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高新区新型制造产业园区及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概况
一、产业园区规划布局
-
空间格局
- 高新区形成“中心区、高新东区、高新北区”三大片区,其中高新北区重点打造国际制造产业园,聚焦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集群46。
- 规划提出“一心、两区、多点”城乡发展布局,推动中欧装备制造小镇、黄河战略济南国际生态港等产业融合载体建设6。
-
产业定位
- 以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心电设备、卫星总装制造等为核心,构建“产学研用”一体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25。
- 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透明质酸、工程机械等五大产业共同体,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56。
二、重点建设项目
-
医疗器械产业基地(一期)
- 位于高新东区飞跃大道北侧,占地103亩,总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建设标准厂房及配套,计划2027年底交付,打造“研发-生产-服务”全链条载体13。
-
智能装备与卫星制造项目
- 智能心电产业化基地、创新药物生产基地等8个项目2024年完成土地挂牌,总投资超160亿元25。
- 卫星总装制造基地、汇川技术等高端项目签约落地,推动高新区在智能制造领域形成新增长点5。
-
轨道交通装备智造园
- 依托济南重工集团,发展盾构机、隧道挖掘机等装备制造,建设“4S”级研发制造基地,目标覆盖全国30%以上盾构设备市场8。
三、基础设施配套
-
园区配套建设
- 医疗器械产业园配套投资6.6亿元,完善道路、管网及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3。
- 庄科安置区实施18条道路建设,由济南能源工程集团等中标,分两期推进管网改造及取水口工程7。
-
产业载体升级
- 建设国际创智产业园、中欧制造国际企业港二期等载体,新增标准化厂房及研发空间超50万平方米26。
四、产业协同与规划目标
- 链式招商:通过“链主+投行”模式,吸引浪潮供应商、深圳金信诺等33家配套企业落户,形成产业集群效应5。
- 城乡融合:以“1+2+X”产业示范先行区为引领,推进18个城乡融合重点项目,总投资超984亿元,强化产城一体化发展6。
截至2025年3月,高新区制造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达48.9%,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高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