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作为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现在的经济总量在我国西部地区排名第一,四川的工业基础主要是源自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和三线建设时期。在众多的中央设在四川的企业中,曾经有4家中央企业总部位于四川,这些企业都是四川经济的中坚力量。了解四川经济的人都知道,现在四川只剩下一家中央企业总部,即设在成都的中国东方电气集团。那么,其他3家被中央收回的央企总部是哪些呢,它们是何时被合并的?今天小鹏就来跟大家详细讲讲。

1、攀钢集团并入鞍钢集团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65年,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是一个在三线建设时期成立的中央企业,依托攀西地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发展起来的特大型钒钛钢铁企业集团。在2010年5月,攀钢集团与鞍山钢铁集团进行了重组,成为了总部位于辽宁鞍山的鞍钢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攀钢于1970年开始出铁,结束了中国西部没有大型钢铁企业的历史。在钒钛磁铁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攀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是全球领先的产钒企业,中国核心的钛原料及完整产业链的钛加工企业,也是中国重要的铁路用钢、汽车用钢、家电用钢和特种钢的生产基地。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2、中国二重并入国机集团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位于四川省德阳市,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黑龙江齐齐哈尔之后成立的又一家国字头的重型机械企业。在2013年,中国二重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成为总部设在北京的国机集团全资子公司。

中国二重集团拥有2个全资子公司和1个控股子公司,已从装备制造型企业转型为以大型航空模锻件研发制造为主的投资控股型公司。其主要产品包括航空用超大型钛合金、超强钢和结构钢、高温合金、铝合金锻件等,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舰船动力、轨道交通等领域,是中国航空模锻件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也是航天基础装备制造的功勋企业之一。

3、西南航空并入中国航空
中国西南航空公司,成立于1987年10月,来自于成都市,是中国民航组建的六大国家骨干航空公司之一,其他五家分别为北方航空、南方航空、西北航空、东方航空和中国航空。2002年,中国民航进行改革重组,中国西南航空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总部设在北京。中国西南航空公司成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西南分公司,更名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西南分公司”。

中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总部基地设在四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下辖中国西南航空重庆分公司和中国西南航空贵州分公司。中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机队曾经运营约50架各型客机,机型包括波音757、波音737、空中客车A340、图-154M等。开辟了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170多条,并与美国、德国、瑞士、日本、巴西等国家的40多家航空公司建立了联运关系。

仅存的中国东方电气集团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四川省会城市成都,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东方电气是一家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和电站工程总承包企业集团之一,发电设备产量累计超过6亿千瓦,连续17年位居世界前列。东方电气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能源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具备“水电、火电、核电、气电、风电、太阳能”六电并举的研制能力。

失去央企总部的影响?
西南航空、攀钢集团、中国二重并入中国航空、鞍钢集团、国机集团,意味着四川失去了中央企业的总部,成为了央企的一级子公司。这对攀枝花、德阳、成都以及四川省而言,失去了3个总部企业,对原驻地城市的总部经济来说是一种损失,因为总部机构通常意味着大量的管理、技术等工作岗位,以及分支机构往来带来的经济效益。但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对攀枝花、德阳、成都等地的生产型企业来说,不会影响他们为当地继续创造的GDP和税收收入。

如何看待四川央企被上收?
中国二重集团、攀钢集团、西南航空公司并入国机集团、鞍钢集团、中国航空,这是央企整合的一部分大战略。这类合并像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的合并,中国南车与北车的合并,中船工业与中船重工的合并等,都是优秀企业间的强强联合,不受属地城市的影响。行业领先企业的合并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不必要的内部竞争,对企业发展的前景来说可能是好事,对企业员工而言也不一定是坏事,因此我们对此类合并也不应太过忧虑。

猜图:这是哪个城市?

除了上文提到的3大中央企业外,你还知道四川省有哪些其他著名企业集团被兼并吗?也欢迎大家留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