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8848前言: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格遵循“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这些原则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专家认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才能有效应对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实践中,要不断加强党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推动建立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为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改革要始终围绕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福祉。
实践中,要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改善中获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守正创新
守正创新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思想方法。既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又要勇于探索新的改革路径和方式方法。
实践中,要不断强化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同时,要深化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
制度建设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健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才能为改革提供稳定的制度环境和有力的制度保障。
实践中,要不断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等基础性制度,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推动各项制度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法治保障。只有依法推进改革,才能确保改革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才能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实践中,要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生态环境执法力度和司法保障。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法治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法治意识和守法意识。
坚持系统观念
系统观念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只有坚持系统观念,才能全面把握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整体性,才能有效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践中,要注重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推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同时,要加强跨部门、跨区域的协作和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总结与展望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严格遵循“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才能不断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未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我国将不断迈向更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必须遵循“六个坚持”重大原则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 孙金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压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生态环境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汇聚起亿万人民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行稳致远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继续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不断强化美丽中国建设法治保障
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来源:生态环境部
近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