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个陕西设计院的瓜! 原创 还是叫XX吧 还是叫XX吧 每晚10点,关注我了解更多设计院的故事! 编辑|还是叫XX吧 来源|粉丝投稿
核心提示:
吃个陕西设计院的瓜!
原创
还是叫XX吧
还是叫XX吧
每晚10点,关注我了解更多设计院的故事!
编辑|还是叫XX吧
来源|粉丝投稿
新鲜火热的瓜,这事在小红书上已经发酵了,我没有第一时间关注到,原因是这家院的名字里没带设计两个字。
根据读者投稿,陕西某化工类研究院,因为体制改革,收入直接脚踝斩。
新上任的一把手,魄力极大,从机关人员入手,


近期发表
原创 还是叫XX吧 还是叫XX吧
每晚10点,关注我了解更多设计院的故事!
编辑|还是叫XX吧
新鲜火热的瓜,这事在小红书上已经发酵了,我没有第一时间关注到,原因是这家院的名字里没带设计两个字。根据读者投稿,陕西某化工类研究院,因为体制改革,收入直接脚踝斩。新上任的一把手,魄力极大,从机关人员入手,层层递进,定岗、裁员、降薪一套组合拳下来。当然职能部门的人也没逃过,该下放的下放,该劝退的劝退。总体我看下来确实是一位铁腕领导,直接把旱涝保收的研究院,改成了自负盈亏的一线生产部门。这事说起来,我还有点佩服这么有魄力的领导,短暂的阵痛换来的是未来走得更远,只可惜一帮硕博士成了牺牲品。新来的董事长去年到的,24年8月开始提降本增效,让研究院转型成经营单位,以产值论收入。原本院里的业务以为小试、中试产品为主,没有形成大规模销售,主营收入也是集团给的技术服务费,定位是集团研究中心。改革后,院长要求研究院员工收入和产值挂钩,改变工资发放体系,期间有半年过渡期,到了今年3月,彻底实行薪酬发放新制度。以我本人为例,职称是高工,资深工程设计经历,去年6月收入不到1万,今年2月份就降到了7000,3月直接就只有3000了。有些年轻员工,到手收入更低,受不了,就上小红书吐槽。月发到手1800多,在西安也就刚够房租,这还是公司收入往基层“倾斜”的前提下。如果大家一起降薪,可能还不至于让人破防,公司转变经营思路也是迫不得已,走不掉的人就只能受着。图有点看不清,简单说一下:应发工资里最低的是14745元,实发10385.79元;最高的是29247.5元,实发20637.01元。对比一下执行层(生产部门)员工的到手收入,最高差距都超出10倍了。注:这里企管的收入是25年2月份的,员工发的收入是3月份的,有时间差,结合绩效执行的时间,实际差距没那么大。当然,领导的改革也不是只针对执行层,机关人员才是最先被拿来祭天的。在24年10月以定编定岗定责的三定方案,把机关人员裁掉六成,全部下放到执行层,口头承诺这些机关人员半年内待遇不变且不会待岗。紧跟着增加收入中的绩效占比,让企管制定产值任务(就是上图中高收入的部门),分解到各个执行层研究所,管理部门没有产值任务。执行层研究所的都是搞技术研究的博士、硕士,哪搞得了市场,产值完不成,大家就拿不到绩效,变相降薪。第一轮机关三定方案后,紧跟着就是执行层的三定,计划裁掉4成,这个正在进行中。还有个事,去年12月31号,很多人劳动合同到期,管理部门、领导都不通知大家合同续不续,就是建议大家自己走,走的可以按照n+2给赔偿。2是因为2025年1-2月没有合同的双倍工资,所以给两个月。后来法务看到规定是合同到期后30天内,就直接把2变成1了,这样弄走了大约1成,包括之前机关下放的人员。清退第一波人后,院里就开始重新调整薪资构成,增加绩效占比,再度降低收入。这里工资构成是这样的,这位没来之前,绩效按照职级从55到82分,中层是37,高级4(绩效)6(基本)以此类推。这位来了之后先整了个工资上墙,把大家的工资都贴上来了(也是这时候才知道我这个高级牛马跟人家管理的普通员工居然是一个档次)。所以帖子里人力去年6月的就是按老规定走的(这里指的是小红书帖子下有人回复了改革前去年6月份该院人力资源部的收入情况如下图所示)。这张图也有点看不清,简单说一下:应发工资里最低的是14697.16元,实发12579.48元;最高的是50025.33元,实发45322.3元。这张评论图有引战嫌疑,高收入是因为6月份有单项奖金,收入最高的单项奖金都有3.7万,且6月份时也没有执行新的工资标准。去年10月份后,院里统一按照64绩效/固定执行,执行到12月。这期间,考虑到单位稳定性,大家的绩效并没有按照考核执行,都是满绩效状态。到今年1月份,院里按照新的薪资规定执行(我这个层级年总工资降了近5万,以前23左右,现在18左右)。2月份的绩效,执行层只有30%左右,管理是100%。3月,发放体系又改了,把基本工资也放到下个月发,所以3月的收入里少了固定工资,这样好多人收入都是负的(扣了五险一金)。院里就用预发的原则把绩效统一成60%提前发,下个月再扣回来。于是就出现了小红书帖子上的截图,有些员工月发到手才1800多。搞笑的是,所有考核指标都是企管部门定的,全部产值由执行层分解。没完成就扣执行层员工绩效,而管理部门定的考核指标就是配合做报表,传达领导指示,所以是满绩效。上面这些夸张的收入对比,除了确实降薪外,还受到了新老制度更替时间差影响的因素。实际情况,随着新制度的执行,我觉得大家的收入差距肯定不会那么大。但目前正是改革初期,各种混乱和错漏,也难免导致执行层的员工不满。投稿人在跟我聊天时,有句话我印象很深:“关注你很久了,没想到这事发生在了自己身上”。看得出,这家陕西的研究院在薪资改革前,是难得的宝藏单位,旱涝保收,且在西安,月发最高达到5万的国企,我真是闻所未闻。也难怪集团得拿研究所开刀,这么高的收入,要是产出跟不上,确实养不起啊。以上,对于陕西某设计院大降薪这事各位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