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闻记者 张云 通讯员 刘传明)塔吊林立,机声隆隆,11月2日上午,在位于市湖滨新区的市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集聚区,江苏乾达晟新材料项目已经进入了主体工程施工阶段。
“项目今年8月底签约,9月初就开工建设了,目前进展非常顺利。”江苏乾达晟新材料项目现场负责人王乾坤说,“企业之所以来宿迁,不仅是因为良好的营商环境,更主要的是宿迁拥有较为完整的膜材料产业链。”
快马加鞭建设中的江苏乾达晟新材料项目是宿迁膜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缩影。作为国家火炬薄膜材料特色产业基地、中国双向拉伸薄膜产业基地,膜材料已经成为宿迁的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宿迁加快引进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膜材料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标性产业,今年9月,《宿迁市膜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正式出台,旨在进一步加大对膜材料产业的培育力度,实现有基础拓展新的领域,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切实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全力推动膜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大发展目标 打造地标性特色产业集群
拥有双星彩塑、斯迪克新材料两家上市公司,光学材料、热收缩薄膜等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2022年全市膜材料产业实现产值212亿元、增长27.4%,产值规模全国最大,约占全国的5.5%……

这组让人引以为傲的数据是宿迁膜材料产业多年努力发展取得的成绩。依托膜材料产业发展优势,宿迁充分考虑国内外行业发展实际和趋势,此次出台的《计划》以打造地标性特色产业集群为目标,坚持一手抓存量优化、一手抓增量突破,坚持龙头带动、创新引领,积极拓展新领域,以功能性、高端化膜材料为发展重点,加快强链补链延链,将宿迁打造成为全产业链、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膜材料产业高地。

具体的发展目标为——
产业规模再攀高峰。到2025年,全市膜材料产业产值力争达到400亿元,年均增长24%以上,占全国比重提高到10%。到2030年力争突破千亿元,占全国比重提高到20%,保持全国第一。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到2025年,攻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10项以上,研发10件以上高端产品,形成10项国家标准,新增20个以上省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培育3户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25年,培育年产值超100亿元企业1户、超50亿元2户、超10亿元10户,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0户,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10户以上。
冲刺五大领域 加快强链补链延链
全球每5台电视机就有1台使用“双星”的光学膜组,可变信息材料全球占有率超50%,节能窗膜材料全球占有率达40%,热收缩材料全球占有率达20%,终端客户有三星、LG、华为、小米、海信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这是宿迁膜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的耀眼成绩。

一个“龙头”带动一条产业链,目前,宿迁已形成一条涵盖从母料加工、基材生产到功能膜研发、高新产品应用等较为完整的膜材料产业链条。为推动膜材料产业发展更进一步、再上一层楼,《计划》提出,到2025年,膜材料产业要从以聚酯、聚丙烯等为主发展到涵盖聚酰亚胺、三醋酸纤维素、生物基等更多材料,应用领域从现有的光学膜、包装材料等逐步拓展到新能源、消费电子、水处理等新领域。
在光学膜领域,巩固现有偏光片、增亮膜等大宗应用,发展透明聚酰亚胺硬化膜等触控模组薄膜。引导光学显示膜产业向上游布局,向下游招引显示面板项目。
在新型包装膜领域,结合头部企业的市场优势,壮大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等产业规模,加快双向拉伸聚乳酸薄膜等全生物降解型包装膜及制品的发展。引导包装膜向高附加值的医疗应用领域包装等方向发展。

在新能源膜领域,重点引进发展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保护膜等项目。储备培育高性能离子交换膜、质子交换膜。面向节能环保行业优先发展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辐射制冷薄膜等。加快制冷薄膜与防水卷材等终端产品延伸发展。
在电子膜领域,着力发展低介电常数液晶聚合物薄膜等,柔性显示领域高性能导电膜等,储能领域的薄膜电容器膜、特高压电容膜,以及特种工程塑料膜。
在水处理膜领域,重点引进培育发展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聚砜、聚醚砜有机过滤膜等水处理薄膜产品,引导向膜法水处理组件等领域延伸。
六大重点任务 向着膜材料产业高地进击
“我们以打造‘全国知名膜材料产业基地’为目标,在长三角、珠三角,有针对性地招商,目前集聚了15家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市高性能复合材料集聚区相关负责人说。2022年,市高性能复合材料集聚区膜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16.3亿元,同比增长56.8%,占全市膜材料总产值近四成。

蓬勃发展中的市高性能复合材料集聚区展示了宿迁膜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的张力。为了打造膜材料产业高地,《计划》从招商引资、企业培育等方面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并给予了“真金白银”的支持,推动膜材料产业不断壮大。
推动重大项目引建,《计划》指出,要依托产业链招商热力图、产业大脑,梳理编制膜材料产业链招商图谱。重点县区组建膜材料招商队伍,围绕现有优势领域和积极发展的新领域,聚焦国际国内高端膜行业龙头,实施精准招商,力争实现膜材料产业链主企业再突破。
加速强链补链延链,《计划》强调,要围绕打造全产业链,精准定位强链补链延链方向,加强关键环节建设,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等高性能功能膜,延伸发展加工装备、产品检测应用场景、下游产品,加快功能膜在各领域应用。

培育壮大骨干企业,《计划》提出,要实施领航企业培育计划,发挥链主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引导作用,支持通过技术改造等途径实现强强联合、链条整合,带动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发展。建立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加强业务指导和跟踪服务,重点突破国家级企业。
打造特色产业园区,《计划》指出,要依托本地龙头企业和集聚优势加快打造地标性、区域影响力强的特色产业园区,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膜材料产业格局,每年力争创建省级以上特色产业园区(集聚区)1个以上。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计划》要求,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支持加大研发投入,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设膜材料产业链创新联盟,通过“揭榜挂帅”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和关键技术攻关,抢占前沿膜材料技术制高点,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计划》指出,要整合金融、用地、能耗、环保、人才、水电气热等资源,全力加大对膜材料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宿迁市产业发展基金及子基金投资促进作用,支持新建项目落地和现有企业发展。
宿迁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强化统筹推进,依托重点产业链挂钩联系制度,加强对膜材料产业培育工作的统筹推进力度。同时将完善产业统计体系,建立新增长点项目重点企业培育库,定期加强监测分析和跟踪调度,确保各项年度目标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