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共治 构筑生态长廊 实现人海和谐——走近潍坊滨海旅游度假区湾区
编者按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第二批省级美丽海湾典型案例名单,威海五垒岛湾、烟台四十里湾、威海洋村口湾区、日照石臼湾、潍坊滨海旅游度假区湾区、烟台龙口岸段、滨州无棣县贝壳堤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治理单元、滨州沾化区中部治理单元等8处上榜。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潍坊滨海旅游度假区湾区。
潍坊滨海旅游度假区湾区位于潍坊滨海区北侧、莱州湾南畔,海岸线长26.8km,海域面积156km2,犹如一颗镶嵌在山东半岛蓝色宝石中的璀璨明珠,河海相映,风景如画。
水清岸绿,滩净湾美,海湾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坚守源头防控,铁腕治污,守护海洋纯净之源。制定入海排污口分类整治实施方案,建立“一口一策”,实现全过程监督管理,入海排污口整治销号率100%。投资7.7亿元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区内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提标改造,出水水质达到准Ⅳ类标准。湾内入海河流虞河总氮浓度改善率36.3%,白浪河总氮浓度保持稳定,入海陆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2023年湾区水质优良比例63.86%,较2018-2020年增加41.3%。完成专项清漂行动,海面无明显可见漂浮大块垃圾,海滩垃圾盖度0.383‰,保持清洁水平。
坚持长效管护,提升效能,铸就海洋保护丰碑。研究出台《滨海区打好渤海区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落实方案》《滨海区实施莱州湾湾长制工作方案》《滨海区渤海海洋垃圾污染防治(海上环卫)实施计划》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坚持陆海统筹、协同共治,全面推进陆、岸、海污染综合防治,近岸海域环境持续改善。强化制度保障,开展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湾区配备应急船舶1艘,组建应急队伍20余人,定期开展演练,全面提升海洋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着力维护海域环境和海洋资源安全。
鱼跃鸥飞、资源丰富,海湾生态效益全面凸显
河道焕新生机,水清岸绿,河海共绘碧波画卷。实施白浪河入海口生态示范带工程,治理河段长度25.8km,实现生态蓄水3000万方。湾区水清滩净、聚鸟成群,发现丹顶鹤、黑嘴鸥、白腰杓鹬、白琵鹭等珍稀濒危鸟类。
建立保护区,增殖放流,保护海洋水生态。湾区设立莱州湾单环刺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潍坊市莱州湾星虫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潍坊滨海白浪河省级湿地公园,定期增殖放流,湾区重点生物物种种群数量增长率大于3%。
实施生态修复,绿意盎然,厚植生态底色。滨海区采用理论+技术+产业创新模式,成功培育了“鲁柽1号”“东森1号”等耐盐碱植物,并应用于国家“南红北柳”生态工程滨海示范林、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等项目,生态修复面积约620公顷,盐碱地防风固沙、水土涵养能力明显增强,碳汇储量约12000吨。同时,进一步推进盐碱地生态修复产业化,首创“柽柳+肉苁蓉”林下种植产业新模式,昔日盐碱地摇身变成绿洲,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人海和谐、城海交融,海湾综合价值加速提升
整治滨海岸线,海天一色,焕新海湾亲海品质。打造长达1600m的欢乐海人工沙滩,是我国淤泥质海岸养滩的首创工程之一;打造长约16km的城际生态廊道,形成集防风固沙、水土涵养、绿色景观和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沿海防护林带。海水浴场水质优秀比例16.67%,良好比例83.33%,适宜开展游泳、戏水、观光等活动。
推动旅游热潮,奋起扬帆,发展滨海美丽经济。由欢乐海沙滩、游艇码头、国际风筝冲浪基地和风筝放飞场等知名景点组成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潍坊欢乐海省级旅游度假区,2023年接待游客约500万。建立政府部门、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多方参与的海湾宣教和公益活动。美丽海湾建设经验模式得到省有关部门肯定,国家“南红北柳”生态工程滨海示范林项目纳入自然资源部渤海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取得显著示范效益。
云天潮海,奋楫杨帆,潍坊滨海旅游度假区正以“美丽海湾”建设为引领,奋力书写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绘就人海和谐新画卷。
原标题:《河海共治 构筑生态长廊 实现人海和谐——走近潍坊滨海旅游度假区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