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3个海绵项目获省优秀工程案例一等奖
5月12-13日,在2023年江苏省海绵城市联盟年会暨海绵城市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苏州32个项目获评2023年度江苏省海绵城市优秀工程案例。其中,昆山有14个项目入选,3个项目获得一等奖。
江苏省海绵城市优秀工程案例是我省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昆山市赵厍地区安置房S02地块(金熹园)项目景观绿化工程、昆山市公共卫生中心配套景观绿化工程、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南校区建设工程3个项目获得此次省海绵城市优秀工程案例一等奖。
赵厍地区安置房S02地块(金熹园)项目景观绿化工程位于高新区,地下车库面积约占总地面积的80%。该项目因地制宜运用了生物滞留池、植草沟、雨水蓄水池等海绵设施,创新性地将地库顶板虹吸式排水系统与雨水滞留池排水层相结合,解决了地库覆土深度不足难以设置渗透型海绵设施的问题。
昆山市公共卫生中心配套景观绿化工程位于巴城镇,东侧区域雨水经过建筑及场地雨水管网进行收集,最终排入东侧停车位下蓄水模块内,处理后用于绿化浇灌及场地冲洗;西侧雨水根据场地竖向就近汇入场地内人工湿地、滞留池、下凹式绿地等海绵设施,经过绿色海绵设施处理后排入西侧河道。
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南校区建设工程位于高新区,采用下凹式绿地、垂直绿化、透水铺装和雨水花箱,实现雨水的源头控制。同时,采用景观湿塘和蓄水模块,实现雨水末端调控;构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美观与功能相协调、绿色与灰色设施联动的校园海绵体系。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典型探路、示范引领,是昆山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自2009年起,昆山市就通过国际化合作、多样化实践、本土化创新探索海绵城市建设,坚持试点先行、系统推进,逐步将海绵城市建设推广至全市域,着力推动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的综合提升,推动城市绿色发展。2009年起,昆山市在城市建设项目中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并于2016年成为江苏省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十几年来,通过全过程闭环式管控、优质示范项目奖补等措施,昆山市培育了一批精品海绵项目,初步形成了海绵城市整体效应。截至目前,昆山市累计建成海绵项目超600个,涵盖道路交通、公共建筑、住宅小区、公园绿地等多个类型。
下一步,昆山市将继续发挥典型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对精品海绵项目的培育力度,建立昆山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巡查制度,强化多部门联动督查,进一步提高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工程质量,不断增强城市的韧性和宜居水平,聚力打造水安、水兴、水美的现代化江南水乡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