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到大连的直线距离仅有150公里,但由于渤海的阻隔,目前往来于山东和东北之间的铁路及公路,只能绕行山海关,跑上1400公里以上的路程,直接将距离拉长了近10倍。即使全程高速,也得跑12个小时。那两地为何不修建一座跨海通道呢?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人们。事实上,早在1992年,烟台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柳新华就提出了修建烟大跨海通道的计划,并得到了省里的高度重视。然而,这个项目至今仍然停留在研究规划阶段,没有实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资金成本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的实地调研,计划以全隧道的方式贯穿大连和烟台,整条隧道全长123公里,使火车能够装载汽车通过。火车设计时速为250公里,这样从大连到烟台只需要40分钟。整个工程的造价预计在2000亿至2600亿元之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物价的上涨,造价只会更高,甚至可以媲美一座三峡大坝。而与三峡大坝相比,烟大隧道的预期效益却存在许多未知数。要收回成本,必须有足够的客流量。然而,现在谁都不能保证会有足够多的人选择烟大隧道作为出行方式。毕竟,即使是英吉利海峡隧道,自1994年开通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

其次,地质因素也是一个关键问题。烟大海底隧道位于郯庐地震带的边缘,自建国以来已经发生了2次7级以上的地震。虽然海底隧道的抗震烈度可以达到8度,但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建设过这么长距离、地质这么复杂的隧道,因此工程的不可预测因素太多。123公里的距离,哪怕一个小小的地方出了状况,都可能造成巨大的灾难。考虑到建设成本高、技术难度大以及风险大回报小的情况,烟大隧道的建设目前仍然只是一个理论计划而已。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跨海通道的可能性。

以琼州海峡跨海通道为例,它是中国目前运营最长的海底铁路隧道,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铁路隧道。琼州海峡距离最近的两岸点之间的距离也很接近,为约27公里。该项目于2003年动工,于201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海底隧道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地质因素,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虽然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但它也证明了跨海通道的可行性。总的来说,烟台到大连的距离虽然只有150公里,但由于渤海的阻隔,目前只能绕行山海关,导致距离变得很远。修建一座跨海通道可以大大缩短两地之间的距离,提高交通效率。

然而,由于资金成本高和地质因素复杂等原因,烟大隧道的建设目前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尽管如此,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的成功建设证明了跨海通道的可行性,也给人们带来了希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或许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出现。最后,我们不禁要问,你认为烟大隧道的建设是否有必要?你是否愿意选择乘坐烟大隧道来往于烟台和大连之间?期待你的评论和观点。广东到海南的琼州海峡跨海通道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作为连接海南与内地的重要通道,琼州海峡承担了海南岛内90%的生活物资和全岛28%旅客的进出需求。

然而,目前两地来往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粤海铁路的滚装轮渡运输。这种方式的问题是每次最多只能承载1500名左右的旅客,这极大地阻碍了海南与内地之间的经济交流发展。那么,为什么还没有修建一座跨海大桥呢?首先,琼州海峡最窄处只有19.4公里,修建跨海大桥看上去似乎不难。然而,修建跨海大桥必须考虑到许多因素。例如,桥梁净空问题。每年有数以万计的轮船通过琼州海峡,因此桥面距水面的高度必须在40米以上。然而,琼州海峡中间的海域水深在80~100米之间。因此,桥墩就必须高达百米以上,这无疑增加了大桥的建设难度。

其次,修建跨海通道需要巨额资金。海南的经济情况并不允许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虽然国家会提供一些支持,但整个项目的资金需求仍然非常庞大。因此,这个项目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尽管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的其他地方,已经有一些跨海大桥建成,例如连接港澳的港珠澳大桥和连接福建与台湾的海峡西岸跨海大桥。这些大桥的建设不仅解决了交通问题,也成为了当地的一大亮点。因此,对于琼州海峡跨海通道,我们仍然应该寄予希望。毕竟,它对于海南和内地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琼州海峡跨海通道是连接海南与内地的重要通道,但目前两地来往的方式受到了限制。虽然修建一座跨海大桥非常困难,但我们仍然应该保持信心和耐心。在国家政策和技术进步的支持下,相信有一天琼州海峡跨海通道一定会建成,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传说中的烟大海底隧道,目前依旧没有太大进展
只是每年的两会期间,山东省和辽宁省的部分人大代表,总是会提出关于烟大海底隧道的提案
根据山东省公布的长远发展规划
将计划建一条联通山东烟台和辽宁大连的海底隧道。

烟大海底隧道即烟台至大连海底隧道。
至于为何叫烟大隧道,把烟台放在前面
你自己好好琢磨一下就懂了,不叫烟大真的不行啊
2015年11月,烟台到大连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炉
工程方案采取全海底隧道方案。整条隧道全长123公里,火车设计时速为250公里,
运行速度能达到220公里/小时,届时从烟台到大连最多只需要40分钟。

事实上,烟台和大连之间的直线距离只有123公里。
123公里听着真不算距离很远,但如果想穿越两地之间浩瀚的渤海就不容易了
目前最佳的通行方式就是坐船,我本人曾在若干年前从烟台到大连坐过一次客轮
大概八个小时左右就到了目的地,海上的风光还是很赏心悦目的
但如果你有急事的话,这八个小时就显得太漫长了
那么,在烟台大连之间建一条海底隧道,你开车只需一个多小时就能到,你会不会感觉很不错呢

如果你不愿意坐船的话,又不想坐飞机,能么你只能绕着渤海湾转一大圈了
这一圈可就是1500公里啊,来回路费油费估计也得至少三千多块钱啊
还有将近十五个小时的行程,这对开车自驾者也是一个从精神到财力的挑战
当然如果是自驾游爱好者,我就想这么玩一趟,那这条路线也是不错的选择
烟大海底隧道绝对是利国利民的超级工程,如果能够成功必定光耀千秋
首先,隧道穿越海峡,将中国最大的两个半岛,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紧密的直接联系起来
其产生的巨大的意义无需多言,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社会价值上都影响深远
隧道不仅仅是连接了烟台和大连,连接了山东和辽宁,
格局更大一点,它是把整个东北地区和广大的沿海东部地区连接在一起了

山东和华东地区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而东北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隧道的建成将为整个地区的经济腾飞起到巨大的推力
此外,海底隧道还能更直接的带动旅游的发展,让东北人更快捷的去南方各地
而其他地方人也同样更乐于来到大东北旅游观光,让旅游经济更加繁荣
最初的构想其实并不是海底隧道,而是想建一座跨海大桥
但长达百公里的大桥,未知的不利因素实在是太多,该设想最终被放弃
于是联通大连烟台的海底隧道的方案得到了更多的支持认可

目前可以借鉴的就是著名的英法海底隧道
这条隧道两头分别与法国高速铁路北线和1号高速铁路相接。
其由三条长50.5公里的平行隧洞组成,总长度153公里,其中海底段部分37.9公里
1994年,这条海底隧道正式完工,
这个伟大工程把孤悬在大西洋中的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紧密地连接起来
从此天堑变通途,为人类交通史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目前英法海底隧道已经成功运行了四十年了,它给英国和整个欧洲大陆都带来了巨大正面的效益


有英法海底隧道这个成功的例子,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其技术和经验
在我们基建狂魔的手里,肯定会把烟大海底隧道建的更好
但毕竟时代不同了,烟大隧道的第一大难题就无底洞般的巨额投入
预估项目总造价在2000亿元到2600亿元之间。具体数据还要看未来工程进展
追加资金几乎是可以预见到的,到时候可能五千亿都不够用
现在,我们没有技术问题。资金嘛,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只要想要没什么做不到的
按照现在的条件,项目开工后10年内肯定能完工。
但计划什么时候能开始呢?

当然对这个旷世超级大工程质疑反对的声音也不小
最大的反对意见就是安全问题,海底隧道最怕什么
怕地震啊,一旦有大地震发生,海底隧道发生损坏漏水,那种景象想想都惊心
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曾于2014年8月22日就渤海跨海通道项目发布信息:
“郯庐地震带,北起黑龙江,南到长江,呈北东走向,纵贯中国大陆东部,延伸达2400多公里,是东北亚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强烈地震。”
这就是在给计划中的烟大海底隧道提警告

而对于这一质疑,很多这方面的专家也对地震的事情给出了解释
其实大连和烟台的地震局早在多年前已经开始对渤海湾勘测地震数据、进行危险性分析等工作
研究成果表面,目前提出的烟大海底隧道方案所表现的抗震能力是最强的
地震问题是个问题,但不应该成为一个决定性否决问题
我们的技术完全可以克服这个难题的影响

的确,任何一个宏大的改造自然条件的项目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还有一种反对的声音认为,耗费数千亿的海底隧道造价太高,得不偿失
不如建环渤海湾的陆地高铁项目风险小、成本低,还能带动渤海湾沿线的众多城市的发展
这种想法也很有道理,也是充分考虑了各种不利因素
但也有专家反对这个意见,说环渤海陆地高铁线的造价也不会比海底隧道低多少

目前一公里高铁造价高达一亿,环渤海湾大连到烟台距离近两千公里
整体造价和海底隧道也差不多了
而且,高铁线并不让大连烟台的通行时间缩短到一个小时之内,而海底隧道就能做到
如此看,还是海底隧道的时效性更好
那么,这条颇具争议的海底隧道您是怎么看呢?
请在评论区里讨论一下




渤海湾是我国最大的内海,位于东北亚的中心,连接了辽宁、河北、天津、山东等省市,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水域。渤海湾的最窄处是渤海海峡,宽约150公里,分隔了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也隔开了烟台和大连两个重要的港口城市。

烟台和大连的直线距离是150公里,如果开车的话只需要2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但是沿着渤海湾进行绕行的话有1400多公里,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其实两地直接也可以直线通行,那就是通过轮渡,并且烟台和大连之间还有一条铁路就是烟大铁路,只不过这条铁路也是通过轮渡转运的方式。
通过轮渡的方式虽然可以达到直行的目的,但是由于轮渡一方面需要上下装卸特别浪费时间,而且遇到一些恶劣的天气跨海轮渡有可能会面临停航,所以也是十分不方便。
渤海湾的跨海大桥:不可能的任务
我国目前已经有五座建成通车的跨海大桥,分别是广东湛江的湛江湾跨海大桥,山东青岛的胶州湾跨海大桥,以及浙江的舟山跨海大桥和杭州湾跨海大桥,还有最新建成通车的港珠澳跨海大桥。
我们拥有这么多跨海大桥的建设经验,可不可以建设一个“渤海湾跨海大桥”呢?
这样就可以像港珠澳跨海大桥连接广东珠海,香港和澳门一样,连接大连和烟台,不仅能够降低交通运输的成本,还可以促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交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但是令我们遗憾的是国家暂时并没有建设“渤海湾跨海大桥”的计划。
为什么山东与辽宁之间不修建一座跨海大桥,方便两岸人员来往呢?
建设跨海大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是需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和讨论的,最先需要论证的就是渤海湾是否适合修建跨海大桥。但论证的结果却是渤海并不适合修建跨海大桥,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就是渤海湾跨海大桥的修建很可能会处于地震带上,因为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弄清楚地震的具体原因和发生地震的时间,所以无法排除建设的过程中和建设完之后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在地震面前钢筋混凝土的桥墩也是可以被摧毁的,而且当年的唐山大地震就发生在附近。

第二就是渤海湾属于温带季风季候,风高浪涌十分不利于施工,如果遭遇风雪天气就更难施工了,如果一年没有几天时间可以施工,这样一座跨海大桥要建到什么时候?
第三个原因就是渤海湾有众多重要的港口码头,大型货轮来往频繁,且不说建设是会影响船舶的正常航行,阻碍经济发展的,如果有货船不小心撞到桥墩,就会酿成重大的事故。
最后的原因就是基于经济因素和时间成本的考虑,我国现在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跨海大桥的全长是55公里,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这前后花了8年的时间。
要知道烟台到大连的直线距离有150公里,建设跨海大桥就是港珠澳跨海大桥的三倍,至少需要24年的时间。从花费上来看可能比港珠澳大桥的一千亿多三倍还不止,因为渤海湾的深度能达到85米,建设一个桥墩比建设一栋摩天大楼还费材料。
渤海湾无论是从地理优势还是自然环境,以及经济实力考虑,都是不太适合建设跨海大桥的,那么烟台和大连之间就永远不能实现直线通行吗?
渤海湾的跨海隧道:可行的方案
在渤海湾大桥的论证阶段,面对船舶的通行问题,有人提出过学习港珠澳跨海大桥,使用一段的海地隧道为船舶开辟出一条水上通道。
既然其他多项原因造成渤海湾不适合建设跨海大桥,那么可不可以全程都使用海地隧道呢?这样就可以不用建设大桥,也可以让烟台和大连之间直接通行。那么建设海地隧道可行吗?
我国虽然也有建设过多个海地隧道的经验,但是毕竟两地之间的距离过长,还有复杂的影响因素。但相比于建设跨海大桥,建设跨海隧道虽然也非常复杂,但相对来说还是有可行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