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盐水务集团2024年工作思路 |
||
|
||
2024年,海盐水务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保供水、畅排水、享优水、促发展”中心工作,以水务高质量发展的实干实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盐新篇章。 一、围绕“一个目标” 以打造“现代化国企”为目标,围绕“供排运行、项目建设、经营贸易、规范管理”四大板块,锻造发展理念新、管理体系全、生产经营稳、科技创新优、产业动能足、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化水务集团。 二、聚焦“二大重点” (一)强发展。一是聚焦稳进提质。实现营收增长,物资销售力争1.6亿元,确保完成项目投资额3.1亿元;二是聚焦核心指标。2024年确保千亩荡原水水质、自来水出厂水质及污水处理排海水质均100%达标;三是聚焦开源节流。全面拓展业务板块、实施资源整合,深化光伏应用、精准投加、智能节电、核心技改等,切实增强水务发展后劲。 (二)优结构。一是聚焦机构改革。全面优化机构设置及职能配置体系;二是聚焦机制建设。持之以恒实施“四大行动”,深入推进“执行力建设”转段,持续掀起干事创业热潮;三是聚焦科技发展。探索联排联调等高度智慧化运行机制,深入推进智慧水务建设,提升管理能级。 三、夯实“三项保障” (一)夯实安全保障。聚焦八个方面大安全(生产、工程、水质、网络、交通、资金、保密、维稳),坚决贯彻落实“学、查、停、改、评”五全工作法,提升综合治理水平。谋划排查治理方案,完善应急处突预案,铺开“双盲”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水务安全管理水平。切实做好社会融资、条线拨款、应收回款等工作,全力争取各类专项资金补助,切实保障资金安全。 (二)夯实民生保障。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为抓手,创新“热线直通、诉求直办、反馈直面、问题直达、上门直服”的五直新举措,推动服务再提升。依托智慧水务,建立用户画像,探索风险预警、服务评价等新途径,扎实践行“为生产服务,为生活服务”的宗旨。 (三)夯实人才保障。以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实人才库,狠抓梯队建设,为水务发展夯实人才保障。不断拓展内外培训,以真学真用为导向,开展传帮带等与员工岗位、业态需求相适应的特色培训。不断优化考核体系,以严考核抓管理促提升为抓手,突出实干实绩的鲜明导向。 四、锚定“六大任务” (一)“攻”项目建设。一是从速建设项目。以网格连心、专班专治、立功竞赛等载体为抓手,全力推进5个续建项目、4个新建项目与3个小型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额。二是从严管理项目。强化项目标准化管理体系,完善招标、变更、成本、工期等管理举措。持续推进智慧工地建设,推动智能联动、场景调度、全周期可视化等举措展现新成效。三是从实谋划项目。成立工作专班,深挖短板,谋划南片水厂、主城区供水泵站等民生项目,争取项目建设要素,确保项目按期开工。 (二)“保”供排安全。一是提升供水品质。以现代化水厂创建为契机,加快推进膜处理车间项目投产。持续推进水厂技改提升工作,加快实施核心软硬件更新迭代,进一步保障安全性。二是夯实污水保障。以工业污水厂投产为抓手,启动污水分类收集和分质处理工作。谋划海盐支线、城西支线污水输送主管网技改,提升工业污水集中收集率。推进污水系统管控数字化建设,试点主泵站无人化值守,探索智能运维新模式。三是深化供排一体。以现代化营业所创建为抓手,持续深化供排水运维一体化模式,试点沈荡营业所片区化管理,完善抢修管护机制。以二次供水设施、农村污水零直排运维为抓手,一体推进运维管理实现大综合。 (三)“优”原水治理。一是提级治理方案。发挥工作专班优势,谋深谋细谋实千亩荡水源地提升方案,探索建设生态湿地大系统等治水新举措,全面夯实水源地水质保障。二是深化原水治理。持续深化“水陆空”三位一体综合治水模式,积极与相关部门联动开展水源地联合执法。强化超滤、富氧、滤墙、防护林等水源地基础设施设备维护,实现精细管理。三是实施水质攻坚。结合历年经验,聚焦夏季高峰供水,优化应急预案,打赢保水质攻坚战。立足实际探索治水“黑科技”,提升极端天气应对能力。推进水质中心认证谋划,全面增强水质检测综合能力。 (四)“强”发展动能。一是强品牌建设。立足党建引领,开展“水管家”党建品牌走村入户行动,掀起服务热潮。深化“七心”工程,聚焦供排服务等领域,实现党建业务双融双促。二是强营收贸易。组建销售团队、开发市场网络、创新激励举措,落实“一域一人一责”制度,拓展全领域销售渠道。延伸管网服务、涉足工程领域,全面提升造血能力。三是强廉政建设。深化“阳光水务”建设,巩固“阳光贸易”基础,延伸工程、服务等领域,以源头风险管控、内部监督治理、清廉文化营造,深入推进“清廉国企”建设。 (五)“用”智慧水务。一是把控建设需求。聚焦“建、管、用”全流程,开展全面评估,广泛征集需求,专题调研,深度谋划,精准把控建设方向,推进智慧水务三期项目。二是厘清建设思路。注重建设与生产经营各环节相融合,重点做好综合管控平台、DMA分区计量、智慧排水调度系统建设等,以数字赋能提升管理成效。三是强化推广应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同评估软件覆盖面、实用性。持续探索APP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方面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水务服务民生、助推发展的作用。 (六)“降”运营成本。一是降生产成本。加快推动现代化、智能化制水、污水厂建设,优化工艺调度,实施核心技改,提升运行效率,污水公司、三地水厂逐步建成光伏发电,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二是降“双率”指标。聚焦供水“漏损率”,排水“漏进率”,深化管网测漏工作,加强管网信息化建设,推进供排运维一体化进程,实现指标“双降”。三是提管理效能。内挖潜力,深化资源利用,强化管理体系,落实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估的预算管理机制,全面强化资金回收力度,不断培育发展增量,以精益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