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六水共治”1-8月完成投资147.3亿元 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取得关键进展
9月26日上午,“加快推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十三场)——“水务基础设施建设”专场在海南省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1-8月,全省“六水共治”领域实施项目396个,完成投资147.3亿元,超计划7.5%,较去年同期增长5.3%,水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海南省治水办主任、海南省水务厅党组书记钟鸣明在会上介绍,今年以来,海南紧紧围绕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的中心任务,坚持项目为王,全力以赴抓项目、筹资金、促投资。在资金筹措方面,1-8月共落实地方政府债券61.59亿元;截至8月底,吸引社会资本29.63亿元,规模已超去年全年38.9%。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水务建设成效显著。全省聚焦水生态环境改善实施项目214个,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较2024年底提高4.8个百分点,地表水优良率达96.9%。在供水保障方面,通过实施80个项目,新增及改造城市老旧管网221公里,预计年底新增供水能力35.2万立方米/天。此外,还实施农业灌溉项目19个,将新增或改善灌溉面积51.1万亩;实施防洪排涝项目55个,新增改造雨水管网66公里。
一批重大水利工程也于近期取得关键进展。列入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的9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或完工投运。其中,迈湾水利枢纽工程已于7月2日正式下闸蓄水;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于7月30日通过完工验收;牛路岭灌区工程、琼西北供水工程的多个隧洞段在7至9月期间相继贯通。昌化江水资源配置工程截至8月底已完成投资16.6亿元。
下一步,省水务厅表示将继续全力推动“六水共治”攻坚战和水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海南自贸港顺利封关运作提供水安全保障。
海南“十五五”谋划15个重大水务项目 构建与自贸港匹配的现代水网
省水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冬剑在答记者问时介绍,海南省已初步谋划“十五五”期间重大水务项目15项,旨在加快构建与自贸港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化水安全保障体系。
李冬剑表示,“十五五”重大项目谋划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水网建设与江河治理的系列要求;二是围绕精准补短板、强弱项,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持续完善以水网为核心的“一网三体系”,并推进水务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三是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兼顾“十四五”项目的延续性与各项建设条件。
目前谋划的15个重大项目包含3个单体项目和12个打包项目,覆盖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饮水提升、灌区改造、智慧水务、水生态水环境保护治理六大领域,系统推进全省水网基础设施升级。
海南城乡污水治理率持续攀升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较去年底提升4.8个百分点
省治水办业务组组长、省水务厅总工程师王晓霞就全省水环境治理成效作了介绍。今年以来,海南通过推进城乡污水治理、水环境综合整治及强化河湖管理,水环境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在城乡污水治理方面,截至8月底,全省已实施提质增效项目156个,完成投资49.2亿元,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网331公里,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已达99.43%,接近全覆盖。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问题设施动态“清零”,一手抓治理一手抓整改,按照“三大模式、六条路径”完成17348个自然村治理,治理率由2024年年底的80.1%,提高至今年8月底的84.9%,排查发现的3269处问题设施已完成整改2918处,整改率达89%。
在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南洋河、佛罗溪2条顽固V类水体今年1-8月水质改善为Ⅳ类,消除农村黑臭水体4条,年初新增的6条城市黑臭水体预计10月全部销号。此外,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6平方公里,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10条,纳入国家考核的河流生态流量断面达标率100%。
依托河湖长制,全省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5.46万次,发现问题636个,办结率70.28%。河湖“清四乱”问题图斑整改率达97.9%,已建设幸福河湖209条,其中三亚河、通什水为全国试点。
下一步,海南将持续推进“六水共治”各项工作,冲刺“十四五”规划目标,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增色添彩。
海南系统治理城市内涝 87处积水点治理全面推进
针对台风季城市内涝问题,海南省水务厅在9月2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系统化治理举措。目前,全省城区87处易涝积水点中,49处正在实施工程治理,其余38处也已开展前期工作。
海南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台风多、降雨量大。受极端天气影响,城市内涝事件多发。省水务厅城乡水务处副处长陈宗耀表示,海南已明确城市排水防涝安全责任人制度,由各市县分管领导负责统筹推进。在设施管理方面,重点对25座排涝泵站及附属设施开展安全检查,目前已更换检查井防坠网2万余个,更新修复存在安全隐患的井盖1万余个。
在工程措施上,海南常态化推进积水点成因分析与治理,积极争取超长期国债等资金支持,并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同步推进排水设施建设。应急能力方面,全省已配备一批移动泵车、抽水泵、发电机等排涝应急装备,今年以来开展排水防涝应急演练18次,不断提升应急处置水平。
通过“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系统治理路径,海南正逐步补齐排水防涝设施短板。(记者 沈丽焕 编辑 邹宇)