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治理污水,持续改善水环境,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使命和担当。”9月7日,安康市生态环境局岚皋分局副局长冯开学望着青山环绕下波光粼粼的南宫湖说。
南宫湖是岚皋县城备用水源地,其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全县居民的饮水安全。
在南宫山镇宏大村,高桥污水处理站如同一座充满生机的口袋公园坐落村中,引来不少游客在此游玩、拍照。“高桥污水处理站位于巴人部落景区沿线,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巴人部落的整体风貌和文化特色,力求使污水处理站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南宫山镇公共事业服务中心主任吴光说。
近年来,南宫山镇及巴人部落的游客不断增加,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加大,原有的污水处理设施难以满足需求。2023年12月,南宫山镇按照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为先的思路,筹资对污水站进行维修改造。今年2月,宏大村又在污水处理厂外建设了莲藕种植示范田,利用处理过的污水灌溉莲藕,实现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眼下,荷花相继开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鉴于宏大村的成功经验,我们将在全镇大力推广污水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南宫山镇污水垃圾运营第三方公司负责人丁发成说。
在民主镇枣树村,潺潺流水绕村而过,一座座农家小院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以前一到下雨天,农户房前屋后的污水都流到门前的沟里。现在,家家户户的污水都被收集走了。环境好了,我的农家乐和民宿每天最少能进账3000元。”枣树村红鑫山庄业主唐玲高兴地说。
民主镇将生活污水治理与“厕所革命”结合起来,对片区污水进行全面收集处理,推行“收集—处理—资源化利用”的污水治理模式,实现污水处理良性循环。
随着枣树村污水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以及和美庭院建设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到了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在该村,乡村小灶、楠乡院、乡野山居等民宿及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实打实享受到美丽宜居新农村带来的红利。
岚皋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领跑行动”,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四提升一革命”建设,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以上,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11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40处,配套建设污水管网75.1公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931吨/天,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提高。(通讯员 邵欢 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