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 2023-12-16 12:27 发表于天津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弘扬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优良传统,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社市委对有突出贡献的社员进行表彰。决定授予丁建民、于泳浩、丛洪良、孙永利、刘建红、李会兴、杨永利、杨敬钰、宫晓利、解鸣晓10名社员2022年度“天津九三年度人物”荣誉称号。社市委微信公众号将对以上10位年度人物事迹进行报道,激励全市广大社员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奋力开创天津九三学社各项工作新局面,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记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城市环境研究院院长孙永利
孙永利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正高级工程师。2002年进入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作,现任城市环境研究院院长、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资源环境专委会委员,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委员,九三学社天津市委科技专委会主任,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131创新型人才第一层次人选,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孙永利博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城市水环境治理方面的技术与政策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在此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承担了《污水预处理设备研制与全流程设备集成研究》《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技术集成与设备成套化应用》《华北缺水地区小城镇水环境治理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多项国家级课题,主编《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实施技术指南》《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测定方法构建及实践》等专著,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为城市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为城镇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他以自己宝贵的经验带领团队,是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天津“131”创新型人才——城市水环境治理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也是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城市污水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他勤勉踏实的工作态度深深感染着团队里的其他成员,也让本来有些枯燥的工作平添了一份使命感。
难能可贵的是,孙永利博士的工作,总是以实际出发,立足岗位,立足人民的需求,将自身工作与行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力求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解决百姓生活中最实际的困难,造福民众。2023年夏季,天津市降雨多发,河道两侧的河堤路面坑洼破损,雨后容易积水,既影响出行,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那么,这些河堤路由谁养管,能否及时修缮,作为水利设施的各类河堤路如何兼顾防汛安全和通行便利便成了百姓集中反映的问题。对此,孙永利博士认为,水务部门可以与地方政府协商,通过“堤路共建”等模式,即由属地政府提出需求和资金,水务部门提供专业技术和养管巡护等,让河堤路充分发挥作用:“其实这种情况呢,在国内的很多城市也都存在,相关的费用实际上是一个核心的症结。建议地方政府来申请,原则上谁使用谁适当的付费,然后重新梳理这个道路的功能跟标准,明确到底由哪个部门来进行道路的日常运维,包括以后的运营养护等等,我个人认为这条道路的产权还是在水务部门,还是继续由水务部门来运营维护。但是要把相关的费用纳入到整个政府部门的管理体系里面,或者由政府增补这一部分的费用,让这条道路变成社会性的道路”——质朴的话语里透露出对国计民生深深的思考。

孙永利博士不仅自己在给排水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也带领年轻人深耕于此。他去大学里讲过课,也见过很多优秀的年轻人,作为前辈,他说,在大学里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很难实现,希望年轻人能够多多实践,到实地看看,在工作中学习进步。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孙永利博士不辞劳苦,常常为一些看似细节、实则关系重大的问题反复调研,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和成果。他先后承担或参与国家级课题30余项,主参编专著7部,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50余项,获国际水协(IWA)项目创新最优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被聘任为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水系统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城市韧性专委会委员,全国市长研修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科协科技人才评审专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水循环利用领域专家等诸多社会职务。孙永利博士2004年加入九三学社,积极参与许多活动,为九三学社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自2018年以来共撰写了40余项提案建议和调研报告,内容不仅限于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等专业领域,还聚焦于中学生体育考试、疫情防控、数字化软硬件开发等民生领域,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当聊起撰写提案的话题时,孙永利说,好的提案从来不是坐在书桌前冥思苦想闭门造车写出的,脱离实际的想法很难落地。他写提案常常是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问题,便开始思索解决的办法,然后一气呵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九三人不但要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更要有一个勤于思考的大脑,在工作生活中不断发现问题,在提案撰写中不断打磨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孙永利博士积极参与抗疫工作。他不但带领支社积极捐款捐物,还发挥专业特长,先后向九三学社天津市委报送了《关于在疫情期间保障城镇排水和污水处理从业者安全的建议》和《关于科学保障接纳定点医院废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疫情防范能力的建议》两项提案,均被中共天津市委统战部采纳,被评为2020年九三学社天津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孙永利博士的言行切实践行了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生态环境治理目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孙永利博士以立足本岗、胸怀天下的职业素养与敬业精神履行了九三人的历史责任感与担当,是我们每一个九三人学习的榜样。(作者刘稀月:九三学社天津市委教育文化委员会委员、思想建设研究中心成员,九三学社河西区委直属综合三支社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