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1月18日消息(记者张卓)1月18日,湖北省两会召开第二场新闻发布会,6名代表委员分别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潘晓洁就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分享了履职尽责感受。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张卓 摄)

“湖北省政协2024年围绕‘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专项民主监督会,形成建言成果27篇,提出有关建议130多条。”潘晓洁表示,今后,将紧紧围绕长江大保护和流域综合治理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立足岗位、发挥优势,在履职尽责中作出新贡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参政议政中展现新作为。

据了解,2024年,湖北省长江干流、汉江干流水质稳定为优,丹江口水库连续10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5.8%,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达到“十四五”以来最好水平;洪湖“降磷退Ⅴ”目标如期实现,梁子湖、斧头湖等重点湖泊水质稳中有升;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持续100%达标;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在谈到湖北在推动长江高水平保护方面有哪些地方还可以进一步发力时,潘晓洁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强化流域治理,牢牢守住水安全底线。着力构建安全韧性的“荆楚安澜”现代水网,以水系为脉络、以水网为基础,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江河湖库水系互联互通、联调联控,进一步提升水动力、增加水空间、优化水生态。全面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扩面提质,不断完善综合治理技术规范体系,加快推动区域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探索保护与发展流域治理新路径。

二是进一步强化污染治理,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从源头抓起,积极推动长江干流、汉江沿线大中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强化管网排查及混错接整治,推动“厂网一体、按效付费”机制,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强化截污控源,实施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推动水岸同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推动农药化肥减量化行动,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加强200亩以上连片池塘及单个池塘实现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推动船舶污染物分类接收、转运、处置,强化危险化学品洗舱管理,加大应收尽收闭环管理力度。建设好一批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进一步提升磷石膏综合利用水平。

三是进一步强化保护修复,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科学治理,积极推进湖泊保护修复新路径。围绕修复生态屏障、保障流域生态廊道、提升城镇生态品质、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水源涵养等重要生态功能,积极谋划一批流域系统治理项目,实施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进一步整合优化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地,衔接完善生态保护红线成果,加强严格管控,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持续开展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

四是进一步加快绿色转型,拓宽生态资源转化路径。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生态产品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全省总结推广一批各地好的经验做法,将生态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强化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持续推进与长江、汉江流域邻近省份建立跨省补偿机制,加快省内重点流域补偿机制建设,推动已建机制有效落实、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