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CTV《经济半小时》栏目以“光伏+污水治理:‘含绿量’节节攀升”为题报道了由我公司设计的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及水资源再生利用项目。2024年10月,我国最大的光伏废水零排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正式投产。这一项目的投产,标志着我国在光伏废水处理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废水的高效处理和循环利用。

2022年8月份,中国市政华北院西安分公司成功中标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及水资源再生利用项目(以下简称蒙苏项目),随即,覆盖全专业的蒙苏项目组迅速赶赴现场,深化设计方案。从西安到鄂尔多斯,700多公里,项目组成员来来回回六十余次;从2022年8月到2024年5月,650多天,项目组成员轮流驻扎现场,几乎不曾缺席一日。

攻克难题
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及水资源再生利用项目位于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西侧,近期建设规模10万m³/d、远期规模15万m³/d,并配套新建污水及再生水管道35.91km,厂区占地面积487亩,项目总投资22.23亿元。蒙苏项目为国内光伏行业工业废水处理规模最大、再生回用水标准最高,资源化分盐量(盐硝联产)最大的零排放项目。项目整体以绿色生态、资源循环、低碳运行、水质永续为定位,将污水厂建设为资源工厂,建成后将实现零碳产业园工业用水再生重复利用率达到95%,建成后将是行业标杆及典范工程。该项目设计工艺及设备复杂,堪比小型化工厂,过程中遇到前所未有的难题:高浓度钙硬和溶解性胶体硅酸盐的去除技术,难降解COD(工业废水COD<20mg/L国内无案例)的去除技术,大规模超滤+反渗透工艺的装配式设计,浓盐水的膜浓缩技术、蒸发结晶及冷冻分盐资源化利用技术,浓水盐硝比差异大导致盐回收纯度与效率低等大规模工程应用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像横挡在眼前的大山,亟需解决。
为解决技术难题,蒙苏项目组成员集体驻扎项目现场,就地分解任务,始终保持不畏艰难、勇克难关的工匠精神,不舍昼夜,用优秀且过硬的专业技术,将一座座拦路大山顺利打通。项目组驻现场期间,主动作为,每周召开协调会,及时调整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见的“疑难杂症”,对症下药,确保项目顺畅进行,为打响打亮华北院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西安分公司项目团队以过硬的技术,以迎难而上、舍身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发扬质量为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严控设计及施工的各个细节、严把质量关,以全过程参与监督,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为西安分公司为华北院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树立了良好的品牌,也充分诠释了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项目组先后收到来自伊金霍洛旗澎源供水公司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建设管理局的表扬信
创新亮点
项目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水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的理念进行设计,主要产业链模式:疏干水-企业-废水-工业废水处理再生厂-高品质再生水-企业。
项目设计高品质再生水产水量约5.7万m³/d,产水指标要求达到企业生产超纯水的进水要求,全国工业园区再生水回用指标要求最严。
项目采用低碳节能技术降低能耗,污水热量回收,通过污水源热泵进行集中供热,减少传统能源供热投入,降低排碳指标,实现低碳化运行。
污水资源化利用有效破解园区水资源困境,由于鄂尔多斯水资源匮乏,特别是水质性缺水,且区域内水环境容量及承载力低,限定了零碳产业园转型升级发展,本项目通过先进的膜技术及浓水资源化分盐技术,实现再生水重复利用95%以上,每年节省新鲜淡水资源3400万m³/a,有效破解当地因水资源不足造成的发展难题,同时,浓水结晶分盐资源化回收氯化钠约165t/d,硫酸钠约7t/d,作为工业盐资源化利用。

▲2022年9月15日

▲2023年2月8日

▲2024年3月18日
规模大,零排放、技术新是本项目的三大特点,针对上游废水高硅高硬、高TDS浓度、高氯化物、极低碳氮比、高浓度难降解 COD、低浓度氟化物处理难度大等污染物特征,西安分公司项目团队采用除硅除硬高效沉淀、多模式AO生化池、除氟高效沉淀、臭氧高级氧化、MBBR系统、超滤+反渗透膜系统等工艺,产生高品质水供企业回用,并同步使用蒸发结晶工艺处理反渗透工艺产生的浓盐水,使得整厂达到“近零排放”。
本项目不但在全国率先实现光伏废水零排放,同时在投资规模、回用标准、分盐量上刷新了国内光伏废水处理领域的“三项纪录”,成为光伏废水处理领域的领航者。
中国市政华北院西安分公司蒙苏项目组以精益求精、攻坚克难的工匠精神,打造出了“草原明珠,绿色伊旗”精品工程,为国内水行业树立“零排放、低碳化”的新标杆。本项目即是对国家环保要求、“双碳”政策的积极响应与实施,同时也对优化区域水环境,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对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发挥积极作用。
项目团队人员


技术总负责人 郑兴灿
商务负责人苏选军
项目负责人雷海东
项目审核人孔海霞
项目审定人王静
工艺负责人王安东 李磊 张鹏辉
结构负责人郑军
建筑负责人李稳
电气负责人杨振荣
自控负责人董建明
暖通负责人乔锦晶
景观负责人高义
工程经济负责人艾菁菁
主要设计人李旭辉 冯梅 王楠 全佳宁 张文铸 魏冲 董悦义 张涛 张凤玲 孙静静 刘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