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刘伟
近日,山东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度山东省绿色制造单位名单的通知》,沂源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沂源经开区)成功入选省级绿色工业园区,是我市此次唯一入选的开发区。
据了解,绿色工业园区是指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于园区规划、产业链设计、生态环境等过程,是绿色工厂和绿色基础设施集聚的平台。此次入选标志着沂源经开区已逐步建立与产业链和主导产业相适应的绿色园区标准体系,在能效提升、污染减排、能源及资源利用等方面均已达到较高水平。

沂源经开区厂房
9月6日,一场秋雨过后,湿润的空气带着泥土的芬芳,让人感觉清爽而宁静。在沂源经开区宽阔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厂房鳞次栉比,蓝天白云下,一座生机盎然的现代化绿色工业园区呈现在眼前。
2023年,沂源县出台先进制造业强县实施方案(2023—2025),加大实施绿色制造行动,支持制造业绿色转型。持续打造绿色工业园区,推动能源梯级利用、废物综合利用、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循环经济产业链。
据沂源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谭延训介绍,为加快创建省级绿色工业园区,着力构建绿色发展模式,园区围绕生态立县发展思路,制定了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绿色园区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绿色发展规划等标准。以“生态+绿色”为发展导向,推进绿色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绿色生产体系,现已成功打造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3家,市级绿色工厂10家。

沂源经开区污水处理厂
在绿色工业园区建设中,节能降碳减排是道必答题。
“为此,我们积极推进无废园区和近零碳园区建设。”谭延训表示,园区以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为着力点,优化能源结构,建立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开展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园区产业“绿色化、高端化、集聚化”发展。
如今,园区共有15家重点企业纳入清洁生产审核名单并通过审核评估和验收,清洁能源使用率达34.7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5.13%。
企业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影响。

山东鑫泉医药有限公司蓄热式焚烧炉
以山东鑫泉医药有限公司为例,公司积极实施医药中间体生产环保提升改造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新建蓄热式焚烧炉,通过充分燃烧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将VOCs(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效率由85%提升至99%,排放浓度降低至30mg/m³以下,年减少VOCs排放3.06吨。
“对工艺进行改造升级,虽然投入较大,但长远来看,蓄热焚烧所具有的高热效率、低能源消耗、运行成本低等众多优点,具有更长远的价值,相信在未来该项目将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助力企业和园区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公司总经理宋以利介绍。
山东瑞丰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则围绕提质增效,对现有装备进行转型升级,使ACR单套装置能源配置效率和余热回收利用率有所提高,产品能耗降低20%,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公司通过引进VOCs尾气和污水收集处理设备,基本实现废水零排放,总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
园区企业在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同时,兼顾了生态保护。然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还离不开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

沂源饮马河湿地公园一角
傍晚,在有着“园区之肺”之称的饮马河湿地公园,几位工人正在纳凉。“这附近虽然有很多医药化工企业,但是没有一点异味,河里也是鱼群嬉戏,我们每天晚饭后都会沿着河边散步。”
企业生产难免产生废水,而园区内的“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系统,将废水经划区域排放至园区内两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园区园林灌溉、汽车洗刷及部分企业的设备冷却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环节。园区中水回用率达40.47%,形成资源净化—回收利用—绿色反哺的良性循环。
在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创新兴县战略指引下,沂源经开区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加快推进工业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发展“含绿量”提升产业“含金量”,走出一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