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新网宁夏新闻4月2日电 (石羽佳)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无废”逐渐成为采油三厂高质量发展新模式。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从规范管理、清洁生产、合规处置等方面入手,实施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控制、过程污染防治、末端无害处置,杜绝污染,永保净土。
油田清罐作业和生产设施检维修等作业过程中会产生油泥,如果未能合理处置,就会对土壤造成巨大危害。在采油三厂大水坑作业区铺满防渗布的盐217-4修井作业现场,没有露出一点地皮。修井监督马兵军正指挥修井工连接一趟管线,把井筒原油卸到污油池。“井筒压力过高,要先卸油再起管柱,避免落地原油。”马兵军解释说。
“污油不落地,污水不外排,油泥再处理,废气不上天。这是我们的‘绿色生产’理念。在全厂井下作业过程中,全面推广密闭清洗技术、钢制作业平台、高分子软体平台三种井下清洁作业技术,实现井下清洁作业全覆盖,从技术上推进油污源头减量。”马兵军表示。
修井和措施等作业产生的污油、废液,通过车辆运送到联合站,通过三相分离器进行回收。同时,采出污水的有效处理及清洁回注率达到100%,不仅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而且节约注水成本,有利于地下空间的环保工作。
对于难以处理的污油泥,则通过一辆辆环保运输车,运送到红井子作业区污油泥厂进行处理。这里引进了国际上处理污油泥最先进的热相分离技术,采用“热洗+调质+离心脱水”工艺,设计液态清罐油泥处理能力6000吨/年,累计处理液态油泥4322吨,处理后尾渣含油率7-8%。黑褐色的含油污泥被传送到污油泥热解析处理设备中,另一侧,干净的泥土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这些处理过的泥土含油量最低已降至2%以下,随后将作为铺路基土,用于平整油田井场道路,确保油泥“吃干榨尽”,全部利用。自建成投运后从根本上解决了油泥处置这一困扰油田发展、危害生态环境的难题。
“采油三厂把含油污泥管理作为固废防治的重点,通过大力实施井下作业清洁生产,有效减少了污泥量,实现了‘井液不出井、出井不落地、落地不污染’的目标。”井下作业部主任谢剑强说。
“实施清洁生产,不让一滴油泥污染土地”,是采油三厂珍爱绿水青山的真实写照,折射出对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不懈追求,并把绿色建产贯穿于产能建设的全过程。在采油三厂产能建设钻井施工现场,工人们正有序进行泥浆拉运工作。运用“五化”管理机制,深入推广清洁生产,严控指标总量,推行“压滤减量+泥浆液、返排液循环利用”,全面推行“泥浆不落地”工艺。运用市场化手段,将钻井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岩屑等委托地方环保部门许可、有固废处理资质的公司进行集中处理,并建立日常跟踪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承包商监管,确保钻井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得到有效处置。
“采油三厂已全面落实泥浆不落地处置,做到钻井不停、泥浆拉运不停,从源头上控制钻井固体废物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采油三厂产建项目组副项目长李昆鹏介绍,今年以来,正钻39部,完钻55口,进一步提升了油田开发清洁化作业水平。
“按照生态环境保护新要求,通过加强管理、技术、工艺创新力度,实现了节能减排,消除了环境污染隐患。我们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废机油及其包装物等纳入危险废物管理,完善产生、收集、存储、处置过程管控,从源头筑牢生态保护防线。”采油三厂安全环保部主任霍国栋说。
坚持油田发展与环境改善并重,采油三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守生态红线,持续加大环保治理投入力度,制定零容忍、严整治的环保措施,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让油田开发坚决为生态保护让路,让油区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把清新空气和碧水蓝天留给当地百姓,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