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5月2日电 题:江苏:废热变动能 蒸汽推动能源高效利用
新华社记者何磊静
走进江苏常州金坛区一家纺织企业,一座4兆瓦高压电极式蒸汽储热能源站正高效运转,将回收的工业废水、废气余热自动加工,制取出约200摄氏度的蒸汽存于蓄热器中,等待后续释放供纺织品熨烫等使用。
“我们团队打造了江苏省内首个蒸汽储热系统,能让工业废料变废为宝,大幅提升传统工业领域绿色低碳水平。”国网常州供电公司高级工程师袁俊球说。
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隐形动脉”,蒸汽的高效利用一直是行业痛点。在制造业大省江苏多地,纺织、印染、光伏、锂电池等产业蒸汽需求日趋增长。然而,如何更清洁、低成本地制取蒸汽,成为困扰不少企业的一道难题。
“技术创新必须更好带动产业发展。”袁俊球对记者说,他和团队在走访调研中发现不少纺织服装企业为环保达标,将燃煤锅炉换成天然气锅炉,但蒸汽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通过新型蒸汽存储技术,风电、光伏发电等能变成稳定热能,让纺织服装企业平均每吨蒸汽成本能从超600元降至约250元。”袁俊球说,蒸汽的“绿色属性”也大幅提升,与燃煤锅炉制取蒸汽相比,清洁能源制取蒸汽平均每吨能耗可降低44%、碳排放减少64%。
“毛纺生产中烘干和定型尤其对蒸汽标准要求高,需要稳定蒸汽供应。”在江苏波仕曼制衣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总经理高珺算了一笔账,“应用新技术有效解决了‘煤改电’的问题,助力企业低碳转型。每吨蒸汽耗能从原来的750千瓦时降至400千瓦时,我们每年能节省成本超百万元。”
“围绕蒸汽领域的低碳减排和能源综合利用,我们正进一步强化相关技术研发。”袁俊球说,目前在常州金坛区,已有超百家企业能实现定制化的综合能源服务。
江苏提出,要在能源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等领域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其中蒸汽的作用不可忽视。在连云港,田湾核电站蒸汽供能项目正持续为当地石化园区提供工业蒸汽,每年可节约46万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约127万吨。
不少企业还以技术创新提升蒸汽使用能效。在艾肯(江苏)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其自主研发的蒸汽能源智慧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能实现蒸汽管道“无人化”监测。
“这个系统可实时监测管网压力、温度、流量等200多项参数,通过能耗动态分析模型,精准定位节能空间,让企业蒸汽使用效率提升达20%。”艾肯(江苏)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正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