨得瑞主任主持,水利部水资源司和建管司的有关领导、中心特约研究员代表及中心全体职工150余人聆听了报告。
倪院士在报告中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解决日益复杂水问题的新思路:基于河流全物质通量的流域综合治理。河流物质通量是指河流中能量以及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多种物质(如水、沙、营养盐、污染物等非生物物质以及各类生物)输移强度的总称。河流系统的多种功能与物质密切相关;河流系统中的各类物质普遍关联;河流中不同物质通量变化的效应各异。当今的水问题,已经不是单一方面的水问题,而是一个多种问题交织的、复杂的局面,解决起来就非常的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河流物质通量的流域综合治理,出发点就是针对当前中国最迫切的水问题,它的切入点就是从“水老大”变成河流通量,从河流通量的平台才能把“五水共治”问题协调好。基于合理的物质通量,过去关注的河流系统各类关键水问题,变成一个如何构建合理的物质通量结构和时空分布问题,通过适当的路径,最后就可以实现流域的综合治理,实现流域的健康。
倪院士的报告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治理思想,用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新的理论阐述了新时期如何实现流域综合治理,内容深刻,层次清楚,逻辑性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报告为全面推行河长制,系统治理河流,解决复杂的水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