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重庆生态智治③|城市生活污泥去哪了?“缩水瘦身”成干泥掺入燃煤去发电

▲重庆珞璜污泥处置中心。 受访者供图
城市生活污水全是水吗?答案是“否”——其实每处理1万吨污水,就会产生近10吨污泥。
那么,污水处理厂每天产生的污泥去哪了?
运到发电厂发电了!
早在2018年,位于江津珞璜工业园的重庆珞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珞渝公司”)就专门修建并运营了重庆珞璜污泥处置中心。每天,重庆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20多座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都要运到这里来进行干化处理,“缩水瘦身”成干泥后,再直接送到紧邻的华能珞璜电厂发电。

▲每天,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20多座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都要运到这里进行干化处理。 受访者供图
15日,记者在珞渝公司看到,10余辆运输车一字排开,将车厢里的污泥缓缓倒进各条处理线的湿泥料仓内。
“吞进去的是污泥,吐出来的就是再生资源。”公司安全运行科科长张永强介绍,污泥从湿泥料仓输送到12套高约4米的圆盘式干化机组进行干化处理后,含水率会由80%降至30%以下,变成细微颗粒状的干泥,这正是隔壁电厂可再利用的生物质燃料。

▲工人师傅正在观测圆盘干化机。 受访者供图
记者发现,整个污泥处置中心整洁无尘,闻不到丝毫异味。处理污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又去了哪?
张永强指着一根直径900毫米的管道介绍,干泥处理过程中的高浓度废气,通过负压抽吸系统直接送入电厂锅炉高温焚烧,实现完全分解,低浓度废气辅助以生物除臭系统进行处理,废水则由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站进行预处理,然后经市政管网送入珞璜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有趣的是,污泥处置中心处理污泥所需的热能,又是来自隔壁电厂输送过来的余热蒸汽。
“这是干污泥接收仓,那是磨煤机,它们之间是全封闭输送系统。”在华能珞璜电厂,现场环保员金果介绍,处置中心输送过来的干泥通过这套系统被运输至磨煤机内,与燃煤一起磨制成粉后送入锅炉焚烧参与发电;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污染物通过电厂现有除尘和脱硫脱硝装置进行有效处理、超低排放,剩余灰渣收集起来还可以综合利用做建材。

▲重庆珞璜污泥处置中心。受访者供图
“全过程无污染物外泄、无二次污染物产生。” 珞渝公司副总经理罗学彬称,土地填埋、堆肥等传统污泥处理处置方式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地下水污染,水泥窑协同焚烧又存在不稳定等问题。现在这套“污泥干化+掺烧发电”技术方案,实现了城市生活污泥大规模“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目标。
据介绍,珞渝公司珞璜污泥处置中心日处理污泥产能达1200吨,占重庆中心城区每天污泥产生量的60%以上。截至2023年12月底,该公司累计接收处理湿污泥86万余吨,干化后的污泥通过掺烧发电节约标煤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万多吨。
相关链接>>>
解码重庆生态智治① | 长江上游重点流域星空地一体化遥感综合监测系统:“一道光”,让河流治污不留死角
解码重庆生态智治② | 碳捕捉者——给燃煤电厂戴“大口罩” 捕集二氧化碳做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