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技术,作为实现我国在电力领域反超发达国家的独特创新,自2009年首条特高压线路实施以来,就有效缓解了我国东部电力资源短缺与西部电力资源丰富的难题。截至2024年4月10日,全国已投运特高压工程共计38个。而提到特高压,就不得不提到刘振亚了,一直以来,作为特高压的创建者和推动者,他都被外界尊称为我国的“特高压之父”。

刘振亚的故事始于好客山东,一个充满热情的地方,1997年他在山东省白杨河电厂任一名普通技术员,但凭借着过人的才能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他逐步爬升至山东电力集团的高层,期间,他不仅担任了山东鲁能集团的董事局主席,还为山东电力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0年,我国迎来了电力体制改革关键的时期,作为国家电力公司的副总经理和党组副书记,刘振亚的工作重心开始从地方转向了全国,随后,很快他就成为了该公司的核心领导人,2004年作为国家电网的掌舵人,他开始大力推动特高压电网的发展,这一技术在当时还处于全球先进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和风险。

2006年,发改委首次在国内批准建设特高压技术,2016年,刘振亚还提出了基于特高压电网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构想,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旨在通过构建全球电网,优化全球能源配置资源。虽然这一构想面临众多挑战,但它展示了刘振亚的远见和胆识。
但是,有光就有暗,每个巨大的成就背后都伴随着挑战与争议。在特高压项目的推动过程中,刘振亚曾面临诸多批评和压力,这些都考验了他的领导力和决策能力。尽管外界有不少争议,他他始终坚持认为特高压是国家电网乃至国家能源安全的未来。
有一次在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记者问道:对于“特高压之父”这个称号,你有什么看法呢?刘振亚表示,现在,“特高压干成功了,人们把我和特高压连在一起并不奇怪。现在人们说我是‘特高压之父’,那是没有看到我因为特高压被批评的时候。”

截至刘振亚退休前,国家电网已建成7个特高压工程,其中包括3个交流特高压工程和4个直流特高压工程,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经全体会议决定:免去刘振亚同志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到龄退出领导班子,自此,宣布了电网刘振亚时代的落幕。
此时,距离刘振亚成为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已11年半有余——因此业内也称刘振亚掌舵全球最大电网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