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视频号榜单发布,“硬新闻”仍是“硬通货” 时间:2025-07-18 13:46:44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国环境舆情工作室 为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系统提升短视频制作和运营水平,鼓励地方用好短视频宣传的传播方式,不断产出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短视频作品,在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的指导下,中国环境报社、中国环境客户端日前发布生态环境系统(省级)视频号传播影响力榜单。 本月优质产品来自重庆、广西、山东、湖南、浙江、陕西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广西生态环境”发布视频《桂林 梧州市因空气质量明显下滑被约谈》,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对今年4月份空气质量大幅下滑的桂林市人民政府和今年连续4个月明显下滑的梧州市人民政府进行约谈,要求切实采取更加精准有力有效措施,扭转不利局面。该视频播放量31万+。“山东环境”播发《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转办第一批群众信访举报件》视频硬新闻,播放量近20万。“陕西生态环境”多条涉及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内容的视频阅读量破10w,其中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信访举报转办和边督边改公开情况播放量28万+。“浙江生态环境”视频《六五环境日 生态环境执法尖兵集体上线啦》以生态环境执法队伍为主题,通过展示执法尖兵的工作日常和专业素养,让公众了解环境执法工作者的点滴故事,视频播放量13万+。“湖南生态环境”针对群众关心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发布了湖南两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地毯式排查的短视频,视频播放量10万+。此外,“美丽重庆”发布“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专场展演,巧妙借势视频播放量近200万。 浙江《六五环境日 生态环境执法尖兵集体上线啦》视频截图 六五环境日宣传视频亮点纷呈。“四川生态环境”结合四川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战略定位,以 “明星视角下的四川生态变迁” 为选题,邀请张国立、杨迪、段奥娟、刘劲等多位艺人,口头讲述家乡四川的生态之变,“生态保护 + 情感共鸣+明星引流”,传播效果突出。“美丽重庆”发布视频《走,我们一起去重庆!这里不仅是8d魔幻城市,还有青山绿水,美食相伴》,将重庆城市魅力与环境主题相融合,既展现“8D魔幻城市”独特城市风貌,又突出青山绿水的生态之美。“上海环境”发布六五环境日上海公益宣传片,以“小山”“小水”的视角介绍绿色生活方式,包括光盘行动、自带杯袋、低碳出行、垃圾分类等,呼吁公众共同参与美丽中国建设。“陕西生态环境”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片选取陕西戏曲秦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南紫阳民歌以及陕北说书等陕西特色艺术形式作为载体,“唱”出陕西生态保护成果。“广东生态环境”通过剪纸、漆扇、通草画等非遗文化,用艺术之美传递绿色理念。 上海、陕西、广东视频截图 聚焦典型案例展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福建生态环境”发布《闽江:福建人的凡尔赛》,以拟人的手法,从闽江自述的角度,讲述闽江故事。闽江作为福建的母亲河,与福建沿岸的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视频以动人话语,唤起福建人民对闽江的深厚情感,号召大家共同守护这方生态命脉。“甘肃生态环境”发布《重塑祁连山》视频,讲述祁连山开展生态修复以来,矿山重披绿衣,云杉刺破焦土,雪豹重现足印,河道泛起碧波等修复成果。 福建、甘肃视频截图 此外,“天津生态环境”视频《见证变迁 两代人的环保之路——我们和蓝天的故事》通过老一辈环保人回顾一线砥砺前行的经历,与年轻环保人用科技手段守护绿水青山的事例作为双线对话,“想当年我们在雾霾里跑现场,如今你们利用屏幕来追踪数据”,展现一代又一代生态环境工作者迎难而上、接续奋进的良好风貌。“四川生态环境”发布“邱博士说大气”系列视频《看似神秘的臭氧究竟是“地球卫士”? 还是“健康杀手”?今天,让我们跟着邱博士,一起揭开臭氧的双面真相》打造IP品牌,将“硬知识”进行“软包装”,播发易懂、有趣的科普内容。“湖北生态环境”视频《科技“钢铁侠”——尖端仪器撕破大气污染伪装》以Vlog的形式讲述生态环境科研人员如何用“高科技”识别污染问题。“北京生态环境”视频《夜间加油好处多》将夏季VOCs治理措施巧妙融入便民提示中,增强政策可达、可读、可感。“河南环境”视频《河南热成了“可南”》解读“河南为啥嫩热”的原因在于河南带“阳”的地名多,趣味性十足。 天津《见证变迁 两代人的环保之路——我们和蓝天的故事》视频截图 编辑: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