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供的规划和决策过程树来看,这是一个关于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和维护的决策框架。这个框架基于几个关键指标:污水管网覆盖率、污水厂进水BOD5浓度、以及溢流率。以下是对这个决策过程的几个观察和建议:
- 指标设定的合理性:
- 污水管网覆盖率目标设定为大于85%(或90%)是一个合理的起始点,它确保了城市大部分地区能够被污水管网覆盖。
- 污水厂进水BOD5浓度设定为大于或等于100 mg/L可能有助于确保污水处理厂的高效运行。低浓度的进水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 溢流率的目标设定为小于30%(或更低)有助于减少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环境的风险。
- 决策路径的明确性:
- 决策树清晰地展示了在不同条件下的决策路径,包括增加管网覆盖率、修复管网、收集系统改造、以及扩大污水厂处理能力等。
- 对于进水BOD浓度低于100 mg/L的污水系统,集中资源进行收集系统改造以提高进水BOD浓度是一个合理的策略。
- 对于进水BOD浓度达标但污水集中收集率较低的系统,考虑在提高污清比的同时进行水力扩容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 绩效考核和付费体系的建立:
- 排水主管部门构建以污染物收集效能为导向的管网运行维护绩效考核体系和付费体系是必要的,这可以确保污水处理厂和管网的有效联动,以及按照实际效果付费的激励机制。
- 专家意见:
- 专家可能会强调,在规划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人口增长趋势、土地利用规划等因素,以确保污水管网建设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 同时,专家可能会建议加强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各项指标和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和达到预期效果。
- 对于具体的技术方案,如管网修复、收集系统改造和污水厂扩容等,专家可能会建议进行详细的技术分析和经济评估,以确定最优方案。
总之,这个规划和决策过程树提供了一个清晰、合理的框架来指导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和维护。在实施过程中,建议加强监测、评估和技术支持,以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当污水厂进水的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超过100 mg/L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处理:
- 强化预处理:在污水处理流程中,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通过增加格栅、沉砂池等预处理设施,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无机物,减轻后续生化处理的负担。
- 调整生化处理工艺:生化处理是降低BOD5浓度的关键步骤。可以考虑增加好氧生物处理时间,给予微生物更多的时间来降解有机物。同时,也可以提高污泥浓度,增加生物池内活性污泥的数量,加速有机物的降解过程。
- 物理处理法:可以采用物理处理法,如悬浮物去除、沉淀和过滤等,去除水体中的悬浮固体和沉淀物,从而降低BOD5值。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机械手段来实现,如离心分离、空气浮选、颗粒滤材等。
- 化学处理法:在生化处理无法完全去除有机物时,可以采用化学处理法来辅助处理。如使用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或者通过添加酸或碱来改变水体的pH值,使有机物发生中和反应而降低BOD5值。
- 加强运营管理:优化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也是降低BOD5浓度的关键。可以加强设备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同时,加强水质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请注意,以上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在处理BOD5超标问题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水质指标和排放标准的要求,确保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满足相关标准。
强化预处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确实需要一定的投资,但其可行性主要取决于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虑。
首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强化预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无机物,减轻后续生化处理的负担,提高整个污水处理流程的效率。这对于保护水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环保角度来看,强化预处理是可行的。
其次,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虽然强化预处理需要一定的投资,但是通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可以减少后续处理的难度和成本,降低整个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成本。同时,如果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能够得到显著提升,还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如水资源再利用、降低排污费用等。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强化预处理是可行的。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技术可行性:强化预处理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因此,在选择技术和设备时,需要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和试验验证,确保技术可行性。
- 经济实力:强化预处理需要一定的投资,因此需要考虑污水处理厂的经济实力和资金状况。如果资金不足,可能会影响强化预处理的实施。
- 运行管理:强化预处理需要加强运行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稳定。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和人员培训体系,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强化预处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是可行的,但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决策。
一、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污水处理设施的不断完善,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日益凸显。污泥作为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副产物,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病原体,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为了当前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新《水污染防治法》的实施和“水十条”等政策的推动,为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关注度和投入不断增加,推动了该领域的快速发展。
本次论坛的召开旨在进一步推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提高污泥处理处置效率和资源化利用水平。论坛将邀请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政府部门人员,共同探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创新应用和市场前景,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推动我国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拥有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污泥处理处置企业,为论坛的举办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和条件。论坛的举办也将进一步促进上海及周边地区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区域环保产业的协同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上海荷瑞展览有限公司
三、会议时间与污泥产品展示地点
会议名称: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泥处理处置论坛(上海)
会议时间:2024年6月3日下午13:30-16:30
会议地点: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 6.1号馆会议室B
污泥处置馆展示地点: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6.1号馆(展示时间6月3-5日三天)
会议报到:2024年6月3日6.1号馆,展馆8号门门口(9点半-11点之前报到,提供餐券,礼品等)
展示范围:污泥处置技术及相关产品
会议规模:150-200人
四、展馆交通
自驾:自驾至涞港路111号,由展馆18号门驶入。在南广场停车后,直接由南广场扶梯至南登录厅进行登录。
出租车:推荐在涞港路111号下客,由展馆18号门步行进入南广场。直接由南广场扶梯至南登录厅进行登录。
地铁:地铁2号线徐泾东站4、5、6号口出站,乘坐短驳电瓶车,至7、8号馆尾端。在馆间通道口进行登录。
详细内容可登陆官网:https://wastewater.watertechsh.cn/,或关注展会官方微信号:上海国际水展WATERTECH
五、南登录厅污泥会议室及污泥展示区进馆示意图
污泥会议室靠近6.1号馆8号门门口走到底(6.1号馆会议室B)
二维码扫码报名
六、会议议题
五、会议议题
主持人发言13:00-13:10 |
中国给水排水 |
|
王领全 副主编 |
报告题目一13:10-13:30 |
污泥厌氧消化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污泥处理处置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
报告人 |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副组长、 国际水协会(IWA)Fellow 戴晓虎 |
报告题目二13:35-13:55 |
污泥焚烧建设运行实践与未来技术思考(水务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探讨) |
报告人 |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王丽花 副总经理 |
报告题目三14:00-14:20 |
污泥处理工艺实践与工程创新 |
报告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胡维杰 三院总工 |
报告题目四14:25-14:45 |
热泵低温干化污泥处理工艺技术和产品介绍 |
报告人 |
江苏博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黄志洋 总经理 |
报告题目五14:50-15:10 |
威立雅“GreenUp” 新战略计划与未来的可持续的市政污泥解决方案 |
报告人 |
威立雅水务技术 陈晓华 亚太区市政工程 设计总监/博士 |
报告题目六15:15-15:35 |
污泥处理处置路线选择及应用趋势分析(新) |
报告人 |
无锡买山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西安交大杨鸿辉教授 |
报告题目七15:40-16:00 |
污泥高效低成本的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
报告人 |
上海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黄瑾 副总工 |
报告题目八16:05-16:25 |
污泥资源化处置与长江沿线裸露矿山修复的生态统筹探索 |
报告人 |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董滨 教授、博导 |
报告题目九16:30-16:50 |
城镇多源污泥泥质特性与处理处置实践 |
报告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谭学军 博士,总院副总工/教授级高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