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光大水务排名按照折合成人民币计算 本文净利润指归母净利润
三位百亿大咖
营业收入方面,北控水务营业收入最高,为245.19亿元,首创环保、华光环能、碧水源、兴蓉环境、洪城环境、中原环保、重庆水务、上海环境、景津装备进入前十。
净利润方面,北控水务依然排名第一,净利润18.95亿元。兴蓉环境、首创环保、光大水务、重庆水务、洪城环境、景津装备、中山公用、中原环保、天津创业环保进入前十。
64家上市公司中,营收百亿有三家,分别为北控水务、首创环保、华安环能,3家营业收入分别为245.19亿、213.2亿、105.1亿。这三家头部企业营业收入占64家上市公司市场总额28.57%。
64家上市公司中,营收在60-100亿元的有8家,分别为碧水源、兴蓉环境、洪城环境、中原环保、重庆水务、上海环境、景津装备、光大水务。这8家中碧水源营业收入最高约89.53亿元。
碧水源表示营业收入增加主要原因是:在国家环保政策的稳步实施下,碧水源紧抓机遇,通过改革创新、重构发展战略、
强化公司治理、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精益管理、激发市场活力、成功开拓新领域新赛道等,实现市场和业务稳步提升;
同时运营项目逐渐进入稳定期,运营收入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因。
64家上市公司中,营收在20-50亿元人民币之间的有16家,占比25%;营收在10-20亿元人民币之间的有15家,占比23.4%;营收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下的有22家,占比34.3%。
三成企业营收利润双增加
64家水务上市公司中,有29家企业实现了营收的同比增长,其中天源环保幅度最大为53.05%;有23家实现了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双增长,占比35.9%。
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北控水务2023年营业收入增加14.1%,净利润增长60.5%,实现“双增长”。北控水务表示因水处理服务之营业收入贡献增加,以及自去年下半年起将北控城市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综合入账所致。
64家水务上市公司中,有35家净利润实现增长,其中仅有武汉控股、华控赛格、倍杰特、国中水务4家企业涨幅超过100%。
武汉控股净利润涨幅最大为1908.6%,主要原因是子公司排水公司下属二郎庙厂部分国有土地使用权于2023年被市土储中心有偿收回,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确认了资产处置收益46223.84万元。
超一半企业营收下滑,两成企业亏损
64家企业中有35家企业营收下滑,占比54.6%。其中营收下滑最多的为东方园林,营收下滑幅度为83.3%;有18家企业亏损,占比28.1%,其中东方园林亏损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