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绿色低碳发展年度报告(2023)》显示,深圳绿色低碳产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部分产业发展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据了解,《深圳市绿色低碳发展年度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由深圳市发展改革委担任指导单位,国研智库(国研文化传媒集团)负责主编,该报告阶段性梳理总结了2023年深圳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工作与成果,重点展现新出台的政策、行动和成效。

《报告》指出,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大力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助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迈上新台阶。近年来,深圳在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现代能源体系、绿色低碳交通、绿色建筑、生态环保和治理、绿色生活消费、绿色低碳国际开放合作方面形成了一批特色亮点做法,对其他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报告》指出,深圳绿色低碳发展顶层设计持续推进,形成了双碳“1+N”政策体系,试点示范引领减碳落地实施,碳双控转变工作扎实推进。通过政策先行先试,创建多个全国率先、全国首创、全国唯一,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探索了“深圳经验”。
另一方面,深圳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持续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绿色平台建设走在前列、绿色技术创新应用名列前茅,着力打造绿色科技创新策源地和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全面提升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水平。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取得新突破,绿色技术研发取得积极成效,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不断强化,能源创新平台建设走在前列。据统计,目前深圳在新能源领域分布有168个创新载体,在节能环保领域有81个创新载体,绿色创新载体数量保持领先。

此外,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深圳市先后出台多项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持续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壮大,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竞争优势明显,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作进展顺利,碳交易十年历程成效突出,绿色低碳服务水平大幅跃升,支撑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部分产业发展处于领先地位,数字赋能绿色低碳产业转型,绿色低碳服务工作先行先试。据统计,2022年,深圳市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为1731亿元,同比增长16.1%,高出2021年7.3个百分点,增速明显高于全国生态环保产业1.9%的营收增速。新能源产业去年增速16.1%,新能源产业发展位居全国首位。智能网联汽车去年增速达46.1%,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产业发展的绿色低碳水平稳步提升。
《报告》指出,深圳率先推进能源数字化管理,成立国内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推出国内首个“电力充储放一张网”,打造世界一流“超充之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关键载体。
深圳还全面建设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大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构建高效便捷多层次公交体系,全力打造绿色低碳物流体系。目前,深圳已在全球率先实现公交车、巡游出租车100%纯电动化。
《报告》指出,深圳现代建筑业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步伐加快,绿色建筑规模保持全国领先,入选国家智能建造首批试点城市,加强建筑领域碳排放智慧监测与管理,推动实施建筑废弃物全过程智慧监管。2022年深圳市新增绿色建筑1816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总规模已超过1.6亿平方米,深圳成为全国绿色建筑建设规模最大和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作为首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深圳市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大绿色宣传力度,促进节能降耗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绿色低碳生态宜居城市,扎实推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山海连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高标准推进“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全力打造绿色宜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