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GaWC世界城市排名引发争议的主要原因包括排名标准的片面性和国际认可度的不足。
首先,GaWC排名标准的片面性是引发争议的主要原因之一。GaWC的排名主要依据全球连通性和全球化经济的融入度,重点关注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广告、法律、会计、管理咨询等)的发达程度。这种排名方法忽略了其他重要因素,如制造业、科技创新等,导致一些城市在排名中表现出色,但实际上在全球影响力方面并不匹配1。例如,中国的一些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由于金融机构的分布而排名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在全球的影响力与之匹配。
其次,国际认可度的不足也是争议的焦点之一。尽管国内普遍认为GaWC排名是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排名之一,但在国际上,这个研究排名并没有得到主流舆论的关注,这让人对其客观性和影响力产生质疑1。此外,一些城市在排名中的表现与实际情况不符,例如巴黎和东京在排名中落后于香港、北京和上海,这也引发了争议1。
具体到2024年的排名情况,中国有40多座城市上榜,其中北上广深、香港、台北位列Alpha级,成都、天津、重庆等17城位列Beta级,苏州、青岛、昆明、合肥等完成了从Gamma级到Beta级的跨越23。这些变化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总的来说,2024年GaWC世界城市排名虽然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但其排名标准的片面性和国际认可度的不足使得其客观性和影响力受到质疑,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2024GaWC世界城市排名充满争议
纽约
最近几天,2024年GaWC世界城市体系排名发布,中国共有40多座城市上榜,引发了舆论热议。香港、北上广深、台北6城位列Alpha级,成都、天津、重庆等17城位列Beta级。重庆排名第70位,比上一次排名前进了26位。


跟以往一样,不少上榜城市陷入了集体狂欢。“第22位!广州全球排名创新高” “全球城市排名连年上升,广州凭什么?” “全球城市排名,成都上升至第58位”。此外,还有自媒体打出,“大洗牌!2024世界一二线城市揭榜”这样的醒目标题。是的,国内普遍认为这份榜单是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排名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以英国拉夫堡大学为基地的GaWC,就开始了世界城市网络的实证研究,伴随中国与世界经济衔接的愈发紧密,其每2年或4年不定期发布的世界城市排名。

也就是说,这些行业的国际性机构在某城市分布得越多、等级越高,该城市的得分就越高,越被GaWC认为是有影响力的世界城市。相应的,一些生产性服务业欠缺,且国际交往功能偏弱的制造业重镇,在这一榜单中并不占据优势。

基于上述排名标准,2024年广州位次优于经济最具活力的深圳,“没落贵族”沈阳更是排在苏州、青岛、合肥、宁波等强二线城市之前。

这种排名是很片面的,很容易产生误导。首先,近年来中国大型金融机构进入世界500强的越来越多,由于这些机构,在中国呈现金字塔式的分布,自然会导致中国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排名迅速提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取得了与之匹配的世界影响力。你能想象,巴黎、东京,居然在落后于香港、北京和上海?

其次,城市在联系的时候地位是不同。从跨国公司联系视角看,中国的一些城市虽然与全球城市联系加强了,但主要处在从属的位置,但这个排名所使用的对称联系方法忽略了这个差别。事实上,该榜单的作者Ben Derudder教授,多次强调这个研究排名仅仅反映城市发展的一个方面。
除此之外,榜单的发布者GaWc,其背景也深受质疑。这是以英国拉夫堡大学为基地,一个以欧美学者组成的学术机构,并非什么国际权威机构,也没有国际组织背景,仅仅只是英国民间的一家学术机构,所以压根谈不上“权威”二字,只是因为长期发布世界城市排名,才为国人所熟知,以至于到了中国媒体口中,成为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排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