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生态环境局系统推进水生态治理工作
近年来,宿州市生态环境局锚定“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业兴”目标,以河湖监管、水土保持、跨界协同为核心,统筹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为全市生态环境改善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强化河湖监管,守护碧水生态。压实责任闭环管理,通过问责倒逼履职,运用“四不两直”暗访、无人机航拍等手段排查问题,2025年以来制发10个交办单,形成“发现-交办-整改-销号”链条。深化“四乱”专项整治,累计清理水草40万立方米、垃圾2万立方米,排查整治312个问题入河排污口,梳理3000余座跨河桥梁及114处临河房屋并推进规范。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统筹黑臭水体治理、湿地修复等项目,已建成流域级幸福河湖2条、省级18条,2025年正建设1条流域级、4条省级幸福河湖。
深化水土保持,夯实生态根基。推进小流域治理:2024年完成埇桥区曹村、萧县白土小流域治理,面积14.544平方公里;2025年推进灵璧县下楼小流域治理,面积1.21平方公里。融合多元治理措施,建蓄水池等水利设施,种松柏、核桃等树种,同步修复废弃矿山,实现固土保水与生态修复。推动生态富民,结合乡村振兴,在治理区域发展特色种植、生态旅游,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加强跨界协同,凝聚治理合力。针对河流跨区域分布特点,宿州市生态环境局主动打破行政壁垒,构建跨界河湖联防联控机制,实现“河流无界、治理同心”。与淮北市建立联合互查机制,与豫鲁苏四市签订联防联控协议,每季度开展联合巡查,对跨界河湖污水排放、垃圾倾倒等跨区域生态问题及时会商、联合处置,共同守护跨界流域生态安全,为区域生态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