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1日下午,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水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江南大学协办的“2025(第七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暨三峡环境科技大会”分论坛“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创建”专题论坛在苏州吴江宾馆召开。论坛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辰、江南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李激教授召集与主持,邀请了来自于清华大学、中国水环境集团、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水务集团江苏金陵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等高校和企业的七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双碳背景下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创建的路径与挑战。
江南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李激分享了主题为《如何打造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的报告,聚焦绿色低碳标杆厂的遴选与建设标准,介绍其团队在200余座污水处理厂全流程运行优化诊断、节能减碳评估和低碳解决方案上的研究经验与典型实践案例,系统展现了打造绿色低碳标杆厂的关键路径。
中国水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庞洪涛作题为《绿色低碳标杆厂的实践与思考——以下沉式再生水厂为例》的报告,介绍了全国首批“技术管理协同创新类标杆厂”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国水环境集团碧水再生水厂在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上的经验与做法,展现了技术与管理双创新对打造绿色发展标杆的协同作用。
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谭云飞围绕《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类标杆厂创建案例分享——郑州新区》展开分享,介绍了全国首批“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类标杆厂”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在污水、污泥资源循环利用,高品质能源自给利用以及精细管理减污降碳上的绿色转型经验,展现了资源能源循环利用对节能减碳的重大贡献。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邱勇带来《绿色低碳污水处理的智慧化路径与方案》的报告,介绍了目前国内智慧水务与过程控制相关仪表、数据、模型和系统的创新,以及其团队在曝气控制软硬件研发与产业化推广方面的研究成果,展现了智慧水务与智能控制在节能减碳中的关键支撑作用。
南京水务集团江苏金陵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芳以《多维协同创新引领水务低碳标杆》为题,分享了全国首批“技术管理协同创新类标杆厂”南京市桥北污水处理厂的经验做法及示范成效,包括“厂网河湖”一体化运行模式、节碳措施实践、再生水资源循环利用、“光伏+”等替碳技术等,展现了技术、管理多维探索对绿色低碳的重要推动作用。
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小萍作题为《绿色低碳创新引领:广州沥滘净水厂标杆创新与实践》的报告,介绍了全国首批“技术管理协同创新类标杆厂”广州沥滘净水厂在水环境、水经济、水安全和水科技四个方面的建设与运行成效,分享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水生态治理新模式,展现了绿色低碳标杆厂对城市绿美宣传的窗口作用。
论坛特设“标杆创建座谈”环节,六位专家对现场听众提出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能源优化、碳减排以及稳定达标之间如何平衡”、“厂网河湖一体化如何运维”、“按效付费落实如何实施”、“热泵能源利用设计规模如何考虑”等问题进行详尽解答,现场气氛活跃、交流充分。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张辰为论坛作总结报告《双碳背景下城镇污水处理厂绿色发展》,强调“双碳”政策背景下污水处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介绍了管网和化粪池对污水处理厂进水BOD的影响以及未来的控制措施,对前面专家分享的东、西、南、北四个区域典型标杆厂的经验与做法、提问环节中运行与管理人员热议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回顾。
本次论坛从“顶层引领、智慧路径、低碳标杆、绿色展望”四个维度,探讨了“双碳”背景下如何打造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聚焦减污降碳、节能降耗、资源循环、能源自给、智能控制等途径,分享交流了东、西、南、北四个区域首批绿色低碳标杆厂的成功经验。论坛为推动污水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了智慧。
转载:城科会水分会,仅供分享交流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和原作者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