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
天津北方网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天津深化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的对接。驻津央企中交天航局借助京津冀高校科研力量,研发出的生态清淤船——“太湖之星”,不断升级迭代技术,实现尾水在湖上就能处理,服务江苏太湖治理。
太湖是长三角的“母亲湖”,为了改善水质,江苏省启动太湖治理,清淤,是改善水质的关键一环。无锡是太湖治理主战场,江苏15条主要入湖河道,有13条在此。2024年3月,由中交天航局自主研发设计的我国新一代生态清淤船——“太湖之星”1.0,首次在无锡投入使用。它运用了国之重器“天鲲号”的核心技术,疏浚效率可达到普通环保绞吸船的3倍。
持续服务太湖治理,最近,中交天航局刚刚下线了“太湖之星”2.0,就搭载了一项新技术——“尾水净化”。尾水是淤泥榨出的污水,以往,要上岸净化处理,影响作业效率。去年,中交天航局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跨区域协同创新,和中国地质大学、天津大学、哈工大等高校进行合作,组建了一支涵盖港航、水利、环境等多领域的团队。新版“太湖之星”最大的改变就是,新增了一艘尾水处理平台船。这相当于把尾水处理也搬到了水上进行,实现了“淤泥不上岸、尾水不下船”。
眼下,“太湖之星”2.0装备,正在向江苏调运,将与1.0互相配合,在太湖流域进行清淤。持续推动跨区域合作,中交天航局借助自主研发的系列清淤装备,也在拓展市场,除了服务河北官厅水库、天津于桥水库,在浙江临海,围绕水利基础设施,正在进行生态清淤;在广东珠海,推动港航疏浚;在海南澄迈,共同推动水环境提升,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津云新闻编辑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