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近年来,厦门市积极贯彻落实《全面建设节水型高校行动方案(2023—2028年)》,在成功建成8所省级节水型高校基础上,近日又有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南洋职业学院3所高校通过市级初审。
厦门大学引入供水管网自动测漏系统,通过采集和分析管道振动信号来识别管网漏水情况,并利用互联网将探漏数据上传监控中心实现系统自动报警。据统计,该系统测漏准确率达99.6%,已帮助学校查找漏水点297个,节约水资源量近500万吨,节省资金超1500万元。
集美大学积极探索非常规水源利用,在校内美玲楼屋顶设立雨水收集箱,在主校区内打造人工湖集蓄雨水,收集的雨水用于周边区域绿化浇灌,年雨水利用量达3.5万吨。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高度重视技术节水,已投入约千万元用于节水改造与升级,2023年学校人均用水量为37.95立方米/(人·年),低于用水定额先进值45立方米/(人·年),较2022年下降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